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9日 · #記者的日常祕境. 炸醬麵裡的「祖國」:冷戰下的離散料理,維繫凋零中的韓國華僑社群. 台北「永和樓」的牆面上,除了掛著位在韓國的本照片、影視租借拍攝的劇照外,還有來訪客人寫下的滿滿留言。 (攝影/陳曉威) 韓國. 食物. 認同. 社會觀察. 台北. 移民. 冷戰. 韓國. 食物. 認同. 社會觀察. 台北. 移民. 冷戰. 一個興趣、一處所在、一段記憶⋯⋯. 暫時跳脫緊湊生活與嚴謹工作的路徑,歡迎來到記者私房珍藏的日常祕境! 不知道為什麼,我和韓國華僑似乎特別有緣。 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在台北的長安東路上,當時辦公室附近有間小巧的餐館,供應蔥餅、餃子,還有不太常見的「韓式」炸醬麵和炒碼麵。 和老闆攀談後才知道,原來老闆是出生在韓國的山東華僑,來台後仍靠山東味的「韓國菜」營生。

  2. 這裡有5~6家Asado烤肉店,Asado意為直接用火燻烤的肉。 阿根廷使用木炭烤肉,而烏拉圭用的是木柴,因此燒出來的煙霧更為驚人。 我走進一家名為Estación del Puerto的餐廳,一位看似十分資深的光頭服務生直接向我推薦baby beef (小牛牛肉),一副「聽我的準沒錯 ...

  3. 2020年6月14日 · 隨著時移世易,江浙菜繁華漸褪,而2020年世紀大疫的致命一擊,讓不堪廚損的大廚決定就此收山退隱。 縱有兩子傳承開業,但寶哥自己也感嘆:「我們第一代台籍江浙菜師傅,到我算最後一個了。 飲食文學作家焦桐,細說江浙菜遷台史. 1949年時國民政府遷台,總統蔣介石帶著121萬中國各省人移民到台灣,中國八大菜系因而在台灣聚集。 因為老蔣是江浙人,江浙人是移民大宗,也讓江浙菜躍居八大菜系之尊,早年大台北地區知名的餐廳幾乎都是江浙系餐館。 江浙菜中,又分本幫菜與外幫菜,是唯一以幫派為名的菜系。 其中本幫菜特色「濃油赤醬」,味道偏重又鹹,主因是早年上海碼頭工人需要吃飽,下飯的菜色成了主流,移植來台灣後,一直保存這樣的傳統。 雖然後來因為時代演變、口味稍為調整,但味道偏重、顏色偏深,仍是主要風格。

  4. 2020年6月14日 · ,比餐廳、飲料還慘。 《報導者》採訪南、北部近10名總舖師,他們反映,外燴辦桌桌數從農曆年至今,至少縮水9成。 「921傷到(外燴)一點,SARS傷到一半以上,今年的疫情,可能讓辦桌成為沒落的產業,」嘉義市餐飲業職業工會祕書鍾月春感嘆。

  5. 2020年6月14日 · 疫情流行近5個月來,總舖師手上的辦桌訂單剩下1成,有田產的暫時務農維生,無田可耕的只得找臨時工餬口,「嘉義市的大型餐廳、宴會館就收掉4、5間,餐飲業的工作機會很少,只能先找搬運工類型的體力活。

  6. 2019年4月18日 · 林彥廷/隨遇而安──跟著白沙屯媽祖的夢境之旅. 歲次己亥(民國108年)白沙屯拱天宮天上聖母,徒步來回苗栗通霄與雲林北港,進香朝聖的路途遙遠,每一位隨行的信徒都經歷了日曬雨淋、晝夜更替,才能完成這一段刻骨銘心的徒步之旅。. 在這樣的 ...

  7.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評論. 萌展/擴大漢語授課「動搖國本」:內蒙古為何爆發保護母語示威潮? 內蒙古一直以來是中國「模範自治區」,雙語教學制度成效斐然。 但中國政府欲新推的漢語政策卻完全翻轉了過去民族工作的思維。 圖為2017年呼和浩特市紀念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週年的慶典。 (攝影/REUTERS/達志影像) 全部. 2020/9/7. 文/萌展. 中國. 政治政策. 認同. 語言. 蒙古. 東亞. 全部. 2020/9/7. 文/萌展. 中國. 政治政策. 認同. 語言. 蒙古. 東亞. 當我向居住在內蒙古的學界朋友詢問關於區內民族中小學將改用漢語授課的看法時,他嘆了一口氣,第一句話就對我這麼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