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確診者在收到PCR陽性後會填寫確診者自主回報疫調系統5月8日起指揮中心宣布限縮居家隔離對象只限有接觸的確診者同住親友計算時間自和確診者最後接觸日算起進行3+4者隔離3天第47天可以出門但需要先快篩陰性後再出門

  2. 2020年4月10日 · 一、社區感染威脅增,防疫政策翻轉. 4月4日,指揮中心宣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應全面戴口罩。 (攝影/楊子磊) Q:搭乘大眾運輸,到底要不要戴口罩? COVID-19疫情初期,指揮中心不斷強調,一般民眾只有看病、陪病、探病需要戴口罩。 2月7日衛福部網站便發布訊息,在捷運、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不必戴口罩,台灣目前沒有社區感染情形,只要遵守口罩使用三時機:看病、陪病、探病的時候要戴,有呼吸道症狀應戴口罩,有慢性病外出建議戴口罩,就能有很好的保護網。 搭乘通氣量足夠的大眾運輸(如公車、捷運、高鐵),不用擔心不戴口罩會被感染。 不過到了4月4日,指揮中心宣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應全面戴口罩,未戴不聽勸最高可罰1萬5,000元。

  3. 指揮中心匡列接觸者的準則是採與確診者面對面接觸15分鐘以上且沒有適當防護」,但這個準則顯然不足夠不只染疫的醫護人員均有適當防護在平鎮某醫院感染的案889與案908兩人甚至沒有面對面僅坐在候診區前後排不到15分鐘即染疫

  4. 2022年1月27日 · 台灣本土的情況也是如此。 根據指揮中心1月28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台灣共406例Omicron境外移入其中超過半數221人無症狀另185人輕症3人中重症。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這三名患者分別為20多歲台灣男性、30多歲外國懷孕女性,以及50多歲台灣男性。 分別出現血氧降低及輕微肺炎、雙側肺炎,以及血氧降低症狀,三人雖在病程裡出現中、重度症狀,但治療改善狀況良好,兩週內就解除隔離,都未進入加護病房。 但也有國家,如丹麥,疫苗接種率86%,Omicron的住院率仍有1.2%,只比Delta株的1.5%略低一些。 馬偕兒童感染科醫師邱南昌認為,國外的狀況值得台灣借鏡,現在Omicron病毒是使COVID-19疫情走向流感化、或是新一波危機?

  5.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冠肺炎)短短 3個月襲捲全球 逾百個國家, 一隻全新的病毒和新興疾病在世人眼中形成,面對的考驗,不僅各國衛生政策、防疫措施要快速應變,的病毒壓迫下,也給科學推進的刺激。 為什麼沒有症狀也會傳染? 為什麼同一個疾病有多個名字? 天熱究竟會不會成為病毒消失的關鍵? WHO為什麼這麼遲才發布「全球大流行」? 英國提出「群體免疫說」有沒有道理? 緊急傳染病爆發期間為何不要自行就醫? COVID-19開啟了許多公衛與病毒的認知。

  6. 2023年1月17日 · 針對確診過的民眾李建璋說確診後6個月再接種疫苗此時產生的混合性保護力」(hybrid immunity)是最強的,可以有效預防重症。 不過,疫苗抗體濃度依然會隨著時間下降,在病毒沒有明顯變異或變強的情況下,可以依疫情狀況、是否前往高風險國家 ...

  7. 2020年1月19日 · 疾管署已將其引發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醫療院所發現疑似病例須24小時內通報患者確診前可依法隔離違則開罰醫事人員45萬元醫事機構最重罰200萬病人若不配合就醫及隔離也可開罰6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