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7年10月25日 · 由於金大中事件涉及南韓公權力侵犯日本主權的問題,日兩國長年來對此調查都持對立態度,南韓選在此時公布此調查報告,被認為是慮武絃總統有意將此做為政權末期的民主化成果。

  2. 2011年7月15日 · 2011年7月15日. 今年是澎湖七一三事件六十四週年,國防部由副部長趙世璋,陪同幾位當年流亡學生出身的退役將領,到澎湖馬公的「七一三事件紀念碑」獻花致祭。 根據媒體報導,這是軍方首度為此正式承認錯誤。 但出席的國防部前副部長王文燮為713事件從未開槍的「翻案」之說,則與坊間流傳的紀錄未盡相符。 1949年7月13日,約8300名自山東輾轉遷徙到澎湖的流亡師生,原本期待能在台復學,但因澎湖地區駐軍缺兵,被軍方強迫徵召入伍從軍。 帶領師生逃難的聯合中學校長張敏之和分校校長鄒鑑,向澎湖防衛司令官李振清,及所屬39師師長鳳儀據理力爭無效。 最後軍方採取暴力手段,不但開槍威嚇,甚至刺傷學生。 師生只好被迫接受軍方安排。

  3. 2011年6月9日 · 根據最近的民調顯示,將近八成的韓國民眾給予前獨裁者朴正熙正面的歷史評價。 1961年5月16日凌晨,韓國陸軍少將朴正熙率領部下越過漢江,掌控了中央政府等主要機構。 這就是所謂的「5.16軍事政變」。 在迎來5.16軍事政變50週年之際,韓國政黨學會和朝鮮日報社就韓國國民對前總統朴正熙的評價進行了調查。 對於同時擁有經濟增長之功和獨裁之過的朴正熙,韓國國民中有82.6%的人認為「他對國家發展產生積極影響(42.9%認為產生很大影響,39.7%認為 有所產生影響)」。 而做出負面評價的只有13.1% (4.6%認為產生很大負面影響,8.5%認為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無論男女老少, 也不分地區、職業、學歷、收入和意識形態傾向,大部分人都對他給予積極評價。

  4. 國際動態 【台灣轉型正義新聞】玫瑰古蹟招標爭議:讓我們繼續在此跳舞吧!(轉型正義週報NO.507) 2024年5月6日 - 上午 8:30 【國際轉型正義新聞】展示傷痕,展望未來:哥倫比亞真相委員會調查成果展覽(轉型正義週報NO.506) 2024年4月22日 - 上午 8:30 ...

  5. 2017年7月12日 · 我是真的知道他的底細。 他參加徵文比賽時寫得四平八穩,但他對青少年問題的看法,可不只那些。 高一國文課要求他們做剪報寫心得,他有一篇是這樣的:(左圖) 他讀的那所學校向來得意於,他們可以弄一千多個學生去坐在看台上「排字」。 他們訓練有素,整齊劃一。 大約是排「四海同心」、「萬眾一心」這種字吧? 一千多人坐在那裡,沒有人知道自己排的什麼字,因為排字是一種小螺絲釘的極致表現,而小螺絲釘是不會知道自己在幹嘛的。 想像你有一張一千格的方格紙,每一小格就是一個北一女學生,手上拿個也許A3大小的厚板,上面有三、四片不同顏色的塑膠布。 如果大部分人舉白色、少數人舉紅色,那可能是個白底紅字的「我愛中華」字樣。 如果一聲令下,讓舉紅色的人換白色、舉白色的人換紅色,字樣便瞬間變成紅底白字。

  6. 2017年11月29日 · 這是去年模擬憲法法庭上,聲請人杜銘哲的自陳,他的父親博尤特士庫(漢名杜生),是同案被處死的鄒族菁英高一生同母異父的兄弟,杜生是日本殖民後期唯一一位受正規醫學教育的台灣原住民,原欲將所學貢獻族人「改善高砂族的衛生觀念」,但因被牽扯

  7. 2014年11月21日 · 今年六月,在該案中遭到槍決的張敏之校長夫人王培五女士過世,我們曾經整理了相關連結,向王女士與其他眾多艱苦走過那個年代的受難者家屬致意,並提供有興趣的朋友深入探究。 如同許多坊間故事已經提及,本案發生後,家屬積極奔走營救未果,張敏之校長等七名師生速審速結地遭到槍決。 其中張世能、明同樂、王光耀等人僅有十九歲,是白色恐怖時期被處死刑者中最年輕者。 但積極營救的大老們並不服氣,在1951年六月由江蘇省籍國代談明華向蔣介石呈交報告書,認為此冤案影響青年情緒與政府威信,報告書指出張敏之與遭槍決的其他煙台各校學生在中國流亡遷徙的路線、時間點,與被控告的附匪情狀多所矛盾。 蔣介石遂批示由參軍處向已經升任陸軍副總司令的李振清相詢說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