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組起源於肽能神經元和內分泌細胞的異質性腫瘤所有神經內分泌腫瘤都有惡性潛能其中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最常見約佔所有神經內分泌腫瘤的55%~70%而在消化系統所有部位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裡面胃神經內分泌腫瘤是最常見的而且是最複雜最難懂的一類下面我們跟隨第八屆廣州國際消化高峰論壇來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臨床分型.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在病理上根據其腫瘤細胞增殖程度的不同,可分為3級,即G1、G2、G3,而胃神經內分泌腫瘤,除了分為以上3級外,還要根據病理分化程度及發病機制的不同分為4型,分化良好的I、II、III型胃神經內分泌瘤以及分化差的胃神經內分泌癌(或稱為IV型)。 具體如下:

  2. 2019年7月31日 · CA50是一種非特異性的廣譜腫瘤標記物在許多惡性腫瘤患者血清中皆可升高如66.6%的肺癌88.2%的肝癌68.9%的胃癌88.5%的卵巢癌或子宮頸癌94.4%的胰腺癌或膽管癌其他如直腸癌膀胱癌等皆有70%以上存在升高正常參考值:<20 μg/L。 需要指出的是,CA50與CA19-9有一定的交叉抗原性 ,CA19-9+CA50的聯合檢測,對胰腺癌的靈敏度可達 85.71%,因此我們一般採取兩者聯合或與其他標記物組合檢測的方式來提高胰腺癌診斷的準確性 。 1.5、糖類抗原CA72-4. CA72-4(胃癌抗原)是檢測胃癌和各種消化道癌症的腫瘤標記物。 但它也是一個非特異性腫瘤標誌物,對卵巢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亦有一定的敏感性。

  3. 2019年3月6日 · AFP是一個古老但優秀的腫瘤標誌物,在原發性肝癌中特異性很高,陽性率達70%。 如果患者有B肝病史、肝臟有包塊、AFP>400ng/ml且持續1個月,即可診斷為肝癌。 除肝癌之外,內胚竇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伴肝轉移者AFP也會升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絕大部分也會出現AFP升高,但不會超過400ng/ml。 婦女妊娠3個月後,AFP開始升高,7~8個月時達到高峰(也不會超過400ng/ml),分娩3周後恢復正常。 . 卵巢癌:糖類抗原125(CA125) CA125在臨床上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反映卵巢癌,陽性率達61.4%,且CA125是判斷卵巢癌療效和複發的良好指標,治療有效時CA125下降,複發則CA125升高先於癥狀。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3月20日 · GNET的概況. 在二十世紀早期人們已經注意到神經內分泌腫瘤NETs由人體許多器官中的瀰漫性神經內分泌系統細胞產生隨著診斷技術的改進包括內鏡檢查放射學檢查和意識提高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GEP-NETs的發病率逐漸增加。 在過去的40年中,GEP-NET的年齡調整發生率穩步上升,西方國家的變化大約為3~5倍,尤其是胃腸道(GI),直腸和胃神經內分泌腫瘤(GNETs)增加最多。 不同國家GNET與所有GI-NET的比例從11.9%~23%不等,美國增加了近10倍;在英國男性增加了23倍,女性增加了47倍。 在台灣,對癌症登記資料庫的分析顯示,胃被評為新診斷的全身NETs中第三大最常見的部位。 此外,GNETs是胃息肉樣病變的前5位流行病學組織之一。

  6. 2018年11月24日 ·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組起源於肽能神經元和內分泌細胞的異質性腫瘤所有神經內分泌腫瘤都有惡性潛能其中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最常見約佔所有神經內分泌腫瘤的55%~70%而在消化系統所有部位的神經內分泌腫

  7. 2018年11月13日 · 神經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小細胞肺癌最敏感最特異的腫瘤標誌物在神經內分泌腫瘤中升高明顯嗜鉻細胞瘤甲狀腺髓樣癌黑色素瘤胰島細胞瘤等。 需要注意的是,NSE的值非常不穩定,溶血會導致升高。 細胞角質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

  8. 曹文蘭主任臨床研究發現神經內分泌腫瘤NEN是一組起源於肽能神經元和神經內分泌細胞的異質性腫瘤人體神經內分泌細胞的分布極為廣泛包括胃腸道胰腺膽管和肝肺和胸腺腎上腺髓質副神經節甲狀腺甲狀旁腺垂體以及其他部位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