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5日 · 疫情即時高雄+3!. 陳其邁公布最新個案足跡高鐵高雄捷運串門子海鮮又上榜!. 日期:2021 年 5 月 25 日 作者: 江宏倫.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已連續 11 日本土破百確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天(25 日)公布本土案例新增 281 例、另有 261 例校正 ...

  2. 2021年5月29日 · 陽光耀表示,現在大家都以為新冠肺炎只有輕症、重症 2 種分類,但其實在臨床上會有 4 個階段的分類: 輕症:無症狀,或只有輕微流鼻水、咳嗽等症狀。 中度:無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但 X 光影像顯示有肺炎。 重度:喘、需要氧氣。 極重度:需要插管。 而現在台灣死亡個案的急遽增加,陽光耀推測,有一部分的人是從中度轉重症,只是一直被當成輕症來處理,錯過治療的時機。 「因為也有人是完全沒症狀,結果 X 光有肺炎。 如果沒有照 X 光真的很難發現,但現在醫療量能緊繃,要讓所有確診者都照 X 光其實不太可能,那我們可以改用其他的標準來做判斷。 」陽光耀說。

    • 膽固醇超標也是有致命風險!
    • 「血管硬化指數」是血脂異常的指標!
    • 想要血管健康!血壓、血脂、血糖三者缺一不可
    • 逆轉血管硬化是可行!降低「膽固醇」就能達到

    民眾一早可能起床就量血壓,糖尿病病友也會定期量血糖,但偏偏膽固醇無法在家自己量,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李貽恒說:「正因膽固醇一定要到醫院抽血,民眾都對此相對無感,這是目前很常見的問題。」 尤其當民眾量完血壓以後,以為自己血壓正常就沒事,但殊不知自己可能膽固醇超標,就宛如一顆不定時炸彈般,李貽恒解釋:「很高的膽固醇也是隨時都會有致命的性的危險,血管阻塞都是很突然發生,尤其血管硬化指數很高的時候,當然就代表你風險很高。」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高血壓協會理事長王宗道說:「動脈硬化指數是利用膽固醇做一個綜合判斷的指標,把總量的膽固醇除以好的膽固醇,這個指標是綜合好壞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的一個影響指標,比較綜合的數值。」 如果動脈硬化指數高過理想值,王宗道建議:「可以從三至六個月的的飲食控制和運動改善,若指數不能變正常的患者就要服藥控制;若有心血管問題的人,則生活型態調整和藥物要雙管齊下,直到達標為止。」

    但動脈硬化指數偏高,不代表你的血管已經硬化,李貽恒說:「有沒有硬化還是要到醫院做檢查,現在全台各大醫院的健康檢查,其實都有這個項目。」有很好的非侵入性的檢查,如果有硬化現象更應該積極控制。 特別是膽固醇高的人不一定血壓高,加上沒有症狀,很多人更忽略自己高膽固醇的問題,王宗道強調:「如果想要血管健康不要有剝離、病變,你的血壓、血脂、血糖都要看,不能因為其中一個指數正常,其他都不要管了。」

    特別是如果是已經血管有硬化的患者千萬別自暴自棄,如今臨床已證實想要「逆轉血管硬化」是可行!李貽恒提到:「將膽固醇降到很低後,除了看到患者可以停止動脈硬化的進行,甚至有些報告甚至有逆轉。」 膽固醇控制不佳會造成動脈硬化外,進而導致各類心臟疾病的發生。只要降低壞膽固醇,心臟疾病的發生率也就能夠降低。根據統計,有些人壞膽固醇要降到30 mg/dl動脈硬化才會停止;有些則大概到100 mg/dl就會停止,標準平均值是70 mg/dl左右,因人而異。 但不可否認「動脈硬化」已知有三大原因:血壓、血脂、血糖,想要預防心血管疾病第一步,就應該從檢視血管健康做起,別因為可能無症狀、血壓正常都認為自己很健康。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全身動脈血管都可能剝離!主動脈最致命性「高血壓」是罪魁禍首 年輕人...

  3. COVID-1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地圖. COVID-19 新冠肺炎. 台灣疫情地圖. 確診人數. 1-39 39-99 99-299 300-999 > 1000.

  4. 2020年1月6日 · 全線通車後這些沿途風景不可錯過. 日期:2020 年 1 月 6 日 作者: 彭幸茹. 等了 9 年,蘇花改(正式名稱:臺 9 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終於在 2020 年 1 月全線開通啦!. 這一條從北到東台灣的公路,將台北與花蓮的距離縮短 1 個小時,加上沿途的美麗風景 ...

  5. 2018年5月28日 · 《走是養生之王》一書的作者林正以他親身堅持快走運動1年之後的經驗,認為每天快走運動最好的時間範圍是下午3點到晚上9點,其中又以 晚上7點到9點的時段最好,可以說是快走的「黃金時段」 ,理由如下: 一、生理狀態佳: 因為晚上7點到9點是一天中人體人命徵象最旺盛的時間,也是生理狀態最佳的時間,在這2個小時裡人體肌肉與關節較為靈活,血壓與脈博也較為平穩,神經系統靈敏,能夠順暢的因應環境變化調節身體機能。 二、空氣中含氧量: 公園與樹林的綠色植物,白天在陽光下會進行光合作,吸二氧化碳而釋放氧氣,空氣中的氧氣與負離子含量較,所以晚上7點到9點距離白天最接近,最適合戶外運動。 另外,要快走前還有2件應該注意的事情。

  6. 2019年6月22日 · 這4種人最會暈車 盯著手機更容易頭暈. 日期:2019 年 6 月 22 日 作者: 林以璿. 全家大小出門遊玩難免會遇到塞車遠途路況不佳的情況導致頭暈冒冷汗噁心嘔吐發生。. 對此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韻誠指出暈車在醫學上稱為動暈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