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日本是世界上火活動最頻繁的區域之一,包括1,274次有紀錄的噴發與94座有噴發紀錄的火山。日本有數個火山觀測站與兩個十年火山:雲仙岳與櫻島。 火山活動在日本有著久遠的歷史,在有文獻記載的部分,可以追溯到533年阿蘇山火山噴發。

  2. 2022年8月18日 · 日本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之一,包括1,274次有纪录的喷发与94座有喷发纪录的火山。日本有数个火山观测站与两个十年火山:云仙岳与樱岛。 火山活动在日本有着久远的历史,在有文献记载的部分,可以追溯到533年阿苏山火山喷发。

  3. 其他人也問了

  4. 日本 2014 63 一次潛水噴發和火山碎屑流在無預警的情況下發生,造成63人死亡。 是日本自 1902 年以來最致命的一次火山噴發,也是自 1991 年以來日本首次與火山有關的死亡事件。 4 卡爾布科火山 智利 2015 卡爾布科火山自 1972 年以來的首次噴發。至少

    • 地質
    • 歷史
    • 藝術
    • 文學
    • 宗教信仰
    • 登山
    • 作為日本文化遺產
    • 災害防治工作
    • 再次噴發風險
    • 氣象觀測所

    富士山是典型的複式火山,從形狀上來說,屬於標準的錐狀火山,具有獨特的優美輪廓。至今為止,富士山在山體形成過程中,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 小御岳 2. 古富士 3. 新富士 其中,小御岳年代最為久遠,是在數十萬年前的更新世形成的火山。 古富士是從8萬年前左右開始直到1萬5千年前左右持續噴發的火山灰物質沈降後形成的,其高度接近標高3000公尺。據估計,當時的山頂位於現在的寶永火山口北側1-2公里處。

    在日本古代詩歌集《萬葉集》,有許多與富士山有關的文學作品,其中山部赤人的短歌最為著名: (上爲萬葉假名原文,現代日文寫作:田子の浦ゆ うちいでてみれば 真白にぞ ふじの高嶺に 雪は降りける) 能夠考證富士山噴發年代的最早的文字記錄,是《續日本紀》,書中記錄了781年(天應元年)從富士山噴出的火山灰。在平安時代初期創作的《竹取物語》有相關記載可以瞭解到當時的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在江戶時代,1707年12月16日的寶永山大噴發在江戶城中落下了大量的火山灰。關於這次噴發,留存有大量的文字和圖畫記錄。 此後,也有許多關於火山口冒煙和震動的記錄,但可以推測基本都為短期且小規模的火山活動。

    繪畫

    江戶時代日本著名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以富士山為題材創作了46幅的連續版畫《富嶽三十六景》(約1831年)。當初畫家計劃按照題名只畫36幅,但後來因廣受歡迎,又加畫了10幅。其中,描繪了富士山雄美壯觀的作品《凱風快晴》和《山下白雨》等都廣為人知,這兩幅畫也被人親切地稱為「赤富士」與「黑富士」。(《富嶽三十六景》之中,還有一幅描繪海浪的《神奈川沖浪裏》傑作非常有名)。「赤富士」指的是夏天沒有雪跡覆蓋的富士山,清晨被太陽曬紅的顏色。

    如前所述,富士山作為和歌的題材被廣泛使用。此外,也有一種說法:在《竹取物語》中,許多武士將長生不死的靈藥在最接近天的富士山上燃燒,因此,這座山名為「富士山」、「不死山」或「不盡山」。(日語中,「不死」和「不盡」的發音都與「富士」接近) 近代作家太宰治在1939年(昭和14年)創作的小說《富岳百景》中,有一段「月見草與富士山最為相配」的文字廣為流傳,現在的山梨縣士河口湖町的御阪山腰處立有刻著這段文字的石碑。 直木文學獎獲獎者新田次郎根據本人在富士山頂氣象觀測所的工作經驗,寫成了關於富士山的許多作品。他的獲獎作品《強力傳》便是描寫富士山的挑山工的生活的小說。此外,新田次郎還寫有《死在富士》、《發怒的富士》,《芙蓉的人》,《富士山頂》等作品。

    日本自古將富士山視為崇拜對象,富士山被神格化後,稱為淺間大神;以奉祀淺間大神為主的神社,稱為淺間神社。淺間神社分布在日本各地,富士山側的富士山本宮淺間大社,為淺間神社的總本宮。因此,在富士山八合目以上除去登山道和氣象觀測所之外的385萬平方公尺土地,都屬於該神社所有。但是,由於無法確定靜岡縣和山梨縣的邊界,因此沒有取得土地所有權登記。 淺間大社內供奉的神靈為記紀神話中出現的女神「木花開姬」(このはなのさくやひめ,木花開耶姬),但是目前仍不清楚從何時起這位女神成為了護佑富士山的神靈。日本傳説《日本書紀》中記載,木花開耶姬女神是山神大山祇神的女兒,為天照大神的孫子天津彥彥火瓊瓊杵尊生下二兒子。老大「火闌降命」是隼人吾田氏的祖先,老二取名「彥火火出見尊」的孫子是日本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 在古代的《...

    富士山每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開始冠雪,山頂的積雪一直要到次年6月逐漸融化,有時候7月中旬仍舊會有殘雪。因此每年的7、8月份是攀登富士山的最佳季節,其他季節封山。而8月份颱風數量增多,故推薦7月中旬登山最為適宜。雖然富士山高達3776公尺,但是各登山口基本都在2000公尺以上作為起點,所以難度不算很大,普通人不加以訓練也能攀登,每年都有數萬人攀登富士山,約有一半人能夠登頂成功。上山從五合目到山頂正常人約花費7到10個小時,下山約花費3到5個小時。

    「富士山」 - 紀念物(特別名勝:1952年11月22日特別指定)
    「富士山原始林」 - 紀念物(天然紀念物:1926年2月24日指定)
    「富士風洞」 - 紀念物(天然紀念物:1929年12月17日指定)
    「富士淺間宮本殿」 - 重要文化財(神社,1907年5月27日指定)
    火山噴發預告聯絡會(氣象廳)
    富士山災害地圖檢討委員會(內閣府防災負責)
    富士直轄防砂工作(國土交通省)

    富士山上次噴發是1707年的寶永大噴發,誘因是噴發前49天的寶永規模8.6地震。2011年日本發生規模9.0地震後,富士山可能再次噴發的討論進入了大眾視野。 在有記載的17次噴發中富士山平均120年左右會噴發一次,而如今山體內部壓力累積已長達三百多年之久,2012年曾經高達1.6兆帕,比火山噴發前記錄的壓力高出數倍,而富士山的火山口已經從幾十個口飆升到三百多個。不過僅憑這些數值並不能直接說明富士山「已滿足所有噴發條件」。 本近年來地震頻發,而富士山周邊區域僅在2021年12月3日這一天就發生了4次地震,意味著爆發的誘因變多了。更有學者稱在不遠的將來日本還會再次發生規模9.0等級的大地震。 若再次噴發,岩漿可能會到達包含東京、神奈川縣、千葉縣等27個市行政區。「富士山可能不久後噴發」近年在日本...

    在日本最高峰的富士山觀測氣象,可以有利於颱風的預報。因此日本很早就在富士山頂設立了氣象觀測所。 1880年(明治13年),開始在富士山頂觀測氣象,但直到1932年(昭和7年),才設立了富士山臨時氣象觀測所,進行常年的氣象觀測工作,觀測結果通過超短波無線電象廳。1936年,觀測所移至最高峰的劍峰,並改為常設氣象觀測所。這是當時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氣象觀測所。1964年觀測所設置了雷達。這個雷達作為富士山頂的象徵對於登山者們來說非常熟悉。 隨著氣象衛星和都卜勒雷達的技術完善,山頂的雷達觀測漸漸變得不再重要,因此在1999年(平成11年)廢止了雷達觀測。觀測所也在2004年9月30日變成無人自動化(實際上由於天氣惡劣,直到10月1日才實行無人化),目前該所仍自動進行氣溫、濕度和氣壓的觀測。廢棄的氣象雷...

  5. 位於 富士山本宮淺間大社 的 火山彈. 富士山噴發史 (日語: 富士山の噴火史,ふじさんのふんかし )對 富士山 噴發的情況及變遷進行概說。. 就高度和山體的大小而言, 富士山 是 日本 最大的 火山 。. 富士山在近10萬年間經歷了急速變大的過程,因此富士山 ...

  6. 日本是世界上火活動最頻繁的區域之一,包括1,274次有紀錄的噴發與94座有噴發紀錄的火山。日本有數個火山觀測站與兩個十年火山:雲仙岳與櫻島。 火山活動在日本有着久遠的歷史,在有文獻記載的部分,可以追溯到533年阿蘇山火山噴發。

  7. 阿蘇山(日语: 阿蘇山 / あそさん Aso san )是位於日本 九州中央的一個活火山,為一火山群之總稱,週邊地區被稱為「阿蘇地區」,此地的外輪山為世界少見可完整見到的破火山口(火山臼)地型,整個火山臼的東西約18公里寬,南北約25公里寬,有將近五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