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7日 · 3張圖一次看懂! 財富線上. 撰文者:勞工保險局 2020.12.07 瀏覽數:11982. 懷孕小花肚子愈來愈大,打算離職在家好好安胎待產。 如果小花離職退出勞保,寶寶出生後,她還可以請領「勞保生育給付」嗎? 而且因為小花已經滿25歲了,離職後會被納入國保,她也可以申請「國保生育給付」嗎? 今天就讓粉葵帶媽咪們來認識勞保生育給付和國保生育給付! 首先,小花是在「參加勞保期間懷孕,而且保險年資符合規定(分娩為280天、早產為181天),所以只要退保後1年內因同一事故生產,就可以申請勞保生育給付。 另外,小花在勞保退保後加入了國保,所以在「國保加保期間」生產,也符合國保生育給付請領資格。 圖片放大. 「兩項生育給付標準不一樣嗎? 」小花很疑惑,想知道請領金額有不同嗎?

  2. 2020年8月7日 · 勞保加保期間懷孕,勞保退保後1年內因同一事故生產,且生產時參加勞保年資符合請領條件(分娩為280天、早產為181天),還是可以請領勞保生育給付。 另離職退保後,如未參加其他社會保險,且已年滿25歲,會被強制納入國保,將來生產時可以擇優請領申請勞保生育給付或是國保生育給付。 大家可以透過勞保局官網給付試算系統,試算領哪一種會比較划算喔( 勞保生育給付試算 、 國保生育給付試算 )! 圖片放大. 大家對勞保生育給付還有任何疑問的話,歡迎到「 勞工保險局FB粉絲團 」提問喔! 延伸閱讀: 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大哉問 、 懷孕後辭掉工作,我該申請「勞保」還是「國保」生育給付? 本文獲「 勞工保險局 」授權轉載,原文: 勞保生育給付大哉問. 第一頁. « 1. » 最後頁. 首頁. 單頁閱讀. 關鍵字:

  3. 2021年7月23日 · 今天就一起來認識吧! 首先來說說「勞保生育給付」:只要在「參加勞保期間懷孕」,並且保險年資累計滿280天(早產為181天),在退保後1年內,因同一事故生產,就可以申請。 而勞保退保後加入國保,符合在「國保加保期間生產」,則可以申請「國保生育給付」。 雖然都是生育給付,但是兩者可以領到金額不一樣喔! 圖片放大. 資料來源:勞工保險局. 圖片放大. 資料來源:勞工保險局. 特別提醒是,如果生產時同時符合勞保和國保生育給付請領條件,只能擇一請領,所以申請前要記得先試算喔! (試算 勞保生育給付 、 國保生育給付 ) 但如果申請後才發現另一項給付金額比較高,怎麼辦? 別擔心,勞保局會自動比對申請人資料,並且主動通知改請領金額較高保險。

  4. 2020年10月20日 · 如果是小孩出生後,由父母或親屬自己帶沒送托育,就請領衛福部發放育兒津貼;但若請他人托育,則可申請托育補助,這2種補助都是每月發放,直到小孩2歲為止。 1.育兒津貼》父母或親屬自己帶沒送托育才可申請. 小孩年齡: 0~2歲兒童。 補助單位: 衛生福利部。 請領條件: 父母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家庭,每月補助2,500元;中低收入戶每月補助4,000元、低收入戶每月補助5,000元;符合上述條件且為第3名以上子女,每月加發1,000元。 申請方式: 父母可至兒童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索取申請表,檢視申請人與兒童身分證明文件與申請人郵局或銀行帳戶影本,填寫後寄回兒童戶籍所在地公所。

  5. 2022年2月1日 · 但她到任到半年就懷孕了,最直接影響到,就是她不能再繼續接受海外出差工作型態。 於是公司只好將她轉調到另外一個需要出差工作崗位,並且找其他人接替她工作。 人生總是難以預料,職涯規畫要留意這些. 我們每一個人大概都想過,自己職涯應該如何發展:想要加入一家公司,從零開始學習,招募甄選工作該怎麼進行,希望在未來3年內打下基礎,將面試技巧、如何評估應徵者、規畫和執行校園徵才活動、如何申請研發替代役等,都可以了解到一定程度。

  6. 2017年5月19日 · 你認為身障者老人家孕婦或是其他行動不便者等等如果要外出會不會是件麻煩事? 其實「只要有愛就能無礙」,無論是公共空間或是交通環境,我們都可以利用無障礙設施讓生活更加便利。

  7. 2020年4月1日 · 1.姓名、職務。 2.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期間(開始日到結束日都要記載)。 3.小孩出生年月日。 4.育嬰假期間住所與聯絡電話。 5.是否繼續參加社會保險。 6.檢附配偶在職證明。 申請「育嬰留職停薪」Q&A. Q1:申請育嬰留職停薪之後,能夠提前復職或延後申請育嬰假時間嗎? A1:可以喔! 只要與雇主協商,經雇主同意即可。 Q2:如果在月中開始請育嬰假,但請假前都有按時出勤,那公司還需要提供全勤獎金嗎? A2:當然要提供全勤獎金,只要是上班期間都有出勤,雇主就要依照比率發給全勤獎金喔! 圖片放大. 「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可以繼續保勞、就保! 育嬰留職停薪期間,想要繼續保勞、就保(就業保險)爸爸或媽媽,可以這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