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戶外儲存尿液的大尿桶加入糖蜜之後,會起泡泡,臭味消失,發酵完成就是液態肥料。糞便桶滿之後換新桶,舊桶加入米糠、糖蜜、菌種,一段時間之後糞便木屑都會被分解,就可投入菜園使用。 自製馬桶 馬桶有噴水清洗功能,不會有克難感。

  2. 每到夏天,臺中人便要喝碗剔透翠綠的芛湯,由內而外地消暑;不過麻芛其實並非臺中人專利,在日治後期、民國前期,臺南靠海的鄉鎮曾種植一萬多公頃黃麻,學甲的大灣里更是集中。

    • 植物的營養特性
    • 植物生長與土壤ph值的關係
    • 植物對肥料濃度的忍受性
    • 生長期對養分吸收的影響
    • 根的特性對肥料吸收的影響
    • 土壤做定期「體檢」,確保作物環境健康

    各種作物所需的養分量不相同。蛋白質類作物需要較多量的氮素,但蛋白質類作物大多是豆科植物,因根部有根瘤,可與根瘤菌共生,所以不需施用大量氮肥;磷、鉀肥需要量相對較高,還需要鉬、硼、鈷等微量元素。 油料作物是以脂肪含量為主,而脂肪是由碳水化合物轉變而來,這個轉變過程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而能量的來源主要來自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各種養分,因此油料作物需要的養分也較多。 澱粉類作物以百分率計算,養分含量並不多,但這類作物產量很高,所以作物對微量元素的需要會因作物種類不同而相異,且變化幅度比大量元素大,如過量使用又易發生毒害,故施用微量元素要特別注意用量。

    植物需要保持一定的pH值範圍才可正常生長,若高於或低於適宜範圍,植物的正常生長會受到影響,嚴重者將導致死亡。酸性土壤對大部分作物而言,會產生抑制生長及造成品質劣變現象。 一般而言,土壤pH值低於5.5即稱為酸性土壤,須進行改良,可將鹼性的石灰資材施入土壤,以提升土壤pH值,同時間接地增進土壤中養分的有效性及有益微生物活性,為所有酸性土壤改良方法中最經濟實惠者。而施用石灰資材對強酸性土壤改良的效果,深受資材的品質、施用量、土壤pH值緩衝能力、施用方法及施用時期影響。

    植物有高鹽與低鹽植物之分,若植物本身即為高鹽植物,或在幼苗時以人工方式吸收較多養分成高鹽植物,則吸收養分的能力弱;但若為低鹽植物,則吸收養分的能力強。 植物吸收土壤中養分的能力,不僅受養分種類強度和養分容量影響,不同養分間具拮抗作用(Antagonises action)及增強作用(Enhances action),因此各養分間的濃度比也左右了植物吸收養分的能力及土壤肥力的顯現。

    肥料的吸收率和植物發育生長的生命過程有密切關係,植物發育生長的生命過程可約略分成營養生長期、分化期和生殖生長期3階段,各階段所需肥料種類和量均有差異,若希望植物正常生長,應配合植物營養生理需求,適時適量施用肥料。

    植物根系因品種及土壤環境而有異。根系可分為鬚根或主根型兩大類,土壤環境會引導根系走向、硬盤存在阻礙根系伸展、水分或通氣適當引導根系深入等。因為根是養分吸收最重要的器官,因此,了解根的發育習性及相對活性,將有助於土壤施肥。 作物探勘養分與水分的能力取決於根的型態與生理、根徑、根長、根系面積與莖重的比例,例如玉米屬較深根作物,有55%的根在底土,但其相對吸收鉀的量僅10%,若能深施鉀肥,則必能使鉀的吸收更好。菌根菌的存在與否也相當重要,因為有它的共生,使根的型態與生理都獲得改善。

    「適作、適地、適栽和適法」為確保農業生產企業化的必要準則,同時也是降低生產成本、減輕投資風險、避免環境汙染,而達到永續經營的重要對策。 藉由「土壤健康診斷」和「作物營養診斷」,可了解農地的生產潛力、農地的土壤特性、適合栽種的作物種類、栽培管理的方式,以及土壤管理的對策。 「合理化施肥措施」的推動有賴農業技術層面加強,宣導農民依據土壤及作物需肥診斷,推薦合理施肥量及施肥方法,從減少肥料浪費著手,以降低施肥成本,且可達到環境維護的雙重成效。由此可見,「土壤健康診斷」和「作物營養診斷」為推動「合理化施肥」的主要準繩,其重要性及必要性不容忽視。 土壤是一切作物生長的依據,若土壤病了,則無法有效提供作物吸收元素,然而除了定期保養土壤外,對土壤做定期「體檢」,可準確知道土壤狀況,目前農民均可向各轄區農業...

  3. 一、國際通用法定化學檢驗方法. 檢驗項目: 衛生福利部於111年8月17日以衛授食字第 1111901537 號公告修正「 食品中殘留農藥檢驗方法-多重殘留分析方法 (五) 」,並自112年1月1日生效,112年檢出範圍已由380項增加到410項農藥殘留。. 檢出及判讀作業時間: 樣品前 ...

  4. 卵孵化成幼蟲後,鑽出表皮,喜棲息於植物幼芽、新葉、花、小果上取食,幼蟲期兩個齡期,活動力佳,受干擾會快速分散。 蛹分前蛹與蛹兩期,大多於葉芽、花芽、枝條、樹幹的細縫或落入土面化蛹,此為休眠期,減少取食與活動。

    • 尿尿液有泡泡正常麻1
    • 尿尿液有泡泡正常麻2
    • 尿尿液有泡泡正常麻3
    • 尿尿液有泡泡正常麻4
  5. 農委會2020年起推動雞糞加工肥料政策,由畜試研發雞糞加工肥料,將雞糞用乾燥與造粒處理,免去醱酵時間並降低空間需求;造粒後成品水分在20%以下,助壓縮體積,減少運輸成本並利於保存,乾燥顆粒也能減輕田間施用時所造成的粉塵、臭味與蒼蠅問題

  6. 文/何宜嬨 攝影/黃毛 圖片提供/賴奇厚. 香甜的玉子燒、珍珠奶茶及醬燒烤鴨,生活中處處可見引人垂涎的畜牧產品,但生產過程中自然出現的動物排泄物,卻被視為惡臭與髒亂的源頭。. 「連結土地、環境友善,不只是一個口號與學術研究項目,更需要實際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