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14日 · 國泰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薛媛云說,選定一個固定說話的時間,可以建立親子關係的「儀式感」,讓小孩知道,無論爸媽多忙,每天都會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可以談話、說出自己的想法或遇到的問題。 而在漸漸習慣之後,親之間在平常時,自然而然也會有話聊,不會覺得尷尬或是不知道講什麼,彼此也會知道什麼時候想說話。 多問細節. 而比起問「空泛」的話,不如直接問孩子細節。 例如爸媽們可以問,「今天在學校上了哪些課? 」當孩子回答之後,就可以再問,「那你喜歡哪一堂課? 」「老師今天教了什麼? 」「同學們上課狀況怎麼樣? 」等問題,就可以隨著孩子的回答輕鬆聊下去了。 引導孩子「談談自己跟別人」

  2. 2023年5月16日 · 現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將手機作為學習輔具使用,還是當成玩樂放鬆、社交人際經營的媒介,可以看見其實大人、小孩幾乎都離不開手機。 因此該如何在「放不下、離不開」的基礎下去正確使用它,才是家長該思考的問題。 米露谷心理治療中和所所長、臨床心理師駱郁芬認為,家長如何定位手機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將成為教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的關鍵。 你怎麼看待手機? 對人們來說,手機通常有學習、娛樂、社交的功能,駱郁芬表示,家長若認為手機屬於娛樂、遊戲性質,教導孩子使用手機的重點會落在時間的安排上,比如要先寫完功課才能使用,或者每天只能在特定時間使用、用多久時間等。 反之,如果在家長眼中,手機的定位在工作上的輔助,比如擁有查資料的功能,或可以使用手機上的益智 APP 來訓練大腦,就不能用上述方式來跟孩子做約定。

  3. 2023年2月13日 · 昌在大學任教多年,也長期浸潤於薩提爾成長模式,近日他將陪伴孩子的經驗與心得,集結成《孩子越倔強,我越溫柔》一書。 他分享,歌手劉若英在〈給十五歲的自己〉這首歌中,有句歌詞是「不確定自己的形狀,動不動就和世界碰撞。 」很貼切的描述了青春期的彆扭。 就如同薩提爾提出的「冰山理論」所言,每個表面的行為,背後都有其情緒、觀點與期待等等,父母若想好好陪孩子走過這段「登大人」的蛻變期,關鍵是瞭解其叛逆行為下的心理需求,然後有耐心的、溫柔的陪伴;這落實在生活中,有一些具體方法可依循: 1、以孩子為「主帥」,父母轉換成「參謀」

  4. 2023年3月3日 · 從最簡單的事開始做起吧! 首要之務就是拔掉隱藏在話語中的尖刺,最先要去除的刺便是「極端用語」。 舉例來說,當對方重複犯了兩三次同樣的錯誤時,我們可能會當面怒吼「你老是犯同樣的錯誤! 」,這時使用的「老是」就是所謂的「極端用語」。 也就是將「兩三次」這個事實,用「老是」來極端地表現。 「極端用語」很常出現在我們的對話當中。 例如以下的對話。 A男性上司:「為什麼 老是 遲到! B男性部下:「對不起。 我會反省改過。 A「看不出你有 任何 反省的樣子。 還有,你 總該 記得把文件帶來吧? B「啊,糟糕! 一時忘了……」 A「 真是不敢相信。 只有最差勁的上班族才會出這種紕漏。 你這個人 完全 派不上一點用場。 B「我馬上去拿。 A「你 每次 都在浪費時間。

  5. 2018年8月28日 · 我的孩子不講話⋯是自閉還是選擇性緘默症? 該怎麼辦? - Heho健康. 我的孩子不講話⋯是自閉還是選擇性緘默症? 該怎麼辦? 日期:2018 年 8 月 28 日 作者: 盧映慈. 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雖然歸類為焦慮疾患的一種但是把孩子們當成必須接受診斷治療的對象反而會讓他們焦慮感更增加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黃凱琳說把來評估當成了解自己的一環反而更好。 選擇性緘默症是緊張到說不出來. 黃凱琳說,一般而言不會特別去區分選擇性緘默症是生理、還是心理疾病,正確來說2種狀態都有影響,是一種焦慮疾患的表現。 「選擇性緘默症與其說是『選擇』,不如說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因為太緊張說不出話來,並不是主觀的選擇。

  6. 2020年1月20日 · 一、身份限制. 年滿18歲才能使用通訊心理諮商。 二、心理師身份確認. 由於這次的法案,是讓案主可以不用特別去心理諮商的機構,但會談的心理師本人還是必須在合法的心理諮商機構,才可以開始進行會談。 所以建議在開始諮商之前,要先確認該家心理諮商是否有提供「通訊諮商」的服務,配合的心理師的身份證明、容貌;而且每次諮商之前,最好都要確認是同一個心理師,而且有在指定的合法機構中進行諮商。 圖片來源:iStock. 三、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即使是通訊心理諮商,也還是要簽署相關的同意書,確認心理師的保密原則、工具使用原則以及相關的諮商倫理細節,避免後續因為網路的誤解,而有爭議發生。

  7. 2020年10月21日 · 表達能力:詞彙量逐步增加中,除了單詞之外,會使用簡單的短語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是描述跟自己相關的事件;例如媽媽抱抱、我要喝水等。 常見狀況:當出現陌生情境,或是複雜狀況時,會表達不清、或是無法理解,因而生氣哭鬧。 家長協助的技巧:這時期的孩子還不懂複雜的概念,建議當孩子試圖想表達情緒、或是與他人交流時,可以在旁邊協助孩子說明,讓孩子學習如何更完整的表達。 3~4 歲. 理解能力:除了具體生活情境,也開始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像是時間、方位並出現「時間先後」的概念;也開始出現「所有權」的概念。 表達能力:大部分事情都可以正確描述,但還是會有語意不清的時候。 常見狀況:講話過於簡短,認為其他人都懂自己的意思,開始有「交朋友」行為。

  1. 相關搜尋

    重機女神采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