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19日 · 根據LINE調查,台灣社群用戶每四人就有一人帳號曾經被盜,周遭親友帳號詐騙的比率更超過5成,尤其高齡族群的資安意識更不足,原因之一在於用戶不了解安全認證碼的重要性,每十人就有一人曾傳送安全驗證碼或密碼給其他人。

  2. 2018年8月21日 · LINE詐騙案件,上半年破五百件. 台灣用戶數達1,900萬人的LINE,是台灣滲透率最高的即時通訊軟體,但也因此被拿來當作詐騙工具。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2018年上半年警察機關受理詐欺案件共1萬2,155件,其中,以LINE作為工具的案件數占556件、比例占近5%;其中,受騙民眾也不再只是大家認為的中高齡族群,在詐騙事件中,年紀未滿30歲的人數占近五成。 不過要防堵詐騙,LINE認為除了從他們自身強化產品,讓用戶了解詐騙手法才是根本之道,這也是為什麼LINE每年舉辦資安宣導活動。 像 去年 ,LINE將宣導重點放在,提醒高齡族群不要把簡訊安全驗證碼交給陌生人、避免帳號被盜。 LINE台灣總經理陳立人指出,在去年宣導後,案件數從年初的每月上千件,到年底只剩個位數。

    • Q1:被冒用名義創立投資詐騙,該怎麼辦?
    • Q2:如果不小心在陌生網站上匯款給對方,還有機會拿回錢嗎?
    • Q3:收到不明的廣告詐騙訊息,等於個資被外流?
    • 防範網路詐騙的關鍵:保持「多懷疑、多警覺」的習慣

    台北市刑事警察大隊經濟組組長陳志峯受訪時建議,如果自己的個人身分被冒用成投資詐騙廣告,首先請截圖備存,並進一步去派出所報案登記。這樣作法的主要用意是,當其他民眾因受害損失而提告,至少還有能力證明「這些假粉專廣告,不是本人設立」。

    陳志峯說,如果民眾稍微不察,不小心在不明的網站輸入資料,甚至匯款給對方,首先也是趕緊報案,盡量讓警方在第一時間內趕緊圈存、凍結對方的帳戶,然而必須要提醒的是,現在詐騙集團的金流技術已經很便利,一旦匯款後,款項幾乎很快就被轉走,再也追不回來。 因此,他強調,不論是現實生活、或在哪個網路平台上,對於這類需提供帳戶或匯款的要求,「能不信,就不信,匯款前一定要提高警覺!」

    另一方面,多數民眾也好奇,當收到不明的廣告詐騙訊息時,是不是就代表個資已經外流了呢? 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人才培力中心主任鄭瑋接受《數位時代》採訪表示,這些詐騙訊息、電話有可能是隨機產生的號碼,並剛好與民眾的手機號碼相同,「收到不明的訊息不一定代表個資被盜用,但民眾若有進一步接觸,個資就可能落入詐騙者之手!」 也就是說,即使詐騙者這個時候還不知道接收者的真實身分,民眾仍需保持警惕,且避免點選「不明連結」,並絕對不要回覆這些訊息。 鄭瑋指出,如果民眾點選了簡訊連結或回覆訊息,很有可能連結至「偽裝網頁」,一旦民眾在這些假冒的網站中輸入如身分證字號、信用卡等個人資訊,相關個資或信用卡號就會提供給詐騙者。以下是鄭瑋提供的3大判斷祕訣:

    鄭瑋強調,民眾應養成多懷疑、多警覺的習慣,勤於查證資訊,即使稍帶疑慮,多一份確認,就可以避免自己或親友的個資被盜,或蒙受財務損失。 總結而言,民眾如果發現有可疑訊息,應直接忽略、不理會;但如果在罕見情境下需要提供資訊前,建議先透過其他聯絡方式確認,例如,收到某市政部門的簡訊,可直接使用「另一種方式」,如親臨現場確認、或打1999確認。 此外,她也提醒,民眾可安裝用來「過濾惡意網站」及「陌生來電」的工具,幫助自己提高警覺。 責任編輯:陳君毅、林美欣

  3. 2023年11月28日 ·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指出,日本LINE雅虎公司(以下簡稱LINE雅虎)在昨(27)日宣布伺服器遭到網路攻擊,導致超過40萬筆個資可能外洩,其中包含通訊軟體LINE的用戶資訊,比如年齡、性別,以及LINE貼圖購買記錄。

  4. 2022年11月28日 · 1. 在用戶手機中內建安全金鑰(Security keys)加強保護,以協助防範駭客入侵Google帳戶。 2. 用戶也可以主動申請「進階保護計畫」(Advanced Protection Program)。

  5. 2017年11月14日 · 啟用兩階段驗證 :可透過手接收認證碼來保護帳號。 善用密碼管理員 :針對不同網站隨機產生密碼,因此當其中一個帳號攻破時,駭客就沒辦法如法炮製攻破其他帳號服務。 填寫 安全設定檢查:檢視自身帳號的安全性。

  6. 2014年1月9日 · 最近被 LINE 收購的 Whoscall 因為免費釋出再次成為話題,在 Android 上的「 WhosCall 」App 主要功能是進行陌生電話的自動來電辨識,幫助用戶封鎖電話詐騙、廣告推銷電話,減少來電的騷擾。 我要老實說,一開始我覺得「 WhosCall 」對我的用處不大,因為每個月我頂多接到一兩通推銷電話,如此一來,好像沒有必要在手機上特別安裝一個常駐 App 來做陌生電話的辨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