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21日 · 2022-07-21. .文 / 邱淑宜. .責任編輯 / 高儷綾.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台中榮民總醫院提供. 字級. 收藏. 分享. 老頑童之稱的林友茂50歲開始接觸羽球後一直活躍在球場上是台灣羽球界知名老球友去年20215月台灣本土疫情大暴發球場關閉他只好閉關在家結果待在家裡1個月以後就感覺身體一天天沒有力氣去年8月球場重新開放他揮兩下拍就胸悶氣喘加上體重直直落四處看診都檢查不出原因,「什麼科都看過了就是心臟科沒有看,」後來他想到一起打過幾次球的台中榮總副院長傅雲慶是心臟內科醫師找他看心臟有沒有問題沒想到檢查出大問題。 主動脈瓣鈣化、嚴重狹窄及閉鎖不全 不動手術很危險.

  2. 2019年9月1日 · 2019-09-01. .文 / 林慧淳.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字級. 收藏. 分享. 若要說到老少咸宜的全民運動,除了慢跑之外,恐怕就是羽球了,只要揮動球拍就能對打,不需奔跑、衝撞,是低危險的運動。 更因為適合組隊對打,兼具比賽和交誼功能,是許多公司行號組織運動社團的首選。 104資訊科技副總經理鍾文雄參加公司羽球社長達10年,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系呼吸道疾病科主任羅友倫每週也會抽空1、2次和同好在羽球場上痛快揮拍;台灣近年更因戴資穎、周天成、王子維等選手在國際事屢創佳績,掀起羽球旋風,因此下班後的羽球場總是預約滿檔。 (推薦閱讀: 打羽球,全家的紓壓時光 )

  3. 2021年3月18日 · 2021-03-18. .文 / 陳蔚承. .責任編輯 / 高儷綾.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還記得跆拳道好手蘇麗文在2008年北京奧運奮戰的身影嗎? 在第一場對韓國隊時就已經受傷,之後她負傷繼續比賽,在最後一場比賽時跌倒11次,敗給克羅埃西亞選手,還必須由教練攙扶才能下場,奮戰精神令人動容。 「斷掉的那剎那,我聽到啪的一聲,然後就跌倒了,」蘇麗文回憶,受傷後,她每踢一腳,小腿就好像要斷線飛出去一般。 那時候的隊醫,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瀛洲指出,當時已猜測蘇麗文的前十字韌帶已經斷裂,但為了選手信心,加上蘇麗文可望繼續比下去,所以沒跟她說實際情況,還請她嘗試踢靶。

  4. 2024年2月15日 · 2024-02-15. .文 / 蕭蔓. .責任編輯 / 高儷綾.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字級. 收藏. 分享. 匹克球流行地迅速,讓人好奇? 雖然缺乏球場,球友人數卻持續增加。 連各地方政府的公營運動場地,也開始注意匹克球,同意在羽球場上重畫線、降球網,與匹克球友分時共用。 台北市捷運明德站旁 及華中河濱公園裡,也開闢了專用匹克球球場。 新運動,靠得是一群熱心、細心的幕後推手、幕前打球、教球,用「志工」的熱情四處吸引人加入匹克球的熱潮。 《康健》專訪從加拿大返台,台北市匹克球協會理事長劉恒智,談這群人對匹克球的熱情在哪裡?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學球付費,台灣運動場上的常見生態. 台灣講到志工,多半都限於宗教,或是特殊性的一些直銷、社團。

  5. 2021年10月1日 · 打桌球羽球時眼睛會跟著球跑因此睫狀肌能適時調節延緩視力老化,「有好的睫狀肌調節力不容易疲勞甚至降低出現假性近視和近視的機會因此從小喜歡打羽球或桌球的人很少有近視,」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洪啟庭說

  6. 2023年6月29日 · 2023-06-29. .文 / 游奕凱.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羽衣甘藍是什麼? 羽衣甘藍(英文 Kale),屬十字花科,與 花椰菜 、包心菜、青江菜和 高麗菜 可說是同個家族。 在外觀上呈現深綠色、菜葉的邊緣捲曲、形狀類似羽毛而得名。 在歐美,羽衣甘藍被封為超級食物,更有人稱其為「蔬菜之王」。 羽衣甘藍營養4大功效. 原因在於其具有豐富的營養,甚至還有抗癌的效果。 以下介紹羽衣甘藍的功效。 抗癌: 羽衣甘藍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有助於減少體內的自由基,防止人體老化並提升抗癌力。 促進腸道蠕動: 羽衣甘藍的纖維含量高,能幫助腸道蠕動,有促進排便和預防 便秘 的功效。

  7. 2021年9月6日 · 2021-09-06. .文 / 林貞岑. .責任編輯 / 高儷綾.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吳思穎提供. 字級. 收藏. 分享. 從小愛運動桌球羽球樣樣精. 不到40歲的吳思穎從小喜歡打桌球羽球高中開始接觸重訓及肌力訓練大學則迷上了高爾夫球及網球還練了1年國標舞運動早已成為生活一部分。 「就醫學角度,運動不僅能維持身心健康,運動完頭腦更清楚,」他說,即使再忙碌,每週至少運動2次。 身為高雄長庚中醫部骨傷科主治醫師,吳思穎平常不只坐在診間看病,為了理解運動員怎麼受傷,他會跟著選手練習射箭、拳擊等不同運動項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