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22日 · 鉅亨網 2021-12-22. 圖為今年房市極熱的台中市市區. 央行從去(2020)年 12 月起至今16日四度出手打炒房金管會也多次協防聯手祭出多項管制與不動產專案金檢等措施但房市量價續增房貸土建融更續創歷史新高財金部會一年來絕招用盡但其實房貸長期低利率加上資金氾濫讓炒家買房如買菜才是高房價元凶。 睽違 10 年,央行去年 12 月、今年 3 月、9 月陸續對房市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今天又祭出第四輪的緊箍咒,宣布自然人豪宅及第 3 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一律 4 成。 購地貸款最高降 5 成,餘屋貸款最高降至 4 成。

    •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
    • 各地揭露情形
    • 推薦閱讀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在本次修法五大重點包含「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作行為」、「建立檢舉獎金制度」、「管制私法人購屋」、「解約申報登錄」。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對炒作行為來說,提高罰金確實有恫嚇效果,加上檢舉制度,看似萬無一失,卻同時考驗內政部與地方政府的人力與勾稽能力,一旦拿捏不好,恐有失官箴。另避免私法人交易住宅立意雖佳,卻同時可能產生負面效應,例如公司因稅務或財務考量得購置宿舍、招待所等個案,不可不慎。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這次主要針對預售市場大舉修法,原因在於過去二年預售市場受惠資金潮,價格膨脹快又急,吸引投資客趁勢賺價差,整體房價受到拉抬,讓預售市場成為打炒房的主力目標之一,今年再加上央行升息,預期今年第二季的交易量將逐步放緩,不過在全球缺工、...

    信義房屋統計去年實價揭露資料顯示,市場規模最大的新北市,一年預售揭露約 1.64 萬件,不過桃園市與台中市都超過新北市,桃園市一年揭露 1.99 萬件,台中市也揭露 1.68 萬件,雙雙超過人口與市場規模最大的新北市,顯見區域推案銷售熱絡,以持續攀升的房價來看,裡面也可能存有部分非自用的需求。 高雄市去年也揭露預售 1 萬件,總銷售金額也達千億元,台南市揭露預售 8400 餘件,新竹縣市也有 6000 餘件。 曾敬德表示,去年房地合一 2.0 上路之前,房市就出現一波預售換約潮,該換的原則上也換得差不多,不過去年下半年市場仍交易熱絡,預料在政策上路前仍會出現一波換手潮。

    【高房價將韓國年輕人趕出城外】買房租房都難,首爾年輕人口少 8.2% 【自己買房最實在】年輕世代不婚不生,這 2 都女性購屋率高! 【疫情衝擊,降租也找無租客】台北各大黃金商圈榮景不再,店面空轉怎麼辦?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房產〉政院通過法案重罰炒房 房仲:短期預售屋將降溫〉。首圖來源:Tianmu peter)

  2. 2022年1月26日 · 在住宅市場方面雖然政府打炒房政策並未針對剛性首購的族群市場資金也相當充沛甚至半導體業大舉投資效應持續透過科學園區台積電指標大廠而鏈結房市更何況土地營建成本雙漲致使不少建案報價難有下調空間不過因2021 年房市價量已有相當

  3. 2022年3月1日 · 葉凌棋總結政府數次的打炒房措施降低建商囤地使房市維持正常供給炒房管道確實圍堵再加上 房市資訊公開透明,改變民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心理 ,讓不動產市場在產業面供給面需求面價格面四大面向都產生正面效益有利於自住長期置產族群購屋台灣離居住正義的願景更進一步。 實登 2.0 上路助打炒房政策,炒作假象得已抑制. 至於這些打炒房政策之所以能獲得成效,葉凌棋認為,這些有賴「實價登錄2.0」的實施。 「實價登錄 2.0」規定預售屋即時登錄打下基礎,在擁有預售屋相關資訊後,「房地合一 2.0」才能將預售屋納為課稅範圍,進行合理課稅;針對部分透過換約轉售來炒作獲利者,也能得以透過限制換約轉售和解約須申報登錄來禁止。

  4. 2018年3月7日 · 本篇文章來自 ptt home-sale(房屋買賣版),由對房屋買賣熟透的資深鄉民解答炒房的邏輯和手法。 (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 ceca. 房子是投資產品,所以房價其實跟資金有很直接的關係。 自住戶是白癡,他們要買房子或要賣房子,第一件事情是參考旁邊或是實價登錄。 所以他們是被「資料餵食」的一群,也是最好操控的變因。 延伸閱讀: 什麼是實價登錄和公告地價? 這個社區,除非你價格做的很誇張,不然行情怎樣定? 你只要在最近期做三到五筆成交價,你就是決定價格的那個人。 只要控制 3 個房屋成交價,你就可以控制一個社區的行情. 尤其是自住戶很多的社區,例如這個社區有400戶,一年交易量有 5~8 間(通常自住戶很多的社區,轉賣量很小,住得好好的幹嘛賣?

  5. 2021年3月30日 · 這兩個問題於過去 1 年來討論囤房稅時不斷被拿出來作為拒絕修法的理由以下分別就兩個理由試圖做釐清否則在討論是否推動囤房稅時總是被這兩個錯誤的事實根據中斷討論。 一、台灣住宅集中化程度是否嚴重且持續惡化? 內政部去年 5 月曾發新聞稿表示「數據顯示臺灣囤房問題有限」,其內容摘要如下: 「財政部 107 年『房屋稅及所有人歸戶統計』,推估持有 1 間房子的人共擁有約 800 萬間房子,佔總數的 75.67%;持有 4 間以上房子的多屋者共擁有約 47.7 萬間房子,僅占房屋總數的 4.52%」 事實上,這數字僅以「縣市房屋個人歸戶」資料為佐證,與真實狀況落差極大,如 跨縣市購屋、房產登記子女名下等狀況均無法呈現 。

  6. 2021年3月25日 · 政府一連串打炒房政策竟然也將戰火延燒到租賃市場。 有房東宣稱,房地合一稅讓他要漲房租,對此財政部長 直呼 非常惡質,歡迎檢舉該房東。 然而,儘管有部長保證,PTT 網友認為沒這麼簡單,檢舉房東就一定得搬家,大多數人不會這樣做,並質疑財政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