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功效:袪痰止喘,袪風散寒。 Dr.Yang複方科學中藥. (7)備註: 本方用於呼吸困難為主訴,痰比較少,兼有氣鬱之支氣管喘息。 一般以腹力弱,而下部不甚緊張,僅稍有胸協苦滿,喀痰不多,呼吸困難,而兼有神經症者為目標。 方中麻黃能發汗去風寒,治喘咳;杏仁去胸內水毒,並與麻黃協力,治風痰喘咳; 陳皮順氣消痰,乃鎮咳袪痰劑;厚朴亦為袪痰劑,降氣逆,並治喘;蘇葉發表袪風寒,並與厚朴共同下氣;柴胡去表裏之熱,遂胸協之邪;甘草則調和諸藥,並緩和急迫。 PS: 「本資料由楊麗姝醫師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http://www.doctoryang.info.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420.

  2. 一般來說,與頭面部相應的耳穴位於耳垂,與上肢相應的耳穴位於耳舟,與軀幹、下肢相應的耳穴位於對耳輪及其上下腳,與內臟相應的耳穴多位於耳甲艇和耳甲腔。 耳針療法 : 先將耳穴部皮膚常規消毒,然後將撳針埋於耳穴處,再在埋針處貼一小塊膠布 (見皮內針)。 耳針注意事項: 除必須注意有關治療的各事項外,主要須防止耳廓感染和暈針。 (1)針具、藥子、磁珠等器具必須嚴格消毒,耳穴局部皮膚常規消毒。 (2)出針時,在局部塗以2.5%碘酒。 如有出血,可先壓迫止血,再擦碘酒。 (3)夏季敷貼藥子、磁珠時,耳穴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長。 (4)換貼藥子時,休息一天為宜,將耳部膠布膏痕跡擦淨,以免皮膚感染。 (5)用皮內針、三稜針、皮膚針等刺激耳穴後,儘量不要淋洗耳廓局部。

  3.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功效:補心腎脾胃虛損。. 補心腎脾胃虛損。. 脾腎虛寒、血氣虛損、體虛盜汗、遺精尿濁。. 主治: 脾腎兩虛,勞傷過度,腎虛精弱。. 虛勞,神疲無力;腰酸陽痿;健忘怔忡;小兒發育不良. PS: 「本資料由楊麗姝 ...

  4. (6) 參考連結: 【定喘湯】-衛生署中醫藥資訊網 (7)備註: 本方治症是因風寒外束,痰熱內蘊,以致肺氣不能肅降,氣逆喘咳,故宜通肺氣,除痰定喘。木力用麻黃宣肺平喘;桑白皮清降肺氣以平喘;杏仁、蘇子、白果降肺平喘,與麻黃合用一通一降,加強宜肺定喘作用;半夏合款冬花以除痰;黃芩配 ...

  5. 332【清鼻湯】. 二、發表劑.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功效:本方為葛根湯之加減方。. 疏風解表,清熱解毒。. Dr.Yang複方科學中藥. 清鼻湯. (1) 出典:. 驗方.

  6. 中藥藥性分為15大類:1.解表藥 2.清熱藥 3.袪寒藥 4.瀉下藥 5.袪濕藥 6.袪風 藥 7.止咳化痰藥 8.消導藥 9.理氣藥 10.理血藥 11.補養藥 12.收澀藥 13.安神. 藥 14.平肝熄風藥 15.其他及新增品項. --------------------------------------------------------------------------- 十二、收澀藥. 凡具有收歛固脫,可用以治療氣血精津,耗散滑脫之症的藥物稱之收澀藥。 臨床上可分為四類: 1.固表歛汗 --常用藥物如:浮小麥 。 2.澀精止遺- 常用藥物如:山茱萸,芡實,覆盆子,烏賊骨等。 3.歛肺止咳 -藥物如:五味子。 4.澀腸固脫 --藥如:赤石脂,肉豆蔻。 常見【收澀藥 】如下:

  7. 別名: 分類: 二、清熱藥. 功能: 清熱瀉火. 來源: 本品為豆科植物苦參之乾燥根. 性味歸經: 苦寒。 入腎經。 功效 :利竅生津,燥濕清熱,養肝膽,安五臟,殺蟲。 主治 : 黃疸,酒毒,赤白帶下,腸風下血,痔漏,脫肛,瘰癘,燙燒,癮疹疥癬。 參考連結: 【苦參根 (苦參 )】-衛生署中醫藥資訊網 <另外跳出視窗> Dr. Yang小語: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肉為牆,皮膚堅而毛發長。 出處:(《靈樞﹒經脈》)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 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發長。 本條形象地表述了人體形成的過程及皮、肉、脈、筋骨的功用。 人在孕育之初,由男女交合而成精,然后由精發育而漸生腦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