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89年春夏之交,极少数反共反社会主义分子利用党在工作中的失误和人民群众对物价上涨、特别是对一些干部中腐败现象的不满情绪,进行煽动反对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 他们借群众悼念胡耀邦逝世这件事,大肆散布谣言,掀起一场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的政治动乱,并在北京地区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占据天安门广场,冲击党政首脑要害部门,制造反革命暴乱。 在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犯了支持动乱和分裂党的严重错误。 中央政治局在邓小平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坚决有力的支持下,依靠人民,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并采取果断措施,在6月4日一举平息了北京地区的反革命暴乱,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1]

    • 概览
    • 人物生平
    • 主要成就
    • 人物轶事
    • 所获荣誉
    • 亲属成员
    • 人物评价
    • 人物纪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展开3个同名词条

    徐立清(1910.4.5-1983.1.6),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政治工作领导人 ,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政委,八路军师政治部组织股股长、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纵队政委、旅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纵队政委,军政委、兵团副政委等职。参加了鄂豫皖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剿”、长征、转战河西走廊、冀南区反“扫荡”、爷台山反击战、延安保卫战和解放西北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立清历任第一野战军1兵团政委、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济南军区政委、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在新疆为消除民族隔阂加强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领导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文件,为规范全军干部管理,建立统一的干部工作制度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

    早年经历

    1910年4月5日,徐立清生于河南省商城县吴店区申家湾(今属安徽金寨县)。7岁起入私塾,断断续续读书三年半。

    土地革命

    1929年4月,徐立清参加当地农民自卫军。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0年9月,徐立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起,徐立清任红4军11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32团政治处主任、第12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1936年10月,徐立清随部西渡黄河,艰苦转战河西走廊。西路军失败后带领千余名伤病员在祁连山坚持游击斗争,后辗转找到援西军,任该部政治部教育科科长。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徐立清任八路军第129师政治部组织股股长兼骑兵团政治处主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1938年,徐立清调任冀南东进纵队政治委员兼第5支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冀南区反“扫荡”。 1939年5月,徐立清复任第129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1940年,徐立清赴延安,先后入军政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曾任党校二部组教科科长。 1944年2月,徐立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4旅政治委员。 1945年7月,在爷台山反击战中,徐立清与旅长王近山指挥所部担任主攻,会同358旅等部一举歼敌,为粉碎国民党军企图控制爷台山进而夺取关中,保卫陕甘宁边区做出重要贡献。

    青化砭战役,政治攻势收功效

    1947年3月25日,徐立清亲临青化砭伏击战前线,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战场上。教育干部战士败不馁、胜不骄,鼓舞士气。在决战时刻,用政治攻势瓦解国民党军。战斗不到两个小时就结束,共歼国民党军2900余人,旅长李纪云等被俘虏。徐立清几次到俘虏营讲话,讲清解放军优待俘虏的各项政策。之后,有几百名被俘国民党官兵主动要求参加人民解放军或愿为解放军做事。

    蟠龙战役,战斗口号提士气

    1947年4月—5月,在蟠龙战役中,因人民解放军缺少火炮,几次攻击蟠龙镇都未奏效。徐立清向彭德怀建议说:“靠土工作业摧毁敌人坚固工事很困难,这样既消耗兵力,也难以制服敌人,建议停止攻击,巩固已得阵地。”彭德怀采纳了徐立清的建议,下令部队暂停攻击,一面继续加强土工作业,一面召开战地指挥员会议,总结经验,改进战术,研究打法。徐立清下到第一线营连指导工作。5月3日下午,攻击部队再次发起进攻,迅速夺取蟠龙之东山、北山和磨盘山主阵地。黄昏后,部队从四面居高临下向蟠龙镇发起总攻。徐立清抓住时机,及时提出了“打进蟠龙镇,活捉李昆岗”的口号。彭德怀对这一口号倍加赞赏,高兴地对徐立清说:“这口号比炸弹厉害得多啊!”指战员士气高昂,如猛虎下山。战至5月4日24时,全歼国民党守军,战斗结束,俘国民党军第167旅旅长李昆岗,共歼国民党军6700余人,缴获军衣4万多套、面粉1.2万余袋、骡马1000余匹、山炮6门、子弹100余万发。

    沙家店战役,全歼国军整编师

    1947年8月18日,徐立清率新四旅在乌龙铺至常高山之间阻击驰援沙家店的国民党123旅,直接指挥所部连续作战,一鼓作气攻下了国民党整编36师指挥所。8月20日黄昏,全歼国民党整编36师,仅师长钟松等少数人逃窜。

    让级

    1950年9月,中央军委成立了总干部管理部,罗荣桓任部长,徐立清任副部长。1951年2月10日,中央军委颁布《关于干部评级工作指示》,徐立清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评级工作涉及到每位干部的切身利益,不少人找到徐立清,希望高定。为推动这项工作的进行,徐立清把自己应该评的正兵团级主动降为副兵团级。徐立清曾任一兵团政委,按照评级条件应定正兵团级。 军委副主席彭德怀不同意徐立清定副兵团级,并约徐立清面谈。徐立清说:“我身为干部管理部副部长,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副兵团也不影响我的工作,反而我会更好地做大家的工作。”彭德怀说:“要求高级别的应该批评,要求低级别的也不应该。两者都不符合评级规定的条件,我看就按照条件办,这样更有说服力。”最后,在定级的报告书上,彭德怀将徐立清的副兵团级改为正兵团级。

    让衔

    1955年,中国人民军队实行首次评定军衔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军委规定的条件,正兵团级现役军队高级干部一般都要授予上将军衔。徐立清是完全符合授予上将军衔条件的。但他认为还是要个中将为好,这样对个人对工作都有利。罗荣桓知道后,亲自找徐立清谈话,表示不同意随便更改。于是,罗荣桓又把徐立清的名字加到了上报中央军委的上将名单中。一些老革命劝他说:“你符合上将条件,非要个中将,其他够上将条件的同志该怎么想?”徐立清表示:“我是总干部部的副部长嘛,是负责授衔工作的,与别人不一样,他们也会给予理解的。”徐立清给中央军委和罗荣桓部长郑重写信表达意愿。彭德怀三次找徐立清谈话,但徐立清坚决表示不要上将军衔。 周恩来知道后,亲自找徐立清谈话,做工作。但徐立清却说:“授衔工作中有些人争官争位,不考虑大局,两眼只盯着干部部门,我授低了,有利于做他们的工作,这完全是为工作考虑的。”周恩来最后同意了徐立清的要求。

    让位

    1955年,在授衔工作完成后,徐立清心脏病复发,身体明显消瘦,头发也花白了,有几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不得不住院治疗。一天,徐立清对去医院看望他的赖传珠说:“我的身体状况很差,短时间内上不了班,建议总干部部物色一个年轻的同志接替我的工作。”徐立清让赖传珠把他的意思转告给罗荣桓,争取得到他的支持。几天后,罗荣桓也专程到医院看望他,徐立清再次提出找人接替工作的想法。罗荣桓对他说:“现在安心养病更重要,工作上不要过多考虑。”1956年1月,徐立清在医院给中共中央军委写信,请求免去他总干部部副部长职务,以便及时任命新人。中央军委对徐立清的建议非常重视。在一次会议上,军委首长认为徐立清还很年轻,应抓紧时间治病,等病好了,可继续工作,没有批准他的请求。 让位的建议没有得到批准,徐立清的思想包袱越来越重。当他病情稍有好转时,又直接给彭德怀、罗荣桓写信,再次请求让位。他提出:“鉴于我的病情,请求提前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或者到省军区任个副职,做点力所能及的兵役或群众工作,这样比较适合我。”彭德怀没有同意,和罗荣桓商量后,要徐立清以养病为主,少考虑工作,是退是留,由组织上安排确定。这件事才算告一段落。

    1955年,徐立清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父亲:徐恩林。

    母亲:封氏。

    夫人:党秀玉。 1942年初,与徐立清结婚。

    儿子:徐甘泉,1944年9月出生,少将军衔; 徐和平 ;徐秋京 。

    新华社:徐立清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军队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人。 徐立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

    毛泽东:徐立清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军队的好同志、好干部 。在抗战时期,在新四旅干得很有成绩。

    周恩来:徐立清是难得的一位好同志。

    邓小平:徐立清是一个好同志。

    彭德怀:徐立清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员,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每到关键时刻,他能挺身入险境,临危顾大局,出生入死,久经考验,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一位好干部。

    徐向前:徐立清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贯忠实于党,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他都能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优秀品质;在长期做政治工作、干部工作中,勤勤恳恳,原则性强,作风正派,从不闹地位,从不搞派性;他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善于团结干部;他有功不骄傲,委曲求全,党性强,作风好。

    图书

    《让衔将军:记我军优秀政治工作领导者徐立清》(申青和怀君编著,2001年12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光耀星空——战友眼中的徐立清》(汪孔周编著,2001年12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文章

    《刘华清忆徐立清:千古清名光玉宇 一生正气凝河岳》

    专栏

  2.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又名徐立华,原名懋恂,字师陶,湖南 善化 (今 长沙县 江背镇 )人。. 徐特立是 毛泽东 和 田汉 等著名人士的老师。. 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被尊为“ 延安五老 ”之一。. 1911年参加 辛亥革命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3. 中文名. 十日终焉. 外文名. Doomsday in Ten Days. 作 者. 杀虫队队员 [2] 作品类型. 悬疑脑洞、灵异、推理、无限流、求生、玄幻 [1] 语 言. 中文. 首发时间. 2022年12月4日 [53] 连载平台. 番茄小说. 连载状态. 连载中. 总章节数. 1024章. 总字数. 200.2万字. 主要角色. 齐夏 、 余念安 、 乔家劲 、 陈俊南 、 楚天秋. 衍生作品. 十日终焉. 是否出版. 最新章节. 第1024章 守. 相关作品. 传说管理局 [76] 目前在读.

  4. 徐立,男,汉族,1968年出生,湖北天门市人,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 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中共云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主要从事中国刑法、外国刑法、犯罪学、法学 ...

  5. 徐德清,男,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上将军衔。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政治委员。

  6. 1 语句出处. 2 周易原文. 3 相关诠释. 语句出处. 播报. 编辑. 这个句子出自孔子为《 周易 》写的《 象传 》。 象传,分为大象、小象。 大象是解释 卦象 立义的,小象是解释六爻辞的。 这个句子,分别出自乾坤两卦的“大象”。 《周易》(2张) (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上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流传更广。 但两千年来,知者多,能解者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