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30日 · 2024年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於12月30日下午2點進行辯論會共有4個階段申論媒體提問交叉詰問結論3人就兩岸台美房產爭議廢死核能等議題進行辯論本次參與提問的媒體為台視三立鏡傳

  2. 2024年1月22日 · 美國總統大選5大重點一次看. 美國前總統川普有望成為共和黨總統提名人再次挑戰現任總統拜登)。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 2024.01.22. 摘要.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共和黨黨內初選持續領跑民主黨則將繼續由拜登爭取連任2024美國總統大選的重要議題包含墮胎經濟移民犯罪率外交政策等視為關鍵州的地方包含密西根州、賓州和威斯康辛州。 此外,亞利桑那州、喬治亞州、內華達州、北卡羅來納州都將影響選舉走向。 2024年11月,美國將舉行總統大選。 共和黨中的領跑人物是77歲的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他剛以壓倒性的得票數,贏得愛荷華州的黨內初選。

  3. 2016年9月27日 · 萬眾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終於登場場內希拉蕊與川普唇槍舌戰廝殺得激烈場外竟也上演了一場新舊媒體的頂尖對決過去美國境外要收看重要新聞CNN絕對是首選從辯論前的暖場背景介紹資料蒐集到辯

    • 外媒關注點1:中國是第一重點,聚焦台海和平。德國之聲(DW)台北辦事處主任鄒宗翰表示,外媒最主要的切入點是 選舉對兩岸及台海局勢 的影響,國際社會最關心哪一組候選人「最能確保台海和平」,許多外媒都加派人力,預計會待到選後。
    • 外媒關注點2:反送中成歷史,3組候選人皆未談香港議題。從香港移居台灣的黎姓記者(化名)說,他將為香港一間主流媒體及網媒報導大選,打算著墨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民進黨的賴清德以及柯文哲如何應對「越來越富侵略性的中國」、他們對中、港的態度,台灣從香港經驗學到什麼教訓,以及在台港人如何看大選。
    • 外媒關注點3:候選人「網紅化」,不見實質政策討論。選戰戰鼓響,各黨緊鑼密鼓拋出牛肉,從國防 到育嬰無一不包。但許多外媒觀察到,民眾關心 低薪、高房價及高通膨 等議題,候選人卻缺乏實質的政策討論。
    • 外媒關注點4:8年魔咒會被打破嗎。民進黨執政8年,民心思變被視為魔咒。共同社的渡邊靖仁說,日本民眾關注台灣是否再度政黨輪替,畢竟台灣自1996年總統直選後,「從來沒有政黨能執政超過兩任8年」,民進黨目前民調領先,選民是否再給民進黨4年值得關注。
  4. 2020年9月30日 · 美國大選三場中首次辯論於台灣時間9月30日早上十點半左右落幕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e Biden正面交鋒談論過去經歷最高法院人選疫情經濟種族示威大選公正性6項議題沒想到辯論結束不久,《CNN就在網站上放上斗大的標題徹底爛透的辯論」(An absolutely awful debate)...這到底是怎樣一場鬧劇? CNN對首場大選辯論的失望溢於言表,辯論結束不久,他們一度在網站上放上斗大的標題「徹底爛透的辯論」。 (來源:CNN網頁截圖) 廣告. 《CNN》撰文指出,這場辯論是激烈的混亂,充斥著插嘴、辱罵和憤怒。 一開始是挺「文明」的,川普大步走向他的講台時,拜登向川普點頭問候:「你好嗎?

  5. 2020年10月23日 · 美國大選最後一場辯論於台灣時間10月23日早上畫下句點川普這次放緩態度改為反駁拜登只說不做」,而拜登則續踩川普的疫情處理弱點期間也提及與中國的關係。 《彭博》和《Politico》則指出,川普這次的「反指控」、追問策略,讓拜登在辯論中「出錯」,很可能影響搖擺州選情以及一些中間選民的投票意願。 不過,大抵來說,美國選民已經正在投票,川普能否藉由這次的較佳表現翻盤,還很難說。 比起第一場辯論充斥著插嘴、辱罵以及混亂的同時講話,11月3日投票日前最後一場辯論,顯得平靜和充實多了。 川普和拜登兩位總統候選人正面交鋒的辯論最終戰,於台灣時間10月23日早上十點半落幕。

  6. 2019年12月13日 · 1.美國總統川普正在經歷被彈劾程序而根據眾議院的民主共和黨議員比例他幾乎篤定將成為美國史上第三位被彈劾的總統。 2.不過,被彈劾,並不代表川普就一定會下台,這關係到彈劾制度的最後一關:參院定罪。 12月10號,美國國會眾院司法委員會公布了9頁針對美國總統的彈劾條款,這幾張紙雖薄,卻充滿歷史重量。 我們都正在見證歷史。 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領導人正經歷彈劾。 上一次美國總統遭彈劾條款的指控可是20年前,而縱觀美國243年的歷史,也就只有四位總統遭遇過彈劾條款的指控——兩人遭正式彈劾,一人請辭下台,那川普的命運會是如何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看這齣歷史大劇之前,這一期白宮義見,我想一步一步仔仔細細地詳解:究竟什麼是彈劾? 川普彈劾案又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