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9月20日 · 強震即時警報 (英語: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縮寫: EEW ),又稱 地震預警 、 地震速報 ,是 臺灣 在 地震 發生後發布的警報,針對部分地區利用 地震波 傳遞速度的差異,在較具威脅性但速度較慢的 S波 、 表面波 到達前,透過 電腦軟體 、 行動應用程式 、 災防告警系統 、 電視台 等方式預先通報,以爭取數秒到數十秒的預警時間。 [1]:1 [2] [3] 2014到2018年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現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總共對314個地震發布強震即時警報,臺灣島內地震平均在地震發生後17.3秒對外發布警報。 [4]:102. 原理 [ 編輯]

  2. 2024年4月3日 · 根據 中國地震局 地球物理研究所 的報告, 震源機制解 顯示這次地震為東北西南走向斷層引發的逆衝型地震呈現雙側破裂破裂持續時間不超過35秒主要破裂長度約50公里。 根據 哨兵1號 衛星的 合成孔徑雷達 成像幾何參數分別計算了升、降軌 InSAR 地表形變干涉圖,此次地震引起了顯著的地表同震位移,最大水平向位移達到0.52公尺、垂直向位移達到1.18公尺 [38] 。 而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提供的有限斷層破裂分布模型反演,斷層破裂大小為60公里 60公里,最大位移距離為1.2471公尺 [3] 。 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發言人邵屏華初步研判,此次地震使位於海底的 菲律賓海板塊 出現破裂 [39] 。

  3. 台灣歷年來發生大地震均有地裂山崩、 斷層 等地殼變動之狀況,如1906年3月17日 嘉義大地震 ,產生 梅山斷層 ,長達13公里,水平變位最大為240公分,垂直變位最大為180公分,並有顯著之地裂及噴泥等現象。. 1999年9月21日 集集大地震 ,由 車籠埔斷層 造成約100 ...

  4. 其他人也問了

    • 概述
    • 災情
    • 後續
    • 各界反應
    • 外部連結

    成因

    中央氣象局說明震源靠近池上斷層但沒有關聯性,有可能的機率是在中央山脈底下,尚待證實未定斷層系統。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指出部分地表破裂發生在池上斷層沿線,由震源機制解與餘震資料分布顯示,本次地震由北北東走向、朝西高角度傾斜的走向滑移斷層所致。

    前震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测定,本次地震的最大前震发生于2022年9月17日21時41分19.1秒,规模为ML 6.6,震央位于北纬23.08度、东经121.16度,震源深度8.6公里,最大烈度为6強。在9月18日14时44分的地震發生前,一度被認定是主震。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主震之前發生73次前震屬於非常少見,其中還有5次超過規模5.0。 日本氣象廳测定,本次地震的规模为Mj 6.6、MW 6.5,震中位于北纬23度06.9分、东经121度13.8分,震源深度约10公里。香港天文台接獲超過10名香港市民通報稱有輕微震感並維持數秒,後經初步測定,本次地震的規模為MB 6.6,震央位於北緯23.28度、東經121.39度,經初步分析,香港的震度為麥加利地震烈度的3度。韓國氣象廳測定,本次地震的規模為6.4,震央位於北緯23.08度、東經121.16度。中国地震台网在地震发生后发布速报值,测定本次地震规模为MS 6.5,震源深度约10千米。福建省地震局表示,本次地震中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测得最大烈度为中国地震烈度表4度,震中附近最大烈度则为中国地震烈度表8度(台东县关山镇、池上乡...

    主震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正式测定,本次地震(主震)发生于2022年9月18日14时44分15.2秒,震央位于北纬23.14度、东经121.2度,地震规模为ML 6.8,震源深度7.8公里,最大烈度为6強。日本氣象廳测定,本次地震的规模为Mj 7.3,震源深度约3公里,并于地震5分钟后对宫古岛和八重山地方发布了海嘯注意報(预测地震會引發0.2~1公尺的海啸),並在同日當地時間17時15分解除,而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也在地震發生後發布了海嘯威脅。韓國氣象廳測定,本次地震的規模為6.8,震央位於北緯23.14度、東經121.20度。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本次地震发生于北緯24.13度、東經121.71度,地震规模为MS 6.9级,震源深度约10千米。福建省地震局表示,本次地震中福建省莆田市、福州市、漳州市、泉州市、厦门市均测得最大烈度为中国地震烈度表4度,震中附近最大烈度则为中国地震烈度表9度(花莲县富里乡)。香港天文台後經初步分析,本次地震的規模為MB 6.9,震央位於北緯23.16度、東經121.32度,即台東的東北偏北約48公里,隨後初步分析顯示香港的震度為麥加利地震烈度的3度。

    民生

    花蓮縣玉里鎮中山路二段轉角的一棟三層樓房建築(1樓是7-11超商玉明門市,2、3樓為住宅)倒塌造成四人受困,均已獲救。大禹里一間水泥預拌廠的69歲黃姓工人遭到壓傷,送醫搶救後不治身亡。 台東縣臺東市內一棟日治時期敷島移民村留下的八十多年老屋全倒。池上鄉的萬安磚窯廠在此次地震中結構完全坍崩。鹿野鄉的鹿野納骨塔,整排櫃子分別往前後傾倒,導致骨灰罈掉出,碎陶瓷、骨灰灑滿地。關山鎮的新乾坤碾米廠大型穀桶倒塌,另外一混泥廠也受地震影響。 高雄市的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在此次地震後發生樓層牆面龜裂、天花板掉落等情況。 桃園市八德區國民運動中心五樓的羽球館17日剛整修完成的燈具於隔天18日因地震造成羽球場天花板的隔音板坍塌,造成一人擦挫傷,隨後時任桃園市市長鄭文燦為此出面道歉。

    交通

    台九線花東公路的玉興橋、安通橋、玉里大橋、螺仔溪橋皆有受損。 縣道193號的瑞穗大橋北上方向道路龜裂。 鄉道花68線剛於2022年6月修復完成的高寮大橋斷裂造成三人跌落橋下,已全數獲救。 鄉道花73-1線長富大橋(連接玉里鎮與富里鄉)結構受損。 鄉道花75線卓富大橋橋邊路面嚴重塌陷。 鄉道花78線崙天大橋(連接卓溪鄉與富里鄉)橋面斷裂成了波浪狀,落在河床上,完全無法通行。 花蓮縣富里鄉東里車站地震發生時月台雨棚崩塌,壓到經過的420次自強號造成列車傾斜,無人傷亡,舊站月台遮雨棚也遭震落。六十石山聯外道路中斷,阿眉溪橋受損,四百多名旅客受困滯留。赤科山產業道路中斷,致旅客受困滯留。 台東縣鹿野鄉的寶華橋橋面錯位而嚴重受損。

    學校

    教育部校安中心公布統計,全台各級學校累計594校出現災損,初估破新台幣1億2728萬元,屏東縣損失金額最高。據教育部「0918地震各級學校災損統計報告」顯示,截至9月20日15時,受災學校共計594校,包括高雄市127校、新北市57校、臺南市55校、花蓮縣52校、台東縣50校、苗栗縣34校、臺北市33校、台中市及屏東縣各26校、嘉義縣25校、雲林縣22校、桃園市及南投縣各19校、彰化縣15校、新竹縣14校、宜蘭縣8校、新竹市7校、澎湖縣3校、基隆市2校,初估災損金額計1億2728萬元。若以上述損失校數區分,高雄市127校最高、新北市57校次之、臺南市55校排行第3;以縣市損失金額區分,則是屏東縣2197萬元最高、花蓮縣1791萬元次之、臺東縣1701萬元位居第3。 春日國小部分校舍倒塌,教學大樓到專科教室二棟大樓的連通走道斷掉,大樓電線管路、水管破裂,但不影響主體建築。樂合國小水塔故障、倒塌漏水及2座管線破損、校舍門窗變形無法開啟、走廊變形隆起外牆龜裂及籃球場地板變形等,且裂縫還一路延伸進到教室內,在講台上出現長長一整條裂痕,目前校園內僅有一處獨立的廁所出現裂縫,還需要評估是否有...

    停班停課

    因受地震影響,造成花蓮縣與台東縣多處房屋受損及交通中斷,故9月19日於花蓮縣玉里鎮、富里鄉與卓溪鄉,以及台東縣海端鄉、池上鄉、關山鎮、鹿野鄉與延平鄉宣布停班停課。

    鐵路搶修與替駛巴士

    由於台鐵花蓮至台東路段多處毀損而不通,自9月19日6時起比照同年5月1日類火車開行0952(花蓮至玉里)、0953(玉里至台東)等兩條替駛公路客運路線,21日再追加0951(花蓮至台東)一條公路客運路線,恢復通車路段加開短程往返區間車車次。經過連夜搶修,19日上午截至10時30分前將4處軌道挫屈輕微處更換完成,另有2處預估於25日完成。另外受損嚴重的萬里溪橋、客城2號橋及新秀姑巒溪橋3座橋樑,牽涉到結構鑑定,待勘察檢測後再擬搶修計畫,其他橋梁同步詳細勘察中。台鐵於21日更新進度,花蓮到鳳林及台東到富里於22日搶通恢復行駛,鳳林到玉里可望於9月底前通車,另外玉里到富里約19公里的路段,受到新秀姑巒溪橋影響待修復,盼在春節前全線復駛。而後9月30號鳳林至玉里路段正式恢復通車,將巴士接駁範圍從「花蓮-玉里-台東」截短為「玉里-富里」。在設計、營造工程團隊人員及各個機務段的合作下,臺鐵局提前在11月19日完成全部15個橋跨的復位,和各項設備及電力修復工作,通過路線壓力測試後,臺東線提前於12月28日通車。

    活動斷層調查

    中央氣象局表示,主震震央原以為在海岸山脈玉里至關山一帶的池上斷層,但隨即更正為縱谷西側、中央山脈東側,與池上斷層無關。另外這個地震震央附近無明顯破碎帶,「應有未知的構造存在」。台灣對於活動斷層調查,是從921大地震後開始,現有公告的活動斷層有36條。但是在2019年前長達8年未公布新的調查,經監察委員糾正,2022年才增列3條活動斷層。19日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指出,經過現場初步調查,發現部分地表破裂在池上斷層沿線,同時依據氣象局初步定位資料,震央位於池上斷層西側約3公里,至於成因與池上斷層的關聯度正在釐清中。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20日解釋,規模6以上的前震、主震確實不是在池上斷層的斷層面上,池上斷層非常長,此次影響有小錯動視為正常。至於「中央山脈斷層」目前仍是沒有相關證據的討論,地質調查所會再調查。 對於學界紛紛提出的調查資料以及台大地質系教授郭陳澔於主震當下直接收集到的數據,地調所構造與地震地質組長林啟文接受訪問說明,目前也有三隊人員到花東分頭做現場調查,針對地震後地表破裂證據收集資料。至於各界關心的「中央山脈斷層」,林啟文強調「多少證據說多少話」,除了原有的調查資料...

    中華民國總統府:在第二次地震後不久發表的演講中,總統蔡英文警告往後有規模大的餘震,並呼籲國民保持警惕。
    慈濟基金會:9月18日於15點10分啟動「0918地震援助機制」,除由慈濟花蓮本會職工與志工等人力及物資前往玉里外,花蓮慈濟醫院也由副院長吳彬安帶領麻醉部、急診部、骨科主任與急診資深護理師等前往玉里慈院急診支援,慈濟基金會也立即調度物資送往玉里。
    (繁體中文)科技部台灣地震科學中心:2022-09-17 ML 6.4 關山地震 與 2022-09-18 ML 6.8 池上地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臺灣關山地震及池上地震勘災報告 (第三版 v3.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日語)日本气象厅:令和4年9月18日15時44分頃の台湾付近の地震につい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根據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的報告顯示, 921大地震 後至2019年底的災害地震中僅921地震及 2018年花蓮地震 最大震度有達到新制分級中的7級震度。 [15] 2020年2月25日宜蘭縣大同鄉發生 芮氏規模5.3地震 ,最大震度為宜蘭南山5弱(以舊制計算為震度7級)。 [16] [17] 2021年4月18日花蓮縣壽豐鄉發生 芮氏規模5.8、芮氏規模6.2地震 ,最大震度分別為花蓮水璉5弱、花蓮水璉5強, [18] [19] 為新制震度分級實施後,首次達到5強的地震。 [20] 2022年3月23日花蓮縣近海發生 芮氏規模6.7地震 ,最大震度為臺東長濱6弱, [21] 為新制震度分級實施後,首次達到6弱的地震。

  6.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 是 中華民國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一等附屬 氣象 測報機構,為 臺灣 的官方 地震 測報機構。 組織 [ 編輯] 單位沿革 [ 編輯] 臺灣總督府臺北測候所於1897年12月19日裝設第一部格雷-米爾恩型 (Gray-Milne)地震儀,開啟了臺灣地震記錄科學化的時代,1938年臺北觀測所升格為臺灣總督府氣象臺,地震、地動及火山之觀測、調查、報告與研究等屬業務課之部分職掌,1945年二戰結束,同年11月1日成立臺灣省氣象局接管臺灣總督府氣象臺,原地震觀測業務由隸屬觀測科之地震股延續辦理。 1971年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恢復建制,承接臺灣省氣象局並予改制,地震觀測業務由測政組下之地球物理科繼續掌理。

  7. 中華民國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正式測定本次地震主震發生於2019年4月18日13時1分7.2秒震央位於北緯24.06度東經121.54度地震規模為 M L 6.3,震源深度18.8公里,花蓮縣 銅門 測得本次地震最大震度為7級 [1] 。 中國地震臺網 於13時3分自動測定此次地震規模為6.1後於13時18分正式測定本次地震震央位於北緯24.02度東經121.65度地震規模為M S 6.7,震源深度24公里 [2] 。 隨後中國地震臺網在其官方微博表示震央距花蓮縣海岸1公里,為五年來臺灣規模最大地震。 針對本次地震, 福建省地震局 於震後26秒發布 地震橙色預警 ,並於其後升格為 地震紅色預警 [8]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