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3日 · 新上任的 MIH 執行長鄭顯聰、鴻海技術魏國章行程滿檔,全台跑透透地積極拜訪可能的供應鏈。 電動巴士打先鋒! 開發中國家為最大利基市場

  2. 2021年3月26日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鴻海在 2020 年 2 月宣布跨足汽車產業,更在 10 月的鴻海科技日上透漏 2024 年將以「固態電池」攻下電動車市場。 過了半年目前進展如何?

    • 鴻海宣佈與印度企業合作,鎖定當地半導體製造
    • 除了印度,鴻海在全球各地投資半導體
    • 3 因素看鴻海布局全球半導體事業
    • 推薦閱讀

    鴻海今天宣布與印度大型跨國集團 Vedanta 簽署合作備忘錄,鴻海將透過子公司 Big Innovation Holdings Limited 投資 1.187 億美元,與 Vedanta 成立合資公司,鴻海子公司將持股 40%,鎖定印度本土半導體製造。 市場人士透露,2 月 15 日是印度補貼專案的期限日,鴻海與 Vedanta 在期限日前一天宣布合資計畫,也為了符合印度政府推動電子製造及生產獎勵計畫(PLI)的條件。 市場人士表示,Vedanta 集團旗下不僅擁有電信工程公司,也有製造玻璃基板的子公司 AvanStrate 及光纖電纜子公司 Sterlite,具備電子零件製造能力;其中,AvanStrate 也是全球前 5 大玻璃基板供應商。 鴻海 2021 年明確指出,在半導體領域立...

    在宣布印度半導體投資計畫前,鴻海集團已在全球各地擴展半導體事業,鴻海先前轉投資日本夏普(Sharp)旗下已有 8 吋晶圓廠;去年 6 月鴻海透過子公司取得馬來西亞 DNeX 集團持股、間接投資大馬 8 吋晶圓廠 SilTerra;去年 8 月上旬,鴻海取得旺宏台灣竹科 6 吋晶圓廠,強攻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晶圓製造,今年上半年規劃先製造既有半導體元件。 此外,去年 11 月,鴻海在中國山東青島轉投資首座晶圓級封測廠開始投產;去年 12 月,鴻海與歐美品牌車廠 Stellantis 合作布局車用半導體。 鴻海旗下工業富聯去年 8 月也投資中國私募基金東南數位化轉型投資基金,布局東南區域半導體發展;工業富聯也規劃以投資方式進入晶片設計領域,再逐漸往發展核心元件、材料,甚至製造設備。 展望...

    從鴻海整體布局動作分析,鴻海集團積極在全球各區域與當地夥伴合作半導體和關鍵元件,一方面是運用集團作為全球最大電子零組件買家的角色與採購能力,發揮極大化的議價空間,降低採購成本。根據資料,鴻海平均每年採購超過 500 億美元規模的晶片 IC,占世界半導體晶片營收比重達 11%。 其次,鴻海集團預期,全球半導體和電子零組件供應鏈朝向區域化生產和區域製造的趨勢,在 COVID-19 後疫情時代,以及半導體供應鏈長短料及缺料的推波助瀾下,將會加速發生。在全球各主要區域布局半導體和關鍵元件產線,也是在半導體和電子元件缺料的現實情況下,發揮穩定供應鏈供貨的作用。 此外,鴻海集團積極擴張半導體和關鍵元件生產能力的第三個關鍵因素是,為了提高集團毛利率表現。 美系外資法人分析,鴻海在消費電子產品毛利率僅 3%...

    俄烏危機恐衝擊半導體原料供應,為什麼台積電卻能躲過一劫? 【加速超車台積電?】歐盟推上兆晶片法案,目標「半導體供應」市占率翻倍!但仍有 3 隱憂 【半導體鏈壓力大!】美商務部估至少再半年晶片荒,卻可能催出強化「製造本土晶片」的晶片法案!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鴻海跨足印度半導體 加速集團區域布局拚毛利率〉。首圖來源:翻攝自鴻海科技集團)

  3. 2022年12月8日 · 鴻海於 2021 年買下了美國電動新創公司 Lordstown 在俄亥俄州廠房,並預計在 2023 年開始以該廠房作為北美生產製造基地。 該廠房預計年產量規模可達 50 萬輛。 此外,鴻海也與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 INDIEV 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在前述的俄亥俄州廠房為 INDIEV 生產 Indi One 及未來量產車型。 除了中國與北美市場的推展,鴻海也積極地在全球尋覓潛在的合作對象與市場契機,包含積極推出電動車優惠政策的印度及東南亞國家等新興市場。 整體而言,鴻海在電動車領域的發展策略,包含開放合作、整合集團資源綜效、以及全球市場開拓,打造出符合市場期待與消費者需求的車型。

  4. 2021年10月18日 · 短短一年做出三款電動車,鴻海怎麼辦到的?. 10 月 18 日鴻海科技日,一口氣推出三款電動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甚至親自駕駛 Model E 入場,並且說這個是他收到最好的生日禮物,更是展現台灣工業實力的最佳證明。. 從鴻海宣布要做電動車,到三款原型 ...

  5. 2023年3月9日 · 鴻海巫俊毅發言人表示,鴻海這次和開發資本合作成立能源控股公司,將會是台灣第一個由科技業者攜手金融業為協助產業能源轉型所建立的綠能投資平台,具有相當指標性意義。

  6. 2019年6月12日 · 鴻海改採 9 人集體決策模式,原因在「旗下事業群」. 中央社. 2019-06-12. 分享本文. 圖片來源: 中央社.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鴻海過去採取郭台銘的一人主導模式,隨著郭台銘辭去董事長一職,以及鴻海邁向成熟,集團旗下事業體增加,決定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