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台灣熔噴不織布工廠 相關

    廣告
  2. 專營不織布塑膠袋,提供自粘袋、夾鏈袋、包裝袋、束口袋、密封袋、環保袋等生產! 提供自粘袋、夾鏈袋、包裝袋、束口袋、密封袋、環保袋等生產!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7日 · 敏成進一步指出,公司運營跟策略正式從疫情進入後疫情時代,熔噴不織布是口罩過濾層及防護裝備中有效過濾病毒之關鍵原料,身為台灣最大熔噴 ...

    • 政府「徵收」口罩
    • 台灣的口罩文化
    • 誰在漲價?
    • 買機器、增產線
    • 生產過剩的疑慮

    「接到經濟部的電話說要徵收工廠時,我還以為是詐騙集團呢!」製作醫療用耗材、位於台灣嘉義的昭惠公司董事長黃惠豐對BBC中文表示,得知政府要徵收口罩時,還以為是詐騙,所以趕緊問有沒有公文,隔天政府官員就拿著公文來了。 2月6日開始,購買口罩必須憑證件,實行實名制購買。口罩價錢降至一片新台幣5元(人民幣1.1元)且僅限在藥局販售,逐漸降低民怨。 得知政府徵收口罩,黃惠豐鬆了一口氣,因為徵收口罩減少了很多困擾。他向BBC中文表示,疫情剛爆發時,就有許多中間商增加訂購量,甚至有人租賃大卡車要來載貨,但他的產能並沒有那麼多。另外還有很多親戚、朋友會有購買需求,「政府徵收口罩,讓我不用面對這些人情壓力。」 口罩利潤薄弱,台灣的口罩產業此前多移至中國,至今台灣有高達9成的口罩都是依賴進口。 但也有部分工廠對...

    從事口罩相關產業約30年的黃惠豐表示,台灣需求最大的口罩是以保暖為主的棉制口罩,通常在冬天時需求量較多,騎機車面對空氣污染也會使用,至於工業用口罩則是作業員為防塵使用。 回朔台灣的口罩史,能發現日治時期台灣人就已建立基礎醫療知識。像是1920年代台灣流行性腦膜炎,當時的公衛宣傳單中,警示「因為台南地區正在流行,請注意」。顯示當時使用口罩已是重要的防疫觀念。當時的報章媒體,也曾出現多篇有關配戴口罩的投書、報導,甚至還有漫畫。 2003年爆發SARS疫情時,台灣人一度搶買口罩,醫療口罩在這時候需求量才開始大增。這一次面對新冠病毒,台灣再次出現恐慌式搶購。 業者預估,過去同一時段每天台灣約有200萬至300萬人會戴口罩,現在每天則至少超過1000萬人,是平時的3倍多。

    台灣政府徵收口罩並控制口罩價格,但仍有人在網路上以兩倍價錢販售口罩,黃惠豐認為漲價的應該是中下游廠商。 他解釋,一次性醫療口罩的主要原料為三層不織布,包括最外層的防潑水層、中間過濾病毒的的熔噴不織布及吸汗水的最內層。「因為台灣中小企業龐大,生產這些不織布的工廠多,貨源充足,他們也沒有在疫情期間漲價,因此他推估漲價的應該是中下游。」 台灣「熔噴技術不織布」的最大供應商是位於桃園的敏成股份有限公司,從1月30日開工後就24小時不停機,平均每日製造5噸不織布濾材,可提供醫用口罩工廠每日產出500萬片口罩,並稱婉拒外國口罩廠包產線。 台灣政府強調,相關口罩材料台灣都有生產,至6月應供應無虞。 不過,中國大陸方面情況則有所不同,口罩漲價的原因是製作口罩的成本增加,因此廠商其實不賺錢。據當地媒體報道,隨...

    台灣當局斥資1.8億台幣採購60台製造口罩的機器,結合產業界陸續派出上百位專業人力,到工廠協助。經濟部預估,60多條新加開的生產線加上既有產能,台灣的口罩日產量可望超過1000萬片,這一目標一旦實現,台灣將躍升為全球第2大口罩產地,僅次於中國。 位於嘉義的口罩工廠的作業員忙碌不已,不斷地將機台上的口罩放到盒子內排好、裝箱。目前擁有一條生產線以及三個機台的昭惠公司,派出三個作業員,一天輪兩個班次、共16個小時不斷作業,確保產量充足。 黃惠豐並說:「已經緊急招聘作業員,趕快訓練可以上工。」並稱,政府將提供一個機台,還有派出軍人和人力協助,過去一個月能生產100萬個口罩,增加一條生產線後未來一個月能生產300萬個。 台灣政府與廠商約定,每台機器至少須生產500萬片口罩給政府,120萬片是無償提供,...

    因為新冠疫情,過去乏人問津的口罩產業一夕爆紅,需求量大增,但若疫情未來緩和,如此龐大的產量和新增的口罩機器又該何去何從? 從事醫療耗材約30多年的黃惠豐回憶,2003年SARS爆發時,台灣許多口罩工廠大力增加產線,後來疫情突然緩和,導致一堆口罩工廠產能過剩,產品賣不出去,最終倒閉,並說:「口罩廠商應該都有吸取當年SARS的經驗了!」 黃惠豐解釋,這次的口罩工廠,若單純只做內需,疫情緩和可能會受到影響收入。但若有外銷就可以繼續生產。 他強調:「增加的機器是由政府贈送,若疫情緩和,頂多就是不生產,不會因此虧損。」 口罩生產商似成為這波疫情的「受惠者」,但黃惠豐仍希望疫情趕快減緩,他透露,醫療用紗布的原物料都在中國大陸,若產業停擺對全球影響會非常大,「無法想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BBC中文網 責...

  2. 2020年4月6日 · 繼國內醫療口罩產能突破1300萬片日產量後,經濟部長沈榮津6日表示,在口罩原物料「熔噴不織布穩定供應下,清明連假過後,口罩產能有望 ...

  3. 2020年4月6日 · 熔噴不織布工藝與駐極處理,2大關鍵技術打造防護層. 熔噴布的纖維直徑為1~5μm、細密而錯雜地排列,不讓粉塵、病毒與細菌微沫留任何進入的空檔 ...

  4. 2020年4月5日 · 經濟部提到,醫用口罩第2層可過濾病毒的熔噴不織布」,先前被搶貨哄抬價格,目前國際行情已飆漲到原先的8至10倍。 不過,台灣有能力製造熔噴布的企業配合政府,優先把產能提供給國內使用。 經濟部表示,對廠商的協助感到「足感心」。 日前總統蔡英文、經濟部長沈榮津與桃園市長鄭文燦也一起向最大的熔噴布供應者、位於桃園的敏成公司表達感謝之意。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

  5. 2024年4月28日 · 這幾年物價、薪資、電費相繼上漲,有中部口罩業者感嘆,「平價口罩時代回不去了」,原料熔噴不織布的價格從疫情前每噸2800美元飆升至56000多 ...

  6. 2020年9月14日 · 當年,蔡秉燚獲得熔噴不織布(熔噴布)生產技術的專利,他原本預期這一發明將主要應用在吸塵器的空氣過濾網上。 熔噴布其後成為口罩中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