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13日 · 更有心的掃墓團還繪製出名人墓塚,甚至早期從左營桃子園公墓遷葬過來的墳墓也都被一一彙整記錄下來,做為桃子園公墓啟始於清朝時期的佐證。 掃墓團考證墓塚年代,對亡者的事蹟也沒有略過,王大維等人從一個刻滿日文的墓碑上,尋知出生於蘇格蘭的約翰.威廉.克勞佛(John William Crawford ...

  2. 2020年9月8日 · 文/吳碧惠. 「牽亡歌陣」不單純的陣頭!. 分解 6 步驟讓你一次看懂. 傳統觀念中認為人有三魂七魄,在死亡、或屍體腐爛時,七魄也隨之飛散,剩下三魂,這三魂的名稱一說為胎光、爽靈、幽精;一說:生魂、覺魂、靈魂等,這三魂其中一魂會下地府接受 ...

  3. 2018年2月11日 · 不管乾陵的棺槨什麼做成,它肯定由技藝高超的工匠精心雕琢而成。人們從相關資料中得到這樣的猜測:在乾陵棺槨上,刻畫著內容豐富、技藝高超的線刻畫;在外部,還飾有金絲銀線、美玉寶珠,它們將棺槨裝飾得金碧輝煌、光彩耀人。

    • 地圖尬故事,迸出新滋味
    • 從臺北到臺中的變化
    • 缺素材、授權不易、Google 街景難掌控
    • 尋找一百年前自己的家
    • 推薦閱讀

    地圖只是媒介,APP 也只是載體,為的是讓這些故事從檔案館走到你身邊。 廖泫銘笑著說:「許多人看不懂地圖,但是搭配手機的 GPS ,手機會告訴使用者你在哪裡、該怎麼走,眼前這個地景曾經發生什麼事。」 「歷史地圖散步」系列的元素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為中研院數位典藏的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第二部份才是延伸地圖史料、加上故事,做成「歷史地圖散步」系列 APP 與圖書。中研院人社中心的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在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的數位化過程,就花費了十多年功夫。 中研院收藏的歷史地圖,可在地圖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供大眾瀏覽,繪製時間從 19 世紀末到現在,地理版圖橫跨東亞,其中以中國大陸及臺灣數量最為豐富。 更難得的是,這 40 萬餘張地圖都是現代化的測繪地圖,用於軍事、工程、地籍等紀錄,有經緯度、講究...

    從 2016 年 9 月初《臺北歷史地圖散步》出版,到 2018 年 1 月初發行的《臺中歷史地圖散步》,時間相隔了一年多。 黃冠華表示,兩本書的明顯差異在於文字量變少。他手指掐著《臺北歷史地圖散步》的書背笑說:「我們原本只想做這本三分之一 的厚度,殊不知每位作者提供的文字量都超出預期地豐富!」 至於書籍內容是如何規劃,賴萱珮說明,團隊是先企劃主題,設定方向後再與作者談合作,明確告知撰稿角度為歷史普及,並希望在 2,500 字內完成。「有些長期學術寫作的老師甚至會擔心:從來沒有寫過這麼短的稿子!會不會被覺得不專業……」 《臺北歷史地圖散步》的主題從食衣住行著手,並加入重大事件;而《臺中歷史地圖散步》除了排除與臺北相似的主題,團隊也投入更多臺中在地的歷史研究。 相對於發展歷史悠久的臺北、臺南,...

    賴國峰說,《臺北歷史地圖散步》原本想將南機場的老照片與故事放進書中,但因素材不足而放棄。賴萱珮也分享她的遺珠之憾:身為臺中人的她,認為豐原區的糕餅業值得書寫,但蒐集資料過程發現,能找到的老照片很少。另外,臺中舊市區(今自由路一帶)的百貨業也十分值得一提,在盛況時期多達十幾間百貨,然而百貨業是私人產業,資料難以尋得,如今也已沒落,在缺乏老照片、研究文獻的困難下只好放棄這個題材。 除了缺乏素材,臺灣公部門資料的授權狀況更是大難題。 「歷史地圖散步」團隊在談素材授權時,會經由兩種途徑:一為私人,另一個是公部門。私人授權會有既定的價錢與流程,處理起來較快速;但公部門的文獻、圖片等資料,散落在不同的博物館與研究機構,除了公文跑流程十分緩慢,廖泫銘也提到,甚至有一個尷尬的狀況是,有些圖或照片根本找不到最...

    很多讀者拿到書和 APP 的第一步,會先找自己家在哪裡,然後發現自己的家一百年前可能是墓仔埔、或在河道裡面。 黃冠華提到,由於下載「歷史地圖散步」系列 APP 不需要付費,有些社區大學導覽課程的老師會請學生下載 APP 來進行教學。賴國峰也補充,過往在書展展示的經驗,有些長輩下載了 APP 後很開心,因為裡面的老照片、歷史地圖,都是他們的回憶。 談到書的銷量,團隊謙虛地表示,《臺北歷史地圖散步》進入第四刷,應該算是賣得不錯。由於「歷史地圖散步」系列的前置工程浩大,目的不可能是獲利,獲利僅是達到「推廣歷史故事」這個目標的方式。 由於東販出版的書籍多為漫畫、輕小說,在刻板印象中,東販這類書籍不太出現在中研院的學術館藏中,而《歷史地圖散步》系列書籍是中研院與東販出版的開創性合作。借助東販的出版專業...

    【連海賊王都有國籍爭議】研究員爬 300 年歷史帶你看:鄭成功到底是台灣人、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花 102 分鐘致敬台灣民主】電影《返校》讓你一路憋氣重回「白色恐怖」:要有人活下去,記得這段歷史 【原來台灣離一國兩制這麼近】歷史老師揭「台版」一國兩制前身,蔣公差點「賣台」 (本文經原作者 研之有物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一百年前你家的模樣?臺北、臺中歷史地圖散步〉。首圖來源:臺北歷史地圖 APP。)

  4. 2016年12月9日 · 台灣建築裡的秘密:從天后宮到行天宮,每間寺廟都活生生的台灣移民史. 青鳥 Bleu & Book 2016-12-09. (本文摘錄經「五南出版社 」同意授權青鳥書店於 BuzzOrange 刊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推薦書名為《 台灣建築的式樣脈絡 》。. 【為什麼挑選 ...

  5. 2017年6月3日 · 據說,學校以前不墳場就是刑場,所以魔神仔特別多。真的 這樣嗎? 讓我這個「地理」專家來告訴你真相吧。只要你的學校地形非巨常平坦,九成九以前不墓仔埔。 工業化之前,土地臺灣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我曾經估算20世紀初期臺灣 ...

  6. 2017年7月21日 · 【為什麼關注這個議題】 對現代人來說,「宮廟」兩個字或許不復以往神聖,反而代表黑道、角頭勢力,甚至被懷疑為台灣毒瘤與阻礙台灣進步的絆腳石。 然而,廟宇祭祀慶典曾經是日本人深深著迷的在地文化,甚至成為許多外國觀光客熱愛一睹風采的「台灣味」,究竟宮廟是什麼時候開始變質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