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3月6日 · 35歲,他成為台大醫院主治醫師兼外科加護病房主任,在台大醫院的百年歷史裡找不到第二人。 45歲,寫下〈 回家的路太遠 〉 一文,字裡行間反映著他對於生命的迷惘。 55歲,他宣布參選台北市長,在募資演講中,他表示參選是來自於「 台灣社會公民提名 」。 他是文哲,人稱P(P指教授)。 元宵節前一天,採訪團隊在台大醫院東址AB棟一樓大廳集合,準備前往地下四樓採訪文哲。 地下四樓,是這棟建築的最底層,比停放大體的往生室更下一層樓,他的辦公室位於連接台大醫院新舊棟的景福通道旁,若非熟人熟路,很容易在複雜通道中迷路。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圖左:文哲在台大醫院的辦公室位於地下四樓,是這棟建築物的最底層,比地下三樓的往生室更下一層樓。

    • 在生死決斷中頓悟:所有的挫折,都是過程
    • 面對打擊不難,最難的是還能不對人世失去熱情
    • 別人看衰又怎樣,想做的事就去做
    • 不怕失敗的人,才有機會成功

    當你看過很多生死,你的邏輯會跟別人不一樣。因為人終究會死,死亡不是人生的目的,只是過程。人必須在過程中,尋找人生的意義。當有一天你想通這個道理,就會變很勇敢,所有挫折不再是挫折,也因為你再也不怕挫折,才能夠一關一關的過。 我的醫師生涯有三個階段,就如佛家所言的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終而回歸見山就是山。我清楚記得唸台大醫學系 5 年級時,我穿上白袍、為病人看病,那是「見山是山」的階段。 35 歲,我當上台大主治醫師兼外科加護病房主任,那時我有 10 幾年沒有看過病人,只要看病理報告、檢驗結果、心電圖等數據就可以下診斷,屬於「見山不是山」的階段。 可是很奇怪,過了 50 歲以後,我又看到病人了,而且還進而關注病人身旁的家屬。 王國維〈人間詞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就是我 ...

    過去,我以為自己會因為建置「器官全國登錄系統」拿到醫療奉獻獎,結果沒想到卻因為這件事被監察院彈劾。 人如果在衰,各種奇奇怪怪的事都會發生。在那之後,我又遇到台大醫院誤植愛滋器官事件、國科會案以及貪瀆案。還被抓去調查局問話:「你 4 年前買的 5 張塑膠椅在哪裡?」 我說能不能回去找,也進一步問後果。他說,「找不到,公務員貪瀆罪、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找的到,公務員偽造文書。」我那天走出調查局,就決定選台北市長。 同樣地,2017 年世大運結束,我那時覺得自己為國爭光了。結果回家看電視,從 49 台轉到 56 台,所有媒體和政論節目都在攻擊我,連我都懷疑自己是共產黨。老實說,第二天還能準時上班、保持心平氣和,真的不容易。 但就像我在 TED 演講提到的: 我認為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人生...

    我在 20 歲就有3個願望:登玉山、腳踏車環島、參加大甲媽祖遶境。但是從 20 歲講到 50 歲都還沒行動,直到國科會案、台大器捐案、貪瀆案等事件爆發,那是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 某天,我在報紙讀到鳳飛飛的死訊,對我打擊很大。因為我是她的歌迷,記得她最後一場演唱會是在台北國際會議廳,我那時很想去聽,但因為太忙,就想說等下次有空再去,沒想到那就是最後一次。 我突然領悟, 我們常會告訴自己:等我退休、等我升官、等小孩長大……,不用等了,就是現在! 在那之後,我立刻去爬玉山、腳踏車環島、大甲媽祖繞境。 從 2014 年的選舉、台北燈節到世大運,哪一場不是被別人看衰?我想給台灣人最大的啟示就是:Just do it. 勇敢地做下去就對了。雖然我今天是台北市長,可是回到 2014 年 2 月 17 日,...

    我幹過的事情裡面最困難的是「一日雙塔」,從台灣最北端騎到最南端,一天要騎 520 公里。很多人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騎一日雙塔,因為我想讓全台灣人相信:we can do something impossible。台灣是個小國,如果失去勇氣跟決心,請問我們還剩下什麼? 在一個混亂的社會裡, 相信自己所相信的東西、一路走下去,真的很難,但就像我騎完雙塔後,在臉書寫的一樣: 不怕失敗,才有機會成功,成功和失敗唯一的差別,就是意志力而已。 我希望在「ㄧ日雙塔」之後,臺灣任何一個人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遇到重重困難,好像怎樣都不可能完成時,總會想到曾經有一個阿伯,在全世界都不相信他的時候,堅持他的夢想不曾妥協過,他相信自己,堅持追求自己的夢想。

  2. 2024年1月13日 · 第 16 任總統大選民主進步黨正副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蕭美琴勝選,侯友宜、文哲已於競選總部自行宣布敗選並發表敗選感言。 商業 熱門主題

  3. 2014年12月4日 · 新科台北市長柯文哲在TEDXTaipei 2013發表 〈生死的智慧〉 ,點閱率超過150萬次。 顛覆一般人避諱談論死亡議題,他在這場演講中,把死亡觀說清楚、講明白。 從TED「 3663原則 」解析柯文哲的演講,可以分成4段: 3【開場】:一開始的3分鐘建立地位. 演講一開始的3分鐘,講者必須利用開場白,傳遞「我是最適合講這個題目的人」「由我來說這個主題很值得聽聽看」說服聽者。 柯文哲以驚人之語開場: 我大概是台灣看多最多死人的醫師。 台灣最有名的醫師是「葉醫師」(葉克膜) 6【成案】:進入3分鐘至9分鐘. 運用證據、資料、數字、案例、故事,讓聽者重視講者說的事情。 柯文哲運用葉克膜案例說明: 一個重症醫師的心路歷程:從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到見山又是山。 6【辦案】:進入9至15分鐘.

  4. 2018年11月10日 · 柯文哲在訪談中提到的 4 本好書,不妨看看你讀了幾本: 《從A到A+》:第五級領導者、找對的人上車 柯文哲認為自己是《從A到A+》書中描述的「第四級高效領導者」(激發部屬熱情,追求清楚而動人的願景和更高的績效標準)。

  5. 2014年3月4日 · 在台大醫院服務28年以來,文哲寫下無數的紀錄。 35歲,他升為主治醫師兼外科加護病房主任。 他領導的葉克膜(ECMO)團隊,2008年成功拯救溺水呼吸衰竭病人支撐117天,為全球使用葉克膜最長案例,更是全球葉克膜的典範。 2009年,為了解決急診暫留區人滿為患的問題,文哲奉命成立台大醫院急診後送病房(現為7D整合醫療照護病房),引進美國的駐院專科醫師制度(Hospitalist System),讓主治醫師專責照顧病情嚴重的住院病患,而非以門診業務為主。 2012年,7D整合醫療照護病房團隊榮獲台大醫院績優團隊第一名,也協助台大醫院獲得國家人力創新獎第一名;2013年,獲得國家品質標章認證(SNQ,Safety and Quality)。

  6. 2024年5月29日 · 三讀條文一次看. 1. 總統國情報告|國情報告常態化,立院可決議總統赴立院報告. 三讀通過,未來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邀請總統至立法院做國情報告。 總統於每年 2 月 1 日前向立法院送交國情報告書,並於 3 月 1 日前赴立法院國情報告;新任總統於就職 2 周內向立法院送交國情報告書,於 1 個月內赴立法院國情報告。 此外,三讀法案規範,立委於總統國情報告完畢後,得就報告不明瞭處提出問題,提出口頭或書面問題。 立委「口頭提問」時,總統應「依序即時」回答;發言時間、人數、順序、政黨比例等事項,由黨團協商決定;立委的「書面」問題,總統應於 7 日內以書面回覆。 事項牽涉過廣者,得延長 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