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詩》有四家,毛氏獨傳,唐以前無異論,以後則眾說爭矣。 然攻漢學者意不盡在於經義,務勝漢儒而已。 伸漢學者意亦不盡在於經義,憤宋儒之詆漢儒而已。

  2. 先王大道陵遲隳廢,異端並起,若楊朱、墨翟放蕩之言以幹時感眾者非一。. 孟子閔悼堯、舜、湯、文、周、孔之業將遂湮微,正塗壅底,仁義荒怠,佞偽馳騁,紅紫亂朱。. [疏]「周衰之末」至「亂朱」。. 正義曰:此敘周衰戰國縱橫之時,大道陵遲也。. 案 ...

  3. 貳、儒家哲學史上的重要發展人物及其思想. (一)儒學發展簡史. 原始儒家是繼承中華遠古文明思想而來,並特別重視國家社群的維護及個人修養的實踐的哲學,其中周文化的社會哲學理想更是儒學價值意識的根本基礎。 而先秦儒學的理論重點在於思想生活化的落實(如孔子的《論語》)﹐與儒家社會哲學精神之提出,(如孔子的禮樂教化思想,及孟子的行仁政觀點,以及荀子隆禮義知廉恥的說法等。 )。 另外,透過孔子與孟子的若干直捷明白的命題,與《中庸》﹑《易傳》等整理後的文字,也提出了儒學理論中的形上學思想部份。 簡言之,《論語》標出聖人境界的理想,《孟子》說出修養功夫哲學及性善主張的人性論觀點,《中庸》明確化天道有德的德性本體論思想,《易傳》即基於論孟庸的德性思想而建構儒學的宇宙論世界觀。

  4. 案《世家》:孔子適,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 弟子曰:可速矣。 故孔子發此語,言「天生德於予」者,言孔子謂天授我以德性,德合天地,吉無不利,桓魋必不能害我,故曰其如予何!

  5. 術數之興,多在秦、漢以後。. 要其旨,不出乎陰陽五行,生克制化,實皆《易》之支派,傅以雜說耳。. 物生有象,象生有數,乘除推闡,務究造化之源者,是為數學。. 星土雲物,見於經典,流傳妖妄,寢失其真,然不可謂古無其說。. 是為占候。. 自是以外 ...

  6. 書名:宋史質. 《宋史質》•一百卷(衍聖公孔昭煥家藏本) 明王洙撰。 洙,字一江,臨海人,正德辛巳進士,其仕履未詳。 是編因《宋史》而重修之,自以臆見,別創義例。 大旨欲以明繼宋,非惟遼、金兩朝皆列於外國,即元一代年號亦盡削之。 而於宋益王之末即以明太祖之高祖追稱德祖元皇帝者承宋統大德三年,以太祖之曾祖追稱懿祖恒皇帝者繼之延祐四年,以太祖之祖追稱熙祖裕皇帝者繼之後至元五年,以太祖之父追稱仁祖淳皇帝者繼之至正十一年,即以為明之元年。 且於瀛國公降元以後,歲歲書帝在某地云云,仿《春秋》書公在乾侯,《綱自》書帝在房州之例。 荒唐悖謬,縷指難窮。 自有史籍以來,未有病狂喪心如此人者。 其書可焚,其版可斧,其目本不宜存。

  7. 孟子注疏 十四卷漢•趙岐注•孫奭疏 資料來源:. 卷十四下•盡心章句下. -------------------------. 孟子曰:「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 歸,斯受之而已矣。. 」(墨翟之道,兼愛無親疏之別,最為違禮。. 楊朱之道,為己愛身,雖違禮,尚得不敢毀傷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