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4日 ·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1月下旬將開設「預立醫療諮商門診」. 日期:2019 年 1 月 4 日 作者: 林以璿.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今(4)日邀請粉絲近萬的「民醫晚安‧朱為民醫師」演講「人生最後的期末考:病人自主權利法簡介」。. 朱為民表示,「預立醫療決定」的觀念 ...

  2. 2019年12月21日 · 台灣發展醫療AI有絕佳機會. 未來醫療發展皆建構於數據科學,可以細分成為醫療大數據 (data science)、生物統計 (biostatistics)、生物資訊 (bioinformatics)等三大面向。 楊泮池指出,台灣在醫療AI化有著極佳的機會,因為台灣有良好的健康醫療照顧產業、享譽國際的ICT (資通科技)、高品質的研發環境、實力雄厚的製造業,期待在與國際知名大廠的交流下,能持續擴大並深化台灣醫學研究的發展。 圖說/美國范德堡大學癌症中心副主任石瑜教授.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精準醫療研究重要推手、美國范德堡大學癌症中心副主任石瑜表示,未來可望將醫療數據實際導入臨床,將病程進展、用藥及照護等訊息轉換成數據統計,透過AI提供初步建議,幫助臨床醫師進行決策。

    • 台灣本土研究:55歲以下心肌梗塞比例增加30%
    • 熬夜壓力大 睡眠不足6小時易得心臟病
    • 精緻化飲食 肥胖、代謝症候群通通上身
    • 運動量減少 3C產品成現代人久坐關鍵
    • 病識感不足 我還年輕身體很硬朗!
    • 「青壯年」仍是心肌梗塞影響最嚴重族群 男性患者多於女性
    • 血壓正常不代表膽固醇正常!
    • 不是只有心肌梗塞年輕化!未來心血管疾病患者會越來越多

    特別是民眾常聽到的「心肌梗塞」,一直是心臟疾病中的殺手,台灣本土研究發現 55 歲以下的心肌梗塞比例,從 2009 年到 2016 增加至少 30%,且還有逐漸上升趨勢。 「這幾年看到心肌梗塞的年齡開始逐漸往下降,以前假設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來急診抱怨胸痛,根本不會認為是心肌梗塞,但是近年看到越來越多這樣的個案。」趙筱昀從臨床上的觀察發現。 到底年輕化是誰造成的?多數醫師都把矛頭一致指向「生活習慣」,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解釋:「從我們醫院做過的統計發現,年紀大的患者出現心血管問題多是綜合許多危險因子累積所致,但年紀輕的族群則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兩者誘發因子並不一樣。」快檢視自己是否掉進心血管疾病年輕化的陷阱之中:

    因為年輕絕對想不到心臟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很多時候熬夜工作、加班,剝奪應有的睡眠時間,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土城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溫明賢說:「當工作時間越來越來長,睡眠越來越短,生理年齡比心理年齡來得大,是年輕族群容易得到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而美國心臟協會早在 2012 年就表示,睡眠時間不足 6 小時的人更容易得到心臟病,是正常睡眠 6~8 小時的人的 2 倍。 很多時候身體早已經暗藏問題,只是還沒有嚴重到一次爆發,當過度熬夜、勞累就可能成了導火線,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亦昌說:「在臨床上最常看到腦中風發作,通常都是患者熬夜完,或是工作太累導致。」

    正因睡不飽,很多人會藉由美食來彌補自己,好吃食物都是高糖、高油脂的垃圾食物,跟肥胖、代謝症候群有關,趙筱昀說:「加上年輕人覺得自己年輕,常常高油、高油脂、菸酒也不忌諱。」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張嘉修醫師也提到:「國人平均體重過胖的問題愈漸嚴重,因為晚餐容易太晚吃,攝取過多富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像是帶殼海鮮、帶油花紅肉,這些吃太多就容易造成膽固醇過高,讓高血壓的情形提早發生。」

    因為使用 3C 產品的時間變長,民眾都減少運動,洪惠風說:「有些宅男整天不動在玩電動,其實不愛運動也是影響因素。」 美國醫學會也曾做過研究發現,如果是久坐不動的婦女,跟每天有 1 小時的輕度活動的婦女相比,有運動者可降低 14%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甚至減少 8%罹患所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正因為年輕人覺得自己身體都很好,不需要去看病,有些輕微症狀也很容易忽略,溫明賢提到:「常常看到這麼年輕心臟血管就堵住,都不是沒有原因,像本身有三高問題、疾病家族史、抽菸習慣等,但卻忽略很多身體出現的警訊,錯過了黃金改善期。」 即便有時透過健檢知道身體出了問題,別仗著年輕就不管,洪惠風說:「知道自己危險性有多少之後,要進行改變、處理,否則放著不管就沒有意義。」 因為動脈硬化的累積,像是年輪一樣,一天一天慢慢囤積在血管壁,當年輕人即時處理,預後通常都會比中老年人好很多。

    林口長庚醫院過去五年對於急性冠心症、急性心肌梗塞的統計,發現大部分患者都是男性,女性相對比較少。 以去年 2019 年的資料顯示,一共有 307 位心肌梗塞患者,其中 40 歲以下年輕族群有 16 位,佔 5-6%,但如果加入 40-59 歲患者,總數就佔了患者的一半,來到 134 位,溫明賢提醒:「青壯年對個人、家庭、公司的影響都非常大,通常也是社會的重要份子,對於這個族群更要注意。」 因此平時只看高血壓是不夠的,因為血管硬化與壞膽固醇(LDL) 成正相關,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李貽恒說:「年輕人可能只知道自己沒有高血壓,但忽略膽固醇問題,因為沒有檢查,本身也不知道,等到血管塞住以後,才發現原來膽固醇過高。」

    因為高膽固醇是沒有症狀的,除非你去檢查,李貽恒提到:「通常病人有不舒服才會到醫院,在臨床看到都是血管已經塞住了,隨時有生命危險。」那時候家屬通常會很錯愕,因之前都沒症狀,人都好好的。李貽恒強調:「動脈硬化的疾病特性都是這樣,包括中風、心肌梗塞都是。」 對於多數家屬最不能接受的是,明明前一天還好好的,怎麼就突然倒下?急性發作為什麼這麼嚴重?溫明賢解釋:「動脈粥狀硬化在血管形成堵塞的程度好像一個豆腐,只是很輕微的粥狀動脈硬化,也沒有什麼症狀,但表面的粥狀硬化破裂時,會引發血液裡面的凝血反應,血小板以為血管破裂,就趕快去修補,把破的地方修復,結果每一次都補過頭,就會變成血栓。」 如今醫界已證實當壞的膽固醇控制大約在 70mg/dl 的時候動脈硬化會停止,小於時則有機會逆轉,洪惠風說:「雖然有逆轉,...

    當累積到已經到很嚴重,要再來改變就太慢了,張嘉修說:「年輕化問題不單單只是在心肌梗塞出現而已,是所有的心血管疾病都有這樣的趨勢,可能未來心血管疾病患者會越來越多。」 包含高血壓、高血脂、心律不整都是,張嘉修說:「年輕族群容易發生陣發性心室上心搏過速、早期心房、心室收縮,有一部分都來自於咖啡因攝取過多、平常壓力大,這些族群如果到門診就診,抓到的機會就相對多。」 擔心自己有心血管疾病,在做健檢的時候,張嘉修建議可以注意幾件事情,像是量測雙手、雙腳的血壓,來算出比值,得到比值過高或過低,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另外,如果父母兩人都有高血壓,家中孩子就要特別注意,溫明賢提到:「通常年輕就有高血壓的患者很多都有家族史的情況,所以遺傳、體質是有很大的關係,通常 20-40 歲就會有高血壓。」高血壓影響...

  3. 2020年6月15日 · 台灣愛滋患者從2018年逐年下降. 1980年引起的 愛滋病 ,曾被譽為「世紀黑死病」,過去大眾對於許多偏見,引起民眾獵巫的心態,有25%的民眾認為是同志或是私生活混亂而受到感染,台灣愛滋護理學會理事長莊苹表示:「感染者會因為這些負面的烙印,會讓他們不願接受治療、不願建立人的關係。 疾病管制署的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其實台灣愛滋患者有在下降,今年一月到五月通報577人,較去年同832人相比,減少31%且有持續下降的趨勢。 愛滋病也曾經被像是新興傳染病,但事實上國際上越來越多研究上證實,當感染者測不到病毒的時候,也不再會透過性行為傳染愛滋病毒。 台灣愛滋學會理事長洪健清強調:「積極推廣U=U的概念,透過科學實證的基礎,當感染者願意接受藥物治療,不用擔心傳染給自己的伴侶。 什麼是U=U?

  4. 2022年11月24日 · 什麼是食物恐新症? 所謂的「食物恐新症」(Food neophobia)是一種進食的「厭新」傾向,對於未曾接觸的食物,因為不熟悉而對新食物感到恐懼,在吃以前就抗拒且不願意嘗試。 其實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食物恐新的時期,但每個人害怕的程度不同,最常出現在幼兒時期,尤其 2~6 歲是食物恐新症的高峰,若在這時疏忽了孩子「拒絕嘗鮮」的狀況,恐帶來日後飲食的健康問題。 為什麼會有食物恐新症? 食物恐新症的發展和個人生理、心理、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有關,甚至可能與人類演化有關,是與生俱來排斥陌生食物的一種防禦機制。 在過去為了避免生病、受傷,選擇不亂吃東西,以防止有毒物質吃下肚。 因此某程度上,不願意嘗試新食物、對不熟悉的食物感到害怕都是正常的。

  5. 2024年1月22日 · 下一波 X 病比新冠風險高20倍!. WHO 呼籲全球合作簽署大流行條約. 日期:2024 年 1 月 22 日 作者: 謝承恩. 過去 COVID-19 的出現已奪去全球 700 萬人的生命,WHO 衛生官員也向世界警告,必須採取前瞻性的措施,提前研究和應對未來的疾病 X,減少生命損失和 ...

  6. 2023年8月28日 · 醫療產業與 AI 的 6 個趨勢. 針對醫療產業與 AI 的 6 個趨勢、挑戰與機會,陳守正說,84% 的醫療、生技產業的領頭者將改變資料獲取方式,也因此先後投入 AI 轉型,再加上人口老化、產業改變、新冠的挑戰、人員過勞的衝擊,2030 年將出現 1400 萬的醫護人力短缺 ...

  1. 大同股價未來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