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慈航法師之所以會選擇靈泉寺作為第二個學僧收容所,是和靈泉寺開山祖師善慧和尚 (一八八一~一九四五)結緣的肇始。原來當年慈航法師在南洋觀音亭講經時,善慧和尚 曾前來要求掛單,慈航法師代為引薦當地僑領及住持,並將主持中的講席交給善慧和尚。

  2. 釋慈航(1893年—1954年),俗名艾繼榮、字彥才,生於福建省 邵武府 建寧縣(今三明市建寧縣),佛教僧人,為台灣第一位肉身菩薩。 慈航法師一生追隨太虛大師,弘揚佛教。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之際,創建台灣第一所佛學院,為佛教在台灣的發展有著很深遠的影響。

  3. 釋慈航(1893年—1954年),俗名艾繼榮、字彥才,生於福建省邵武府建寧縣(今三明市建寧縣),佛教僧人,為台灣第一位肉身菩薩。 慈航法師一生追隨太虛大師,弘揚佛教。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之際,創建台灣第一所佛學院,為佛教在台灣的發展有著很深遠的 ...

  4. 文: 潛 出處: 高僧傳略記 期數: 201期2006年3月刊. 慈航法師有偈云:「空手而來空手而去來來去去永無休歇。. 生活觀曾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法師(1895 ~ 1954),福建省建寧縣人。. 六歲開蒙,讀私塾七年,十四歲學裁縫,十八歲出家,禮自忠 ...

  5. p143 開創台灣佛教的慈航法師. 慈航法師終生為實踐人間佛教而奉獻心力他曾說:「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此種胸懷與地藏菩薩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偉大精神相映生輝。. 慈航法師早年追隨太虛大師為革新佛教而奔走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指出,慈航法師「以教育、文化、慈善,為復興佛教之三大要務」之 重要,同時也提到,慈航法師在戰 後初期在臺收留大陸僧青年之來臺 者,創辦佛學教育之苦心,誠能掌 握慈航法師對臺灣佛教發展之貢 獻。如何進一步理解慈航法師?如

  8. 人間佛教東亞東南亞研究叢書. 民國緇素追隨太虛大師高舉人間佛教的代表者慈航法師他一生在兩岸及南洋推動弘法事業但具體成就罕為人知印象多半停留在他是戰後臺灣佛教第一尊肉身成道之僧人。. 在中國大陸,36歲之前幾乎不為人知,之後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