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9日 · 國民黨. 小黨. 派系共治. 結盟. 分權. 回顧新黨親民黨和台聯其實都是國民黨當時的派系出走結果民進黨雖然帳面上的派系脈絡更為清晰但卻幾乎沒有發生過大派系把人拉走的事件而從藍綠彼此派系運作的異同也可以看出國民黨與民進黨在政黨本質上的差異

  2. 4 天前 · 黨務組織體系. 現任組織. 中央委員會(黨中央) 中央委員與中常會. 地方黨部主委(黨主席派任) 歷任主席. 派系. 切換 派系 子章節. 政治團體. 參與的主要選舉. 切換 參與的主要選舉 子章節. 總統副總統選舉. 國會選舉. 黨際關係. 切換 黨際關係 子章節. 國共關係. 泛藍陣營. 泛綠陣營. 黨產問題. 衍生政黨.

  3. 2020年9月26日 · 派系. 外省. 本省. 王金平. 江啟臣. 國民黨本土派基本上是打不倒的,國民黨的車輪旗固然有號召力,但很多地方的家族派系,其實是靠著盤根錯結的地方交換系統以及「尋租空間」而產生,所以就算國民黨黨中央陷入混亂,地方組織還是可以有效運作,尋租的力道也難以削弱。

  4. 其他人也問了

  5. 主要人物. 參考文獻. 參見. 國民黨右派. 臺灣正體. 國民黨右派 ,較貶義的稱呼有 國民黨反動派 、 國民黨頑固派 等,較中性的稱呼有 國民黨保守派 等,指代 中國國民黨 在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內部 保守 、 反共 的派系,與親共的 國民黨左派 相對。 最初是 中國共產黨 在 第一次國共合作 時使用的政治概念。 國民黨右派和 左派 的身份劃分具有靈活性,根據個人政治主張變化有所改變 [1] :159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作者或稱, 蔣中正 在1927年4月發動 四一二事件 、另立 南京國民政府 ,標誌國民黨右派轉變為 反動派 [2] [3] 。 定義 [ 編輯] 國民政府 政治顧問、蘇聯人 鮑羅廷 最早提出中國國民黨有 左 、 中 、 右派 之分。

  6. 5 天前 · 國民黨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政黨之一它曾經領導了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也曾經統治了中國大陸和台灣。 然而,國民黨內部從來不是一個團結和和諧的集體,而是充滿了各種派系的紛爭和鬥爭。 這些派系的形成和發展與國民黨的歷史階段政治路線軍事實力人事安排等因素都有密切的關係。 本文將簡要介紹國民黨內部出現過的主要派系,以及它們的領導者和特點。 ## 西山會議派. 西山會議派是國民黨內部最早出現的一個派系,它以1913年在北京西山召開的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為標誌。 這次會議由孫中山主持,參加者包括黃興、宋教仁、胡漢民、陳炯明等國民黨元老和革命先驅。 會議通過了《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以及「建立聯合政府」的主張。

  7. www.wikiwand.com › zh-tw › 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黨 - Wikiwand

    中國國民黨 (英語: Kuomintang [1] [註 4] 或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2] , 縮寫 : KMT ),簡稱 國民黨 ,是 中華民國 主要 政黨 之一,是目前中華民國最大 在野黨 、 立法院 最大黨。 前身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 夏威夷共和國 (今 美國 夏威夷州 ) 檀香山 的革命團體 興中會 ,後先後改組為 中國同盟會 、 國民黨 、 中華革命黨 ,1919年10月10日經 孫中山 於 上海法租界 改組而改用現名。 自1928年 國民政府 完成 國民革命軍北伐 並在 東北易幟 後 統一中國 ;1949年底由於在 第二次國共內戰 中失利,中央黨部遷往 臺灣 ,以一黨制的形式作為中華民國在臺灣的長期 執政黨 。

  8. 2021年9月25日 · 朱立倫當選象徵國民黨主流路線擊退了以急統路線異軍突起的統派學者張亞中但後者在黨內挾著許多韓粉以及老黨員帶來的壓力反映出國民黨在2024總統大選前黨內對於兩岸路線以及與美國關係的路線之爭及分裂繼續加深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向BBC中文說朱立倫代表傳統國民黨路線政治性格過於保護自己很難在任何議題上有所突破。...

  1. 相關搜尋

    國民黨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