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暈症是很常見的症狀,全球約有20~30%的人曾有過頭暈和眩暈的經驗,其中多數是女性和長者,頭暈或眩暈的原因分別如下: 頭暈 藥物引起的副作用、上呼吸道感染、血糖低、慢性腎衰竭、貧血等。 眩暈 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梅尼爾氏症(內耳淋巴水腫)、前庭神經炎、偏頭痛、腦中風、腦腫瘤等。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許多人分不清楚眩暈和頭暈之間的差異,即使了解眩暈是什麼,也不知如何判斷自己是眩暈還是頭暈;究竟眩暈症是什麼? 和頭暈、暈眩之間的差異? 眩暈的原因為何?

  3. 什麼是暈眩?. 暈眩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醫學上則常使用眩暈一詞,然而許多人卻無法分辨暈眩(Vertigo)跟一般 頭暈 (Dizziness),兩者差異在於暈眩會有天旋地轉的感覺,而一般頭暈則不會。. 造成暈眩原因很多,除了部分藥物會導致外, 貧血 、內耳或 ...

    • 暈眩還是一般頭暈?
    • 人體的平衡機制
    • 單純頭暈或暈眩該如何預防及改善?
    • 頭暈或暈眩何時需要就醫?

    暈眩在醫學上稱作「眩暈」,和一般頭暈的症狀有明顯不同,暈眩常是陣發性的,發作時會感覺四周景物都在移動,如果患者有眼震的情況,則可更加確定為暈眩;而一般頭暈大多只是頭昏或有頭重腳輕之感。 1. 暈眩:感覺四周景物都在移動、天旋地轉、眼震 2. 一般頭暈:昏昏的、頭重腳輕

    我們之所以能夠行走自如、肢體協調,仰賴的是人體的平衡機制,包括內耳的前庭系統、視覺、自體感受系統(肌肉、關節)等。 最常引起暈眩或頭暈的原因是前庭系統發生問題,前庭系統包括:耳蝸、前庭、三半規管,其中前庭及三半規管則負責平衡。 當頭部位置或方向改變時,藉由前庭系統內的耳石移動,和三半規管內的淋巴液流動,讓我們的大腦可以感知移動的方向和強度,幫助身體作出相應的平衡。 在所有頭暈的症狀中,就屬「暈眩」的不適感最為強烈,以下將依照三種主要的發病原因作區分:

    藥物注意事項

    1. 避免含阿斯匹林的藥物 2. 避免含咖啡因的藥物

    生活注意事項

    1. 避免抽菸:因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減少內耳的血液循環,加重症狀。 2. 飲食控制:飲食力求清淡,避免太鹹、太甜的食物,尤其酒精、咖啡都應該禁止。 3. 適當紓壓:壓力也是造成暈眩的原因之一,因適度休息、安排休閒活動,避免長時間工作。 4. 補充水分:若為高溫環境下產生的頭暈,則盡快至陰涼處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眩暈復健運動

    若病人屬於周邊型暈眩,由於是前庭系統發生障礙的緣故,所以可在噁心、嘔吐等症狀消失後進行前庭復健運動,前庭運動越早施行,改善眩暈及平衡的效果也愈好。 1. 躺著或坐著,從上、下、左、右練習眼球轉動、頭部轉動;接著再注視自己的手指,由約1公分處拉近到30公分處。 2. 以坐姿重複上述眼球、頭部運動,接著再練習聳肩與雙肩繞圈,最後練習彎腰撿拾地上的物品。 3. 以站姿重複上述眼部、頭部、肩膀運動;再練習從坐姿切換到站姿,接著閉上眼睛練習此動作。 4. 以比眼睛高及比膝蓋低的位置練習雙手傳球,接著練習再坐下和站立之間轉換。 註:早期的復健運動可能會產生頭暈,不過這種感覺是刺激中樞補償必需的現象。

    如果是一般頭暈且症狀輕微,稍作休息也許可獲得改善,不過若是暈眩且伴隨以下症狀,則需要及時送醫或盡快就醫檢查,否則可能有危及生命的風險。 1. 中風前兆(顏面失調、口齒不清、手腳麻木無力) 2. 心肌梗塞:胸痛、呼吸困難、心悸 3. 頭部發生碰撞或外傷 4. 頭暈或暈眩症狀數日未改善 5. 走路不穩、平衡感失調 6. 伴隨高燒不退 7. 聽覺或視覺出現異常 總結來說,如果日常頭暈的情況已經影響生活品質,建議可以記下發作時的症狀、頻率、持續時間或是誘發因子,將詳細的情況告知醫師,才能更精準地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文:林恆毅/圖:Daco Reference: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25-6、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22-8、奇美醫院

  4. 2022年3月3日 · 頭暈原因有哪些?. 頭暈是許多疾病的症狀之一,原因眾多,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陳又嘉醫師指出,常見的原因包括:. 周邊型:良性陣發性眩暈(例如耳石脫落)、前庭神經炎、 梅尼爾氏症. 中樞型:腦中風、腦出血、頭頸部血管狹窄、中樞神經感染/發炎 ...

  5. 2021年8月13日 · 何謂「暈眩症」. 「暈眩症」也可稱為「眩暈症」,如果出現頭暈症狀時,建議可先至耳鼻喉科看診,可以快速診斷出是否有暈眩症,才能進一步檢查是否為聽覺神經及平衡神經造成的暈眩問題。. 暈眩症,大多是內耳不平衡問題造成的,看診時醫師會 ...

  6. 2023年11月13日 · 暈眩(Vertigo)指一人突然出現天旋地轉、身體無法平衡的感覺,有時會伴隨著噁心、想吐及冷汗等症狀;在醫學上常用「眩暈」一詞,正式名稱則為「眩暈症」。眩暈原因為何、發生眩暈該怎麼辦?就由臺大醫院耳鼻喉部楊庭華醫師解惑。眩暈原因

  7. 2023年3月23日 · 眩暈症是很常見的症狀,全球約有20~30%的人曾有過頭眩暈的經驗,其中多數是女性和長者,頭暈或眩暈原因分別如下: 頭暈. 藥物引起的副作用、上呼吸道感染、血糖低、慢性腎衰竭、貧血等。 眩暈. 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梅尼爾氏症(內耳淋巴水腫)、前庭神經炎、偏頭痛、腦中風、腦腫瘤等。 引發頭暈和眩暈原因有很大的差異。 眩依解剖位置分3類. 因為引起眩暈的器官部位不同,眩暈依解剖位置分為中樞性、周邊性、反射性3類。 ①中樞性. 大、小腦問題引起的眩暈為中樞性。 大、小腦病變像腦中風、腦腫瘤等引起的眩暈均屬此類。 ②周邊性. 內耳部分為周邊器官,舉凡如內耳淋巴水腫的梅尼爾氏症、前庭神經炎都屬之。 周邊性的眩症通常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休息及訓練,幾乎都可以得到控制。 ③反射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