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2月21日 · 談到各種商業理論或邏輯思考的內容,理論或文字也許艱澀難懂,但只要「圖解」就能解決這個困擾,無論是SWOT分析、PDCA、價值鏈或產品生命週期等,任何複雜的分析,都不會跳脫出以下6種基本繪圖模式。

    • 成長曲線:一分耕耘,不見得帶來一分收穫
    • S形曲線:你的產品壽命還剩多久?
    • 鴻溝理論:產品能進入主流市場嗎?
    • 長尾模型:利基市場還是有利可圖
    • 報酬遞減法則:過度努力,反倒讓一切成空
    • 經驗曲線:用生產量預測單位成本
    • 厚尾分配:別低估「黑天鵝」的發生機率

    你覺得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穫嗎?如果把投入與產出比喻為爬山,雖然最終都會登頂,但途中上上下下,無法預測下一步是什麼;但假設你事先知道步道的型態或路線,或許你在途中就可以為自己加油打氣,「越過這個峽谷,就能達到山頂」。 《矽谷思維》指出,事物的成長分成很多型態:線性成長(linear growth)、冪成長、對數成長(logistic growth)與指數成長(exponential growth),有些一開始成長很快,後期不管投入多少,都只會緩慢前進;有些則像複利效應,剛開始看不出成效,隨著時間發酵,才會有顯著效果。當你知道成長的不同規律後,可以站在更宏觀的角度評估,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是屬於哪種成長曲線,進而調整心態與策略。

    畫出一個產品的成長曲線,會發現它呈現 S 型,這條「S型曲線」通常分成 3 個階段:嬰兒期、擴張期和成熟期,前兩期就是前面說的指數成長,而最後一個階段,就代表這個產品的銷量已經到達極限,企業必須再思考新的產品及策略,否則就會進到第 4 階段:衰退期,而這 4 個階段,就叫「產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 不過,產品生命周期不一定都是呈現 S 型,有些產品一直滯銷,卻在某個契機爆紅;有些產品持續長銷;有些則是反覆熱賣和衰退,但組織能透過曲線判讀產品壽命。

    聽過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位助理)嗎?這個近似於掌上型電腦的產品,早期雖有許多愛好者,但始終無法進入主流市場,這種現象被矽谷人稱為「跌入鴻溝」。背後理論是,由矽谷管理諮詢家傑佛瑞.墨爾(Geoffrey Moore)提出,他認為科技產品的普及可分為早期市場與主流市場,但兩者之間,有一個很難跨越的鴻溝。如果一項產品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跨越,就無法進入主流市場、漸漸淡出。這兩個群眾還可再細分成 5 個市場區隔,一項新產品想成功,就得逐步攻克每個市場區隔。

    「帕雷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提出 80% 的營收來自於 20% 的暢銷商品,也就是所謂的「八二法則」。但在 2004 年網際網路普及後,《連線》(Wired)雜誌總編輯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發現,不管是什麼產品,只要放在網路銷售,幾乎都能賣掉。 他用需求曲線說明論點:暢銷書的銷量雖然占了市場的 20%,但把其他書籍的獲利全部加總起來,其實比暢銷書來得高,稱之為「長尾模型」。也就是說,企業或產品的發展可以更多元,因為過去認為無利可圖的利基市場,集結起來的價值能超過大眾市場。

    許多事情在努力到某個程度後,都會遇上「高原期」。也就是說,不是所有投入都會有相對應的產出,這在經濟學裡稱作「報酬遞減法則」(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指當投入到達某個程度以後,繼續工作下去會讓效率遞減。以種植一塊地來說,理論上可以透過增加農夫數量來增加產量,但如果耕地面積維持不變,農夫卻不斷增加,邊際產量終究會達到臨界點,呈現出一條拋物線(參見下圖)。這時,每新增一個農夫能增加的單位產量就開始減少。 換句話說,如果過了臨界點還繼續工作,很可能會損害工作品質和身心健康,報酬從遞減變成「負報酬」。1970 年代晚期,日本創造出「過勞死」一詞,就是因為工作過度而產生的現象。

    1960 年代,波士頓顧問公司 BCG 在為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制定策略的專案裡,提出了「經驗曲線」(experience curve),宣稱「每單位生產成本」跟「累積生產量」之間,會成反比。也就是說,隨著工廠累積的生產量愈高,生產每個產品的成本就會降低。 這是工業化以後,人類首次得以透過生產量來「預測」生產生本。而當廠商能夠預測未來的生產成本,就可以提出更有競爭力的價格。德州儀器在降價之後,挾著價格優勢,提高市場占有率,甚至後來的生產成本,比原先預測的還要低。

    「黑天鵝事件」(black swan)指的是那些極端卻有嚴重後果的事件,人們原以為這些事的發生機率非常低,但事實上,發生機率比原先預期高得多。 黑天鵝被錯估的原因與常態分配有關,一般來說,許多自然現象出現的頻率都會呈現鐘型曲線,在常態分配中,罕見事件會發生在兩端,機率極低;但如果涉及多個機率分配,就可能產生「厚尾分配」(fat-tailed distribution),提高尾部事件的發生機率。舉例來說,因為遺傳基因有侏儒症和馬方氏症等多種基因分配,讓人類有更多較高或較矮的人出現。

  2. 2009年3月10日 · 競爭分析,不夠動態 最先發難的,是同為策略學者的加拿大麥克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教授亨利‧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 他指出,波特的策略觀點,有3點錯誤假設:

  3. 2022年3月21日 · 遇到這樣的問題,能善用金字塔思考法,透過「最大目標」>「子分類目標」>「分析任務」等多層式的問題框架,快速整理出有效的分析提問。 金字塔法的層數沒有固定,常見的是分成 3 個階層,分別是:

    • 巴西克羅埃西亞分析1
    • 巴西克羅埃西亞分析2
    • 巴西克羅埃西亞分析3
    • 巴西克羅埃西亞分析4
  4. 2016年5月5日 · 使用MECE分析法時,分類的「切入點」並沒有標準答案,部門別、時間、流程都可以,目的是要思考者盡可能透過各種角度去拆解同一個主題,有助於刺激自己的想像力與分析能力。

  5. 2013年7月16日 · 要破解這個陷阱,水平思考大師愛德華‧狄波諾(Edward de Bono)提出「PMI分析」(PMI Minus Interesting),建議決策者在做出決定之前,先思考「正面」(Plus),接著轉到「負面」(minus),最後再考慮「有趣面」(Interesting),從這3個點切入,重新引導個人 ...

  6. 2009年3月3日 · 階段1:生產因素導向. 代表國家是加拿大、澳洲等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以及大部分的開發中國家。 在這階段,國家的成功產業提供的產品種類少、技術層次低,只能以價格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