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0日 · 在台灣前5大數位服務詐騙類型包含個資盜用/盜刷」、「帳單繳款詐騙」、「購物詐騙」、「投資詐騙」、「假冒政府/銀行詐騙影響層面涵蓋金融機構電商服務人力市場政府單位等各行各業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亞洲詐騙調查報告數據指出,「未辨識出詐騙行為是亞洲詐騙受害者自認落入陷阱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包括太快回應詐騙者的要求」、「被所提供的優惠吸引」、「不確定是否為詐騙但選擇冒險此外,亞洲有高達90%的受害者無法追回詐騙款項。 Gogolook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郭建甫表示,亞洲地區面對的詐騙風險與挑戰正急遽上升,顯見加速推動防詐實務區域性合作及提升詐騙防範意識的迫切性。 (編輯:趙蔚蘭)1121120. #Gogolook. #台灣. #詐騙.

  2. 2023年9月30日 · 首頁 / 生活. 疫後旅遊詐騙頻傳 達人常見3種類型別被騙. 2023/9/30 10:56.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30日電近期旅遊詐騙頻傳旅遊作家943說近期有3種常見詐騙類型包含透過訂房網私訊或來信要求付款利用低價或升等詐騙民宿鑽漏洞詐取房費或虛假房源及評價。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趨緩後,不少民眾規劃出遊,相對使近期旅遊相關的詐騙通報頻傳。 旅遊作家943告訴中央社記者,近期比較常見的詐騙型態有3種,包含透過訂房網私訊或來信要求付款、利用低價或升等詐騙、民宿鑽漏洞詐取房費或虛假房源及評價。

  3. 2023年9月23日 ·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23日電刑事警察局電信偵查大隊今天宣布偵破假投資詐騙案詐騙集團在網路平台張貼投資訊息吸引民眾加入群組直到無法出金才知受騙被害人逾30人受騙金額超過1億5000萬元電信偵查大隊追查發現詐欺集團犯嫌佯稱香港Fasonla公司投資顧問在臉書上張貼投資廣告吸引民眾加入LINE群組並帶領投資人註冊假投資網站以美元期貨等作為投資標的待民眾欲提領獲利金額時發現無法出金始驚覺受騙。 警方發現,詐欺贓款經銀行人頭帳戶3至4層網路轉帳後,大部分經由操作虛擬貨幣交易,購買泰達幣(USDT)並轉入匿名錢包內,這種洗錢過程速度極快,僅在30分鐘內即可完成,全程透過網路進行,無須傳統詐欺集團的提領車手、收水手等角色參與,既可降低遭警方查獲風險,且成本更低廉。

  4. 2022年9月29日 · 金融詐騙態樣金管會以主題式揭露目前常見金融詐騙案例民眾如何防範及懷疑遭遇詐騙該如何處理風險警示則提供常見金融詐騙風險提醒合法業者名單非法業者型態或警示資訊陳情或諮詢方式等資訊宣導及資源金管會提供金融防詐騙相關宣導短片及防詐專區網頁資訊提醒民眾注意防範至於金管會做了什麼」,則揭露金管會推動防制金融詐騙的相關措施。 胡則華提醒民眾,防範金融詐騙切記「5不」妙計,不接陌生來電、不點未知連結、不聽投資明牌、不怕莫名威脅、不給個人資料,歡迎民眾多利用金管會金融防詐騙宣導專區,建立正確防詐觀念。 (編輯:蘇志宗)1110929. #金管會證期局. #胡則華. 投資詐騙上半年逾6.7億 監院:政院應正視防惡化. 胡則華.

  5. 2021年11月19日 · 台北關近日發布新聞稿表示今年以來陸續接到民眾反應有詐騙集團偽裝成海關以打電話或LINE等通訊軟體謊稱有網購或是親友從海外寄送的包裹因內容物違規而遭海關扣押必須罰鍰或額外付錢才能領回要求將關務規費或罰款匯入特定帳戶台北關指出由於詐騙集團在通訊軟體中還會附上幾可亂真的偽造公文圖片將關務署的署徽放上很容易讓民眾誤以為真。 先前有位民眾一次就被詐騙了9萬元,對方試圖二次詐騙、索取更高金額時,民眾才察覺有異,向海關求證後發現遭騙而報警。 對這類型詐騙事件,台北關建議,民眾可採3招自保,第一,遇到將關務規費或罰款匯入私人帳戶的要求,千萬別行動,所有關稅或罰款均須透過金融機構收款直接入帳國庫專戶,不會是到私人帳戶。

  6. 2022年1月25日 · 內政部指出排名第二的是解除分期付款」,主因是部分網站資安防護措施不足導致民眾個資與交易資料外洩詐騙集團再竄改來電號碼冒充客服及銀行人員謊稱該筆交易被誤設為連續扣款要求民眾操作ATM解除分期付款」。 內政部說民眾接到這類電話時切記ATM或網路銀行並沒有解除扣款或取消訂單功能要提高警覺勿輕信來電資訊。 內政部表示,「假網拍」排名第三,歹徒看準民眾想撿便宜心態,在拍賣網站或臉書社團推出低於市價的商品,等買家下訂匯款後就斷絕聯絡。 內政部提醒,民眾如有網購需求,應選擇具第三方支付功能且商譽良好的正規網購平台,並使用平台提供的安全交易機制,不要與賣家私下用通訊軟體交易,更不要在社群網站上跟來路不明的陌生網友購買高價商品,降低受騙風險。

  7. 2024年4月21日 · 以江姓及賴姓主嫌為首的收簿集團涉嫌販售人頭帳戶資料給詐騙集團再黑吃黑謀取贓款地方法院日前依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判2人應執行4年4月刑期可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