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3日 ·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投射」(projection),意思是個人將自己內心所厭惡、無法接受的特質,像投影機那樣投映在別人的身上 ,當個人看到他人身上出現類似(事實上可能沒有)的行為或特質時,就會對他人產生負面的感受。 這個過程相當有意思,一來是因為要去面對「原來自己身上也有自己討厭的特質」本來就是不舒服的事情;二來是,當我們在別人身上看到類似的狀況時,透過討厭或指責對方,不但可以抒發對這個特質產生的情緒,也讓自己感覺跟這個特質毫無關係,這麼一來,我們就能理所當然地避免面對自己的陰影。

  2. 2024年4月19日 · 13 歲正值青春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已進入成熟階段,也是最考驗父母的叛逆期階段,這階段孩子自尊心強且非常重視同儕間的關係及感受,同時也容易受到同儕間的影響,而心思較敏感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較容易產生想法及行為上扭曲,所以這階段是需要父母多點理解和陪伴。 13 歲引導小撇步: 給予孩子更多自我空間且不窺探隱私,這點非常重要。 用聊天的方式關心孩子身邊交友狀況但不隨意批評也不過於干涉。 當意見不合時先各退一步,坐下理性溝通,避免正面衝突的發生。 當衝突發生時不打罵、避免情緒字眼,容易傷害孩子自尊造成反效果。 不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產生叛逆的行為。 尊重及支持孩子的選擇很重要,可以適時給予正向的建議和提供支援。

    • Babylike
  3. 2021年3月25日 · 與叛逆期孩子有效溝通的8大祕訣. 溝通是為了達成某些目的,而非一味的情緒宣洩,有效的溝通,包含以下幾個祕訣. 1. 避免指責 。 例如:你怎麼又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 2. 避免貼標籤 。 例如:你就是懶/笨/愛說謊。 3. 罵不要超過十個字 。 例如:收拾房間(手指著亂的地方)。 比起一直叨念,孩子更可能聽進去。 4. 停頓 。 溝通的時候,不要單方面一直說,對話最好維持五五波的比例,如果大人說了超過七成的話,基本上溝通就有點失衡了。 適時使用停頓,給孩子思考的時間,並鼓勵孩子表達。 5. 詢問孩子意見 。 例如:你闖禍了,打算怎麼處理? 6. 孩子求助再給建議 。 當孩子自己來尋求建議,此時父母給的意見,孩子才會聽進去。

  4. 2024年4月4日 · 不要做自己了,你做個人吧. 推薦閱讀: 剪不斷理還亂? 「婆媳問題」是婆婆、媳婦和丈夫三方互動的結果. 婆媳關係中:媳婦和婆婆爭寵,老公左右為難,從來都不會有贏家… 【 時報出版 】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 不要做自己了,你做個人吧 】 婆媳相處 家庭 媳婦.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6 個追蹤. 時報出版擁有31年文化出版的厚實基礎、穩固的經營體質,未來將繼續以「文化傳承」的精神為依歸,肩負文化與教育的功能,在獲利與理想間尋求最佳之平衡點,一方面要提昇全民知識水平、為後代留下文化資產,同時兼顧讀者各方面的需求,繼續耕耘廣大的華文出版世界,與讀者一同打造知識產業,建立華文出版文化國度! 看作者所有文章. 我要回應. 點此登入來回應. 我非常討厭「媳婦熬成婆」這句話, 好好的媳婦,為什麼要熬?

  5. 2021年4月6日 · 孩子公共場合大哭,讓父母好尷尬?. 學會一招讓雙方皆大歡喜. 專欄作家 更新於 2021-04-06. 看留言討論. 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哭大鬧,可能是最讓老母親頭疼的一件事了。. 相信你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一家人出門,到了商場,不給他買玩具,孩子就開始耍賴 ...

  6. 2018年5月28日 · 洪美鈴,是心理師,也是兩對雙胞胎的媽媽,過著尋常卻狂亂的小日子,在ㄚˋ雜中尋找心底一片靜土。 平凡媽媽求生記,一起成長走下去~ 看作者所有文章. 我要回應. 點此登入來回應. 推薦閱讀.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媽媽經編輯部.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7. 2022年2月22日 · 圖片來源:孤味 劇照。. 專欄作家 更新於 2022-02-22. 看留言討論. 作者\臺灣殯葬資訊網. 在臺灣目前的喪禮中,有一禮俗是「父母或祖父母臨終,若已出嫁的女兒未能及時隨侍在側,則聞喪後回娘家奔喪時,應在娘家大門口外哭號,並以跪爬方式進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