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7日 · 優活健康網 發表於 2023-09-27. 看留言討論. 作者\優活健康. 孩子的最終身高基因早注定? 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表示,遺傳確實佔了身高的7、8成影響,但只要把握孩童的黃金生長期,有疾病或特殊狀況及早介入,同時遵守良好的睡眠與營養攝取原則,透過調整與後天努力,長更高的機率仍舊很大。 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比同年齡族群矮小的問題,成長遲緩有很多原因,必須要了解是病理性還是缺乏營養等因素導致才能解決。 愛群兒童成長診所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黃世綱說明,在兒童內分泌科的門診中,有8成以上的孩子因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發育存有疑慮,而被帶來求診。 無論是孩子身材矮小,或是孩子發育過快影響身高成長潛力,都是家長最在意的狀況。

  2. 身高主要受到兩個主要因素影響. 1. 遺傳: 父母的身高有一定程度會影響孩子的身高,下面提供一個簡易的算法預測孩子的成年預期身高。 男: (父親身高 + 母親身高 + 12) 除以2 後 ± 7.5 cm. 女: (父親身高 + 母親身高 – 12) 除以2 後 ± 5.5 cm. 父母身高越高,男性,基本上會有較高的預期身高但受到後天環境影響,所以會有後面的 ± 範圍出現。 2. 後天環境.

  3. 2023年10月19日 · 4歲後一年長不到4公分最好就醫評估. 當然,不同孩子的身高生長速度也不一樣,通常正常足月出生的新生兒,身長約為49至50公分,出生後第一年約會長高25公分,第二年約長11公分,到了2至4歲間,每年約長7公分,而從4歲到青春期開始前,平均一年約會長4公分,若孩子有正常生長速率即能沿著生長曲線成長。 因此,若發現孩子生長偏離生長曲線,或是孩子4歲之後平均一年長不到4公分時,代表孩子的生長可能出了問題,最好要請小兒內分泌科醫師進一步評估。 父母都會好奇孩子未來到底會長多高? 國外曾研究發展出一套計算兒童的目標高度的方式: 1.男孩為父母的身高和,先加上13公分,再除以2。 2.女孩則是父母的身高和,先減去13公分,再除以2。 其中的13公分是男與女的平均身高差。

  4. 2020年4月7日 · 但其實你明明可以抓住這個黃金期或許就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25年診斷過10萬多個孩子50%以上的孩子都沒有達到遺傳身高. 兩年前,琪琪媽媽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長途車來找潘教授。 孩子是一對雙胞胎女孩,06年出生的她們性格活潑陽光,然而因為個頭原因,經常被同學叫做「矮冬瓜」。 琪琪爸媽給孩子不停地喝牛奶,吃鈣片,但直到孩子10歲上五年級的時候,還是全班甚至是全年級最矮的。 潘教授一見到孩子,發現她們已經低於平均身高十幾公分了,立刻為琪琪媽媽整理出一套對症下藥的身高管理方案。 琪琪媽媽回到家後,一點都不敢馬虎,一絲不苟地執行。 3個月後,妹妹長了3.5cm,而姐姐長了2.5cm。 而按照儀器預測,一直這樣下去,兩個女孩有機會長到160cm!

  5. 2020年10月28日 · 吃營養師特製「青少年增高餐」,把握第二長高黃金期!. 作者/林亞貞營養師 整理/食醫行編輯Joy. 門診裡來了一對母子,孩子小小的看不出來已經15歲,經兒科醫師轉介來營養諮詢。. 詢問之下發現,小文這半年都沒長高幾公分,身高150公分、體重40公斤 ...

  6. 2022年2月7日 · 在這三個面向中身高能反應寶寶的骨骼發展跟身體發展狀況體重能反應寶寶的營養吸收狀況而頭圍的部分由於嬰兒在0~3歲是腦部發育的黃金時期頭圍的成長速度太快或太慢都需要家長特別留意。 家長也能利用衛福部「 新版兒童生長曲線 」,輸入寶貝的生長狀況資訊,來看看自己寶貝的生長狀況是否需要特別關注。 郭醫生也建議家長能每月紀錄寶寶的三項指標,再透過網路上的相關工具去製作自己寶寶的生長曲線,透過圖表來觀察寶寶的成長狀況;倘若需要跟醫生諮詢討論時,也能讓醫生更了解家裡寶貝的身體情況。 參考資料:衛福部「 新版兒童生長曲線 」 了解嬰兒的發展指標、營養指南,是讓寶寶健康又快樂成長的不二法門. 二、發展階段的評估指標.

  7. 2020年10月21日 · 三大指標一次搞懂! 身高體重頭圍看出嬰兒成長過程. 慈濟/臺安醫院小兒科陳慧文醫師提醒爸媽 3%~97% 之間的寶寶成長曲線.都是正常範圍(圖片來源:陳慧文醫師提供)。 嬰兒生長曲線能讓爸媽每個月針對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來觀察嬰兒成長的進度是否在正常區間由5條連續曲線組成代表不同百分比 (3 %、15%、50%、85%與97%)。 寶寶生長曲線落在3%~97%都是屬於正常範圍 。 一般來說新生兒每2個月回醫院接種預防針時,醫生也會檢視嬰兒成長進度是否有落在嬰兒生長曲線上,因此爸媽不必太過惶恐。 那麼寶寶生長曲線怎麼評估? 可以從身高、體重、頭圍分別說明三個指標,並對應到嬰兒生長曲線,來評估寶寶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