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0802. facebook. 因應「臺紐經濟合作協定」2025年全面生效,立委洪申翰今日偕同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等產業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盡速提出2030乳業政策白皮書及配套措施。 (攝影/游昇俯) 依據「臺紐經濟合作協定」,2025年起紐西蘭進口液態乳將可以「零關稅」進口,可能衝擊國內酪農產業。 臺灣農酪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龔建嘉指出,進口保存期限70天的乳品也叫「鮮奶」,現行標示法規已造成不公平競爭,未來協定生效,恐怕會進一步讓本土鮮乳需求消失,亟需政府配套措施。 農業部畜牧司表示,將與衛福部食藥署討論,規劃國產鮮乳與進口鮮乳做差異性標示。

    • 2025年倒數計時 專家預言三成酪農恐離酪
    • 藉dhi計畫、自動化設備 精進國產鮮奶質量
    • 建立市場區隔 臺灣應發展低溫殺菌鮮奶
    • 鮮乳坊瞄準「莊園鮮奶」 期待優化標示和履歷制度
    • 開拓國產生乳多元應用 讓產業結構更健康

    2013年7月,臺灣與紐西蘭簽署「臺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為保障國內酪農產業,政府在乳品部分設定液態乳為敏感性產品、採取關稅配額保護措施,爭取12年調適期。配額量由協定生效後的5,500公噸,每隔3年增加1,500公噸,直至第12年(2025年)起,改以零關稅配額開放紐西蘭液態乳進口。不少國內乳品專家和業者預期,包含紐國在內、價格具競爭力的外國鮮奶,恐將對國內酪農業造成重大衝擊。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理事長暨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徐濟泰表示:「過去2年,乳品廠已表達有剩餘奶出現……且現在還沒全面開放,外國奶進口量的成長速率就是國產奶消費量的3倍,壓縮國產鮮奶的消費空間,2025年開放時只怕會更強,甚至是爆炸性成長!」 推動「白色革命」、積極改變產業生態的鮮乳坊創辦人暨乳牛獸...

    在提升生產端競爭力上,畜牧處近年除透過「草食家畜產業加值及競爭力優化計畫」強化業者的生產效率,也加速推動智能化飼養管理設施、開放乳牛業引進外籍移工,緩解缺工和人力老化現象。除此之外,調整乳業根本體 質的中長期措施,還包含畜試所持續推動的乳牛群性能改良計畫(Dairy Herd Improvement, DHI),藉由乳樣蒐集分析,選育優良種牛、提供酪農飼育管理參考。並建構專家到場服務的技術諮詢體系,改善酪農戶關於乳牛配種、修蹄、繁殖障礙的專業知能。 長期輔導全臺畜牧場的徐濟泰指出,臺灣至少一半的牧場,乳牛平均產乳量可達25公斤以上,超越澳洲、德國、中國等國且仍逐年上升,更不乏花蓮吉蒸牧場、臺南梅桂種畜場等乳量超過60公斤的模範生,整體酪農業實力正不斷追趕美國、以色列等酪農業先進國家。未來若輔...

    想讓國人進一步支持國產好奶,乳品專家也發現關於養牛與牛奶,有幾個迷思普遍存在於消費者心中,恐影響大眾選購國產鮮奶的行動力。 迷思一 臺灣環境不適合養牛,鮮奶品質不比紐澳好? 「乳牛是高度被人類馴化的動物,泌乳量已超過其生理需求,相對地乳牛需要的是被人類高度關懷的環境。」龔建嘉解釋,包括乳牛懷孕期、泌乳前中末期的營養配方和獸醫師對牛隻健康狀態的監控,在紐西蘭、澳洲等草原放牧型國家,反而不容易滿足乳牛族群的不同需求。而臺灣酪農業運作,較類似美國室內畜養模式,如此的經營成本雖高,但鮮奶營養和品質也更高端。 徐濟泰舉屢創「高繁天噸牛獎」佳績的臺南梅桂牧場為例,「只要你把牛各方面照顧的很舒服,牛吃得好,奶量和乳成分便能平行上升。講臺灣氣候條件不好不是理由!」反倒是臺灣有能力在高溫多溼的環境中,維持一定...

    整體觀之,國內酪農業及鮮奶發展,確實正一步步朝對的方向前進,但要迎戰進口鮮奶,除了及早建立產品差異化,龔建嘉也疾呼,產業尚需政府法規對本土鮮奶擬定更具支援性的全面措施——不管是升級鮮奶標章、擴大生產 履歷標章覆蓋率,或重新規畫國家標準(CNS)對鮮奶的定義——方能增加消費者選購國產鮮奶的主動性,為酪農撐起實質保護傘。 長期為在地獨立酪農發聲,他舉例,當前官方推動生產履歷認證鮮奶的思維僵化、缺乏發展性,將管理蔬果的概念套用在液體的鮮奶上,讓部分獨立農民申請時倍感受挫。單一牧場的獨特性難以被真實體現和保障,結果是消費者和酪農的雙輸。 「在鮮乳坊合作的牧場,我們都跟酪農講,現在做的每件事都是在為2025做準備:為什麼要做單一牧場?為什麼要讓產品有差異化?為什麼要提升飼養水準?因為這樣,我們才可掌握...

    根據世界糧農組織(FAO)定義,各國每年人均鮮奶消費量,按照高於150公斤、介於30~150公斤、低於30公斤共分成三個等級,臺灣目前以21公斤歸屬第三等,落後日本,甚至墨西哥、伊朗、肯亞等國。「不論是小朋友的飲食習慣或老年人的骨質疏鬆問題,國人對乳製品需求量確實還有成長空間。」張經緯期待,農委會未來將繼續鼓勵多元產品的開發和宣導衛教常識,將國內乳品市場的餅做大。 目前國產生乳流向仍以最大宗的鮮奶和調味乳、保久乳為主,固態乳製品比例極低。但提倡臺灣酪農業應朝自動化、本土化、差異化發展的陳明汝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近90%生乳都在賣鮮奶」。臺灣乳業結構若想更健康,雖難以效仿日本、歐洲等國——實施補貼政策壓低鮮奶零售價,再從乳製品如起司利潤吸收補貼金,但臺灣若能發展出可強調新鮮...

  2. 農傳媒. 20190403. 陳志峰/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 位處亞熱帶的台灣,每頭乳牛的泌乳量,卻超越了許多酪農大國。 全台目前有 553 場酪農戶,飼養規模為十三萬頭牛,其中約有六萬頭泌乳牛,一年牛乳的產值高達一百多億元,在單項農產品中排名第九。 消費者享用新鮮乳品的同時,酪農卻是畜牧產業中,勞力最密集的一行。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兩次的擠乳工作,分別在清晨四、五點,和下午三、四點,一次也少不得。 工時極長、工作繁重,酪農業成了農業缺工中率先受到衝擊的業別。 記得六年前,課堂上曾有研究生報告有關機器人擠乳的研究論文,當時,各國都還在研發的階段。 時隔六年,在北歐的幾個國家,已經有超過 20% 的農場引入擠乳機器人,尤其丹麥,每四戶酪農就有一戶使用機器人擠乳,這比例還持續在增加中。

  3. line. 想體驗正統的英式甜點『米布丁』 不用特別飛到英國 ️. 《臺灣農好呷》直接原汁原味搬到你家☕. 米布丁是莎士比亞時代流行的餐後甜點. 燉煮時會有種煮粥的錯覺. 但是當完成後. 米香混合著濃厚的牛奶香. 絕對讓味蕾驚艷不已. 米布丁的靈魂非”米”莫屬. 本次主廚使用來自彩田友善農作的「彩田米」 負責人儒門從2015年開始. 在新北市金山、萬里一帶推廣友善契作. 致力於輔導當地小農不施農藥、除草劑、化學肥料. 透過契作收購方式. 不僅慢慢恢復當地生態. 也同時讓消費者品嘗到. 用北海岸優質水源與土讓種出來的無毒友善「彩田米」 單純的食材以簡單的料理方式. 香濃的牛奶搭配上粒粒飽滿的彩田米. 讓《臺灣農好呷》用料理帶你環遊世界🌏. 🥣食材: 米200g. 奶油 15g.

  4. 滴血便知產乳量,酪農不需再等小牛長大. 農傳媒. 20180111. 文/ 洪嘉鎂 圖片提供/ 畜產試驗所. 酪農業者不需要再等到乳牛 3歲頭胎分娩後才知道產乳量好不好,農委會畜產試驗所(下稱畜試所)在去年引入乳牛基因體檢測技術,只需在小牛數月齡階段,採集 ...

  5. 手搖飲比賽增加茶飲、大豆兩組. 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說,去年針對香蕉與紅龍果辦理比賽,今年不只是水果,也擴大至豆類、茶葉等組別,希望讓業者研發出多元化的產品。. 大苑子副總邱曉焄說,過去在水果無法銷售完畢時,經常會有媒體報導希望消費者支持 ...

  6. 20180318. 口述楊秀珠 採訪/何嘉浩 攝影/謝佩穎. 作物出現問題,一定是「病蟲害」引起的嗎?有時是因為土壤、營養或氣候 等其他因素所導致,因此談論作物異常時,改稱「作物健康診斷」更為貼切。 害物整合管理(IPM),是指改善環境、肥培管理,減少有害生物對農場經營 的影響,不只是噴灑農藥,而是改以增進作物健康的方式。 農民採用 IPM,首 先要有診斷能力,思考種植時可能面臨哪些病蟲害? 該如何預防? 陪伴農民診 斷作物狀態時,應以農民角度來看待農場,實際走進田裡觀察病徵。 我有個診斷流程,逐步將環境、病害、蟲害等因子切開來談,並在田裡確認 是何者危害作物,再選擇合適的管理策略。 近年,也將雜草納入害物,思考盡 量不使用除草劑的情形下,減少雜草對作物的影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