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9日 · 長短腳可能會引起的症狀. 長短腳可能會引起一系列問題。 根據一篇2002年的回顧型文獻指出,長短腳不僅可能增加髖關節和膝關節關節炎的風險,還可能引起下背疼痛、脊椎側彎、應力性骨折、站立平衡問題,以及與跑步相關的傷害。 在一篇2021年的文獻中提到: 雙腳若差異> 0.5 公分. 增加髖關節和膝關節關節炎的風險. 可能引起下背疼痛和脊椎側彎. 雙腳差異> 0.6 公分. 下背痛的疼痛程度增加. 雙腳差異>1公分以上. 增加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手術風險. 然而,這可能僅限於重複/長時間負載的情況下,像是如果你需要長時間的站立、行走,或進行高強度的運動訓練或軍事訓練時,就會因為上述的雙腳長度差異,而出現相對應的問題。

  2. 2023年12月12日 · 長短腳症狀. 姿勢不良. 長短腳可能導致身體不平衡,引起姿勢不良,例如腿型的改變、骨盆的歪斜、腰椎脊椎的擠壓拉扯、肩膀的高低。 骨骼變形. 長期的不平衡負載可能導致骨骼變形,例如脊椎側彎或骨盆歪斜。 步態不正常. 長短腳可能導致不對稱的步態,增加關節和肌肉的壓力,可能引起疼痛和不適。 腰痛. 不平衡的身體負載可能導致腰部疼痛,因為腰椎承受額外的壓力。 關節疾病. 長期的不平衡負擔可能增加特定關節(如膝蓋、髖關節)的風險,可能導致關節炎等問題。 長短腳判斷及測試. 自我檢測長短腳可以作為初步的評估,但最好還是由專業醫療專家進行確診和詳細的評估。 以下是一些自我檢測的方法: 1.站立檢測: 赤腳站在平坦的地面上,然後注意兩膝蓋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

  3. 2018年7月22日 · 長短腳是「大眾病」 文獻統計的長短腳有30%左右,但根據臨床觀察,其實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因為很多人的長短腳差異不大,頂多有點背、部的痠痛,根本不會意識到自己有長短腳,也有一些估計表示,可能達到70%以上。

  4. 2024年3月14日 · 長短腳 顧名思義左右兩腳不等長,通常以正躺、趴著時左右兩腳伸直狀態下進行兩側足底高低落差檢測,如有落差即為長短腳。 長短腳分為結構性以及功能性兩種:1.

  5. 長短腳(Leg-length Discrepancy),長短腳會改變腰椎以及下肢的生物力學,而增加脊椎側彎、關節變形、骨盆傾斜、肌肉萎縮的風險,而長短腳可能造成的 ...

  6. 2023年5月10日 · 長短腳原因有哪些?. 骨盆歪斜、脊椎側彎也是長短腳症狀!. 根據國外研究,如果兩隻腳的差距在0.3公分以上,就會造成身體姿勢的異常;如果兩隻腳的差距超過0.6公分,就可能會導致骨盆歪斜、脊椎側彎;如果更嚴重的長短腳沒有被矯正,長期下來還可能導致 ...

  7. 以過往的研究調查中發現,長短腳會造成下背疼痛、髖關節處骨性關節炎、壓力性骨折、髖關節鬆動、站姿平衡能力降低、髖關節的力量傳遞系統異常及跑步產生傷害。 上述的影響力不容小覷,至於左右腳要差到多少公分才足以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研究上指出,雙腳差距2公分以上在臨床上被判定為顯著長短腳差異。 結構性長短腳的治療. 長短腳是否要立刻接受治療,取決於人體的骨骼發展是否已經成熟。 骨骼若在發展中,且左右腳相差的長度低於2公分以內的長短腳(無症狀),個案通常不需馬上治療。 同樣低於2公分以內(有症狀)的長短腳,可以先藉由物理治療師評估,接受物理治療(包含姿勢調整、肌肉伸展或肌力訓練等)及足底鞋墊來改善症狀。

  8. 2011年9月1日 · 長短腳可以分成兩種:. 1‧結構性的長短腳 又叫做「真性」長短腳,指的是兩隻腳的實際長度確實不一樣。. 可能是因為先天兩腳生長不一致(很少見),或是後天因為外傷骨折、腫瘤、感染開刀之後所產生的後遺症。. 治療:用鞋墊或鞋底加厚來解決. 結構性的 ...

  9. 功能性長短腳:兩腳長度一致,被稱作假長短腳,因肌肉或關節攣縮姿勢不良韌帶鬆弛髖關節脫臼等原因所致。 造成功能性長短腳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長期三七步站、翹腳、坐姿歪斜,踮腳、翹屁股等,容易導致肌肉緊繃,長期下來可能會脊椎側彎、膝蓋 ...

  10. 2019年9月15日 · 來找我們治療時,經評估發現是 結構性長短腳,策略上 應先將短邊墊高,再處理症狀,才是治根源的方法。 透過鞋外墊增高(說明:結構性長短腳在1公分以下可以用鞋內墊;若超過1公分就需要用鞋外增高的方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