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0日 · 伊朗12月9日表示,重啟伊朗核武協議已經變得愈來愈沒有價值和意義。. 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Hossein Amirabdollahian)9日在德黑蘭大學向學生發表講話時表示:「今天,我們愈前進,核武計劃就愈變得毫無用處。. 阿卜杜拉希揚表示,由於伊朗的「紅線 ...

  2. 2023年6月11日 · 出版: 2023-06-11 11:15 更新:2023-06-11 22:51. 9.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6月11日稱,若伊朗希望實施核武計劃,西方無法阻止伊朗製造核武器。. 伊朗國營媒體11日引述哈梅內伊表示,西方知道有關伊朗核武器的言論是謊言。. 他說基於 ...

    • 核協議阻力不復當年
    • 美國-沙特回暖的風向
    • 以色列的「金融星戰」
    • 核不擴散共識的淡忘

    當年的伊朗,離足夠製造核武的距離尚餘數月,核協議的規管則將此距離提升至一年,並配合嚴格的國際監視,防止伊朗越界。如今,與核武只差數周之遙的伊朗,即使重新遵守核協議的規範,只能將這個「核武距離」減至大約半年。 而且,根據當年核協議的設計,不少規範條款都設有2025年開始的日落條款——其中的邏輯是隨着伊朗融入國際社會,到2025年伊朗自然不會再有製造核武的動機——如果各方只重返原有的協議而不更新裏面的條款的話,協議對伊朗的管制力度將大大不及當時,也失去了當時對伊朗與西方隨年月修好的展望。同時,經過這幾年來的試驗,伊朗方面的專家也累積了更多的專業知識,即使伊方重返核協議,這些經驗也不會消失。 因此,美國國內就有聲音要求拜登提出阻止伊朗取得核武的Plan B。這不僅限於從來支持特朗普「極限施壓」的共...

    如果伊朗正式獲得核武,而國際社會未能對此提出有效辦法,這將使海灣地區進入更嚴重的地緣不穩,甚至區域核競賽。 雖然近來伊朗與沙特阿拉伯兩個伊斯蘭地區競敵關係有所好轉,雙方也一直由伊拉克作中介進行談判,而兩方勢力在也門的代理人戰爭也暫時維持了停火,但這一種關係緩和基本上全是出於現實考慮——特朗普2019年對於疑似出於伊朗或其支持武裝的沙特煉油設施攻擊,沒有作出強硬的軍事回應;出於沙特異見記者(Jamal Khashoggi)謀殺案的考慮,拜登競選期間更聲言會將沙特視為「被放逐的國家」(pariah)。沒有美國的強勢支持,沙特當然也就更願意與伊朗緩和關係。 可是,在俄烏戰爭推升油價之際,拜登當局似乎正要改變其沙特政策,希望能得到其幫助,增加全球石油供應,抑制油價升勢,以挽回民主黨在本年11月中期選...

    另一方面,以色列近來也明顯對伊朗採取了更強硬且更明顯的對抗姿態。最近,以色列總理貝內特(Naftali Bennett)在《經濟學人》的訪問中就再次強調其所採行的「八爪魚主義」(Octopus Doctrine),即不再聚焦伊朗在區內支持的第三方組織(如黎巴嫩的真主黨),轉而在伊朗境內外直接攻勢伊朗目標。 就在本周一(6月6日),敘利亞就稱以色列在大馬士革以南展開空襲,相信是一處伊朗在敘基地的位置。而以色列也愈來愈願意為其在伊朗境內的襲擊承認責任。本年2月,以色列就曾攻擊伊朗西部的一家革命衛隊無人機工廠;5月,其又在德黑蘭刺殺了一位革命衛隊的將領。4月底,以色列電視台更播放了一段據稱是以色列特工組織摩薩德(Mossad)在伊朗境內審問一位伊朗革命衛隊成員的片段。 貝內特表明他正意圖與伊朗開展...

    此等對全球核不擴展共識的消磨,更出現在人們對於二戰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以至冷戰期間核恐懼已淡出人們記憶之際。 這一種轉變反映在各國言語上的核威脅之中,逐漸使核武使用的可能常態化。最近的一個例子出自俄羅斯。例如普京在宣布對烏進軍之際,就曾警告第三方國家可能會遭受他們歷史上從未見過的後果;俄國國營電視台5月初也播放俄國以核彈攻擊英國本土的模擬片段。 這些事例也不止於俄羅斯。特朗普2017年曾以「世界前所未見的烈焰與怒火(fire and fury)」威脅朝鮮核計劃;金正恩也曾與特朗普比拼誰的「核按鈕」更大。2019年,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曾針對巴基斯坦的核威懾而以反問方式稱印度的核武也不是「留着萬燈節(Diwali)時才使用」。 同時,核武的重要性也特別在俄烏戰爭之中得到...

  3. 2020年11月30日 · 11月27日,伊朗核武器專家法克里扎德(Mohsen Fakhrizadeh)在遭遇汽車爆炸後,於其坐駕內被數名槍手開槍擊傷,送院不治。 (路透社) 以色列手影昭然若揭. 雖然沒有人為刺殺承認責任,不過行凶主腦身份昭然若揭,即以色列特工組織摩薩德(Mossad)。 伊朗外長扎里夫(Mohammed Javad Zarif)在刺殺當日已在Twitter上指有「嚴重迹象」顯示出以色列的角色。 不過,以色列當局就未有為此作出回應。 其實早在2010年至2012年,摩薩德早已被指有份殺害4位伊朗核子科學家,後者亦有以美兩國記者在2012年出書陳述事件。 到2013年伊朗核談判展開之時,據報出於奧巴馬對以色列施壓,刺殺行動才見止息。 法克里扎德本人亦早在國際社會的雷達上出現。

  4. 2018年5月1日 · 以色列. 伊朗. 核武. 特朗普.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將於本月12日,決定是否退出《伊朗核協議》。 在這關鍵時刻,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召開記者會,公開數千萬計伊朗發展核武的文件,力斥伊朗撒謊隱瞞其核活動。 此舉會為《核協議》帶來什麼影響? 請即點擊以下片段。

  5. 2018年5月8日 · 國際分析. 核協議最緊要講個信字 伊朗談不攏 美朝恐難有運行? 撰文:黃家欣. 出版: 2018-05-08 23:09 更新:2018-05-08 23:33. 「做生意最緊要講個信字。 」商人出身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沒有理由不知道這個道理。 不過偏偏在伊朗核協議上,特朗普就打爛了美國的誠信「招牌」。 伊朗核協議正式名稱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2015年伊朗與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及德國簽訂有關協議,協議目的是限制伊朗核發展計劃。 根據協議,美國國務院每隔90日便需要向國會提交報告,評估伊朗是否履行核協議內容。 不過特朗普此前一直批評由前總統奧巴馬主導訂的核協議,是「歷來最差的」,更表示在下個限期會退出協議。

  6. 2019年5月28日 · 出版: 2019-05-28 05:58 更新:2019-05-28 05:58. 伊朗外長扎里夫(Mohammad Javad Zarif)周一(27日)在Twitter表示,該國無意發展核武,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已就此發出命令。. 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日表示,如伊朗願意,華府也願與之對話,並可能與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