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主治 : 黃疸,酒毒,赤白帶下,腸風下血,痔漏,脫肛,瘰癘,燙燒,癮疹疥癬。 參考連結: 【苦參根 (苦參 )】-衛生署中醫藥資訊網 <另外跳出視窗> Dr. Yang小語: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肉為牆,皮膚堅而毛發長。 出處:(《靈樞﹒經脈》)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發長。 本條形象地表述了人體形成的過程及皮、肉、脈、筋骨的功用。 人在孕育之初,由男女交合而成精,然后由精發育而漸生腦髓。 人之形體,由內而外,是以骨為支柱,以經脈為營運氣血的通道,以堅勁的筋來約束骨骼,肌肉象牆一樣護衛機體,外部皮膚堅韌,毛發生長,由此構成人的整體。 其中是以精氣為本源。 先天之精稟受于父母,是構成胚胎發育的原始物質。

  2. 別名: 何首烏,又名交藤、夜交蓬根。 分類: 十一、補養藥. 功能: 補血. 來源: 本品為蓼科多年生植物何首烏的乾燥塊根. 性味歸經: 甘苦澀微溫。 入肝,腎經。 功效 :補肝腎,歛精氣,養血袪風。 主治 : 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酸痛,遺精帶下,久瘧久痢,痔 。 參考連結: 【何首烏】-衛生署中醫藥資訊網 <另外跳出視窗> Dr. Yang小語: 腎有精室,是曰命門,為天一所居,……﹔氣化于此,氣即陰中之火也。 出處:(明﹒張介賓《類經附翼﹒真陰論》) 腎有精室,是曰命門,為天一所居,即真陰之府。 精臟于此,精即陰中之水也﹔氣化于此,氣即陰中之火也。 張景岳發揮命門學說,認為命門位置“居兩腎之中”,為先后天“立命之門戶”。

  3. 西方人喝花草,東方人喝草本,已經是時尚風潮,中草藥有增強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對人體有保健、調理與養生的功效。 在【醫食同源】的理論上,養生茶品依體質使用,適用於一般體質,能帶給您健康的身體,這也是中醫預防醫學的貢獻,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依照下列您出現的個人症狀,平常準備一些中藥材,當需要時,在家或公司,就可以迅速泡一杯,相信能減緩您的症狀,也提高一些生活品質。 1.【花旗枸棗茶】補氣補虛. 材 料:花旗蔘(人蔘)6公克、枸杞10公克、紅棗5枚、水1000 ml 。 作 法:材料放入保溫壺中,加500西西熱開水,沖泡蓋燜20分鐘,當茶飲用(可連續沖泡3次),早、中、晚溫服。 (花旗蔘、枸杞、紅棗可食)。 服用天數:每日1劑,7日為1療程。 滋補功效:補氣、溫補的強壯方。

  4. (7)備註: 本方證走出肺腎陰虧所致,陰虛生內熱,虛火上炎則咽燥喉痛,肺受火刑,則咳嗽氣喘,咳損肺絡則痰中帶血。方中百合、麥冬潤肺生津,玄參二地滋陰清熱,當歸、芍藥柔潤養血,桔梗、貝母清肺化痰,甘草協調諸藥,合而用之可使陰液充足,虛火自清,痰化熱退,咳嗽自已。

  5. 436【胃苓湯】. 十五、消導劑.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功效:祛濕化滯,健脾和中。. Dr.Yang複方科學中藥. 胃苓湯. (1) 出典:. 中國醫學大辭典. (2)類別:.

  6. 中藥藥性分為15大類:1.解表藥 2.清熱藥 3.袪寒藥 4.瀉下藥 5.袪濕藥 6.袪風 藥 7.止咳化痰藥 8.消導藥 9.理氣藥 10.理血藥 11.補養藥 12.收澀藥 13.安神. 藥 14.平肝熄風藥 15.其他及新增品項. --------------------------------------------------------------------------- 十二、收澀藥. 凡具有收歛固脫,可用以治療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症的藥物稱之收澀藥。 臨床上可分為四類: 1.固表歛汗 --常用藥物如:浮小麥 。 2.澀精止遺- 常用藥物如:山茱萸,芡實,覆盆子,烏賊骨等。 3.歛肺止咳 -藥物如:五味子。 4.澀腸固脫 --藥如:赤石脂,肉豆蔻。 常見【收澀藥 】如下:

  7. 本方用於呼吸困難為主訴,痰比較少,兼有氣鬱之支氣管喘息。 一般以腹力弱,而下部不甚緊張,僅稍有胸協苦滿,喀痰不多,呼吸困難,而兼有神經症者為目標。 方中麻黃能發汗去風寒,治喘咳;杏仁去胸內水毒,並與麻黃協力,治風痰喘咳; 陳皮順氣消痰,乃鎮咳袪痰劑;厚朴亦為袪痰劑,降氣逆,並治喘;蘇葉發表袪風寒,並與厚朴共同下氣;柴胡去表裏之熱,遂胸協之邪;甘草則調和諸藥,並緩和急迫。 PS: 「本資料由楊麗姝醫師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http://www.doctoryang.info.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420.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