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馬祖藍眼淚目前是一個旅遊熱門話題但對於其是由何種生物所造成仍然眾說紛紜一般最常見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認為是介形蟲 (ostracod),另一種認為是渦鞭毛藻或雙鞭毛藻 (dinoflagellate)中之夜光蟲 ( Noctiluca scintillans )所造成發光現象目前仍無直接證據證實是何種生物造成此一海中奇景。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106學年度將在馬祖北竿設立分部,為幫助馬祖地方發展,同時希望學術研究能與地方文化與生態結合,在此理念下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在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經費支援下推動「馬祖海域海洋生態整體調查計畫」,希望解開「藍眼淚」之謎。

  3. 2024年3月21日 · 藍眼淚俗稱夜光蟲」,是種具有螢光素酶的渦鞭毛藻類每當大量的夜光蟲聚集在一塊並且受到波浪海風或船隻驚擾時就會在海面上形成超夢幻的亮藍色奇景也因此被冠上藍眼淚的美名而夜間發光的海水波光粼粼更曾被CNN評選為此生必看美景之一。 (編輯推薦: 木棉花浪漫火紅隧道來了! 全台最美木棉花景點6選,外媒評比全球最美花道) 那觀賞藍眼淚最適合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連江縣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文章指出,藍眼淚通常是從4月開始、9到10月間結束,而每年4到6月更因為水溫回暖、夜光蟲大量繁殖,讓藍眼淚出現的頻率增加,如果有計畫要追藍眼淚的朋友,不妨把握旺季的時間,成功追淚的機率更高! 藍眼淚不是天天都看得到,符合3條件才不怕撲空.

  4. 臺灣正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夜光藻 ( 學名 : Noctiluca scintillans ),屬於甲藻門單細胞生物(英語: dinoflagellate ),俗稱 海耀 [1] ,又稱 夜光蟲 ,在 中國大陸 、 馬來西亞 和 台灣 也被稱作 藍眼淚 [2] ,為一種在海中生存的非寄生 甲藻 ,能作 生物發光 ( bioluminescence )。 這種藻類之所以能發光,因為其體內數以千計的球狀 胞器 中,具有 螢光素 ─螢光素酶,這些胞器就像微型的電源供應器,讓夜光藻在感受到周遭環境的變化時發出螢光。 要看到夜光藻的形態也需在顯微鏡下放大100倍才能看見的。 營養策略 [ 編輯] 在 比利時 港口城市 澤布呂赫 的遊艇碼頭所拍到的夜光藻發光現象。

  5. 2024年4月9日 · 藍眼淚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美景每年3月到9月是馬祖藍眼淚的最佳觀賞期到了4至6月時閩江的雪水融化大量淡水帶來氮磷等無機營養鹽提供微細藻類生長所需養分藍眼淚的數量也隨之大爆發是觀賞淚況的最好時機到7月中旬之後由於海水升溫雖然不容易看到爆量的藍眼淚但能欣賞到馬祖的另一項美景星沙」,星沙是一種介形蟲本身不會發光但在吃下夜光蟲後只要受到刺激就會發光這些星沙被海浪打上沙灘後用腳踩踏後會散發淡淡光芒

    • (27)
  6. 2024年5月24日 · 藍眼淚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美景每年3月到9月是馬祖藍眼淚的最佳觀賞期到了4至6月時閩江的雪水融化大量淡水帶來氮磷等無機營養鹽提供微細藻類生長所需養分藍眼淚的數量也隨之大爆發是觀賞淚況的最好時機。...

  7. 藍眼淚的本質是一類海洋生物如海螢和夜光藻等發光現象。 在合適環境條件下,夜光藻細胞生長達到一定密度時,在夜晚就會因為擾動等刺激而發出盈盈藍光。 細胞密度越高藍光越強這類藍光會隨著海浪此起彼伏就像大海流出的眼淚因此被稱作藍眼淚」。 來源:見水印. 此次廈門發現的藍眼淚就是夜光藻發光造成的 ,夜光藻大量聚集時,在白天海面會呈現粉紅色或紅色,夜幕降臨海水翻湧或輕拍暗礁時則會發出藍色的光,就是我們所看到的藍眼淚。 藍眼淚為啥能發光? 夜光藻是一種海洋甲藻,包括紅色的異養型和綠色的混合營養型(體內有共生綠藻)。 紅色夜光藻分佈廣泛,在世界主要熱帶、亞熱帶海域均有發現,在廈門出現的即為紅色夜光藻。 相比之下,綠色夜光藻分佈集中,主要出現在熱帶海域如阿拉伯海,泰國灣等地。

  8. 2022年10月25日 · 藍眼淚其實是一種自然現象生長在海中的夜光蟲一種浮游藻類),受到外在刺激會產生發光的化學物質每年4月左右閩江的雪融化後大量淡水的無機營養鹽流入大海提供藻類生長所需養分夜光蟲也隨之快速生長繁殖當夜光蟲的濃度變高大量聚集且碰撞到礁石或船隻就變成我們所看到的藍色螢光景象。 根據我們出海追淚遇到的導遊所說,當夜光蟲的濃度越高,你看到的藍眼淚顏色會越藍越亮,濃度低的時候是偏白色的,肉眼比較看不到,我們才知道原來藍眼淚不是只有藍色呢! 最佳追淚時間。 4.5月追淚、6.7月踩星沙. 馬祖藍眼淚|圖片由IG:yi91803帳號提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