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24日 · 傳統華人的家庭概念是以大家族為主的一體性,主導家族意見的權力者,更常是家族的耆老。 而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影響之下,家庭內部的主導權往往以婆婆為主導,權力的不對等,是衝突的起因。 但我們要了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角色狀態,舉個例子,婆婆有時會以自己身為媳婦時被要求的狀態,來要求自己的媳婦;卻沒意識到不同時代跟家庭的狀態,媳婦的角色跟在家庭中的位置可能已經產生不同變化。

  2. 2022年5月16日 · 不要一哭就抱,以後會很難帶之類的話。. 雖然有兩個寶寶,沒辦法一次同時抱兩個。. 但打從他們出生開始,就決定要”抱好抱滿”,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不是百歲育兒法,也不是溺愛育兒法,就是單純覺得聽到寶寶哭,會非常地捨不得,心會揪在 ...

  3. 2021年7月15日 · 每當我聽見婚禮中我願意的誓言時都不禁想,「愛你一輩子這個承諾有多重? 這個一輩子有多長? 詩經中寫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4. 2019年4月1日 · 情緒勒索一詞,是一位心理治療學家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所發明的詞彙,指的就是一種無法為自己負面情緒負責並企圖以威脅利誘迫使他人順從的模式。 人會出現這樣的模式,並非真心想要勒索對方,只是想要此尋求安全感及掌控權,因此,我們還是得回歸到最基本的問題:你該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你該做的就是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推薦閱讀:夫妻相處學:過度脆弱其實是情緒勒索. 為什麼呢?

  5. 作者\ 媽媽經編輯 Reese. 編按:關於人生的無奈,反思不完,但生而為人,慶幸自己還保有企圖改變的想法。. 不久前在網路上看到以下有關認命與拼命的說法,覺得很適合每個在生活中汲汲營營的現代人!. 「一個人的快樂和苦難,所居位置不同而不同,但 ...

  6. 2023年4月20日 · 》四篇章系列紀錄片,思考孩子的真正需求. 女子學 更新於 2023-04-20. 看留言討論. 作者\女子學. 「媽媽,你不快樂我也不快樂。 」聽到八歲女兒這樣說因為不想自己的負面情緒成為孩子的童年陰影李心潔開始正視尋找方法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然後進行整理跟過去的一些事情和解讓自己找到所謂的平靜和真正的快樂〈我的名字叫李心潔〉、〈山頂小屋〉映後座談會,李心潔侃侃而談她希望透過《孩子,你好嗎? 》系列紀錄片,讓大家去重新思考「教育」是什麼? 這四篇章分別展現了不同的教育體系,以「愛」的視角為出發點,剖析各自獨有的角度,紀錄探討家庭關係和親子教育模式,以及父母、教育者與孩子間愛的互動交流。 經歷不幸的童年,會找不到自己的存在. 圖片來源:甲上娛樂. 「說我的故事吧!

  7. 2023年8月21日 · 作者\儀婷. 三歲,是孩子成長階段,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 這個時期的孩子,會發展以「自我」為中心的重要歷程。 為了完熟「自我」階段的任務,不難看見三歲的孩子將眼前的事物,都認定為「自己的」,對許多事情都執拗任性,也因此發展出「經常耍脾氣、哭鬧、崩潰」等行為。 所以老一輩人的一句話,「三歲豬狗嫌」,完全可以詮釋三歲孩子的行為狀態。 然而太多父母不理解這時期的重要性,決斷的希望孩子不要鬧脾氣,希望孩子快快長大,因此要求孩子要懂規矩,甚至強迫孩子不能將東西佔為己有,強硬的要孩子學習「分享」。 若孩子這時期「自我」沒得到滿足,強迫孩子長大,進展到「分享」階段,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