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25日 · 數據顯示,乳癌及大腸癌患者5年存活率分別為83.2%及50.3%,但第四期的大腸癌患者,5年存活率不足1成。 分析顯示,2010至17年間有28,468名女士患上乳癌,已轉介第二期個案約有1萬宗較多;第一期及第二期患者,5年後存活率達95%;但達擴散的第四期患者,5年 ...

  2. 2021年1月26日 · 大腸癌是本港的「頭號殺手」,惟初期病徵不明顯,不少患者都是到晚期才確診。政府去年全面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50歲至75歲、沒有大腸癌徵狀的香港居民每2年在私營機構接受篩查,及早識別患者進行治療。 【20

  3. 2022年12月22日 · 家族病史或影響下一代健康狀況。. 買醫療保險時,保險公司會問及家庭成員健康履歷,當發現家人曾經患癌、糖尿病、遺傳病等,最壞情況投保人都有機會被拒賠。. 但原來不同保險公司亦有不同的核保標準?. 遺傳病並不局限於與生俱來的先天疾病 ...

  4. 2022年5月6日 · 第二重防綫. 不少癌症患者因病情或接受治療而需要暫停工作,市場上部分保障計劃會為受保人提供持續癌症現金津貼,每月發放,以彌補治療期間的收入損失,減低患者及其家人的經濟壓力,讓受保人安心休養。 第三重防綫. 癌症治療期間的化療及治癌藥物或會影響患者的生育機能,以及肚內孩子的健康,故此,生育計劃宜延後進行。 可幸的是,現時先進的精/卵細胞冷凍保存技術為不少打算成為父母的癌症患者帶來「生」機。 市場上較周全的保障計劃於提供癌症的危疾賠償後,更會為希望於未來延續生育計劃的受保人賠償進行有關細胞冷凍保存的實際費用,更包括指定年期的儲存費用。 現時市場上有一些危疾保障計劃於懷孕期22周起接受投保,而懷孕期內的媽媽亦會獲得保障,孩子出生後,更可即時獲得無縫銜接的全面危疾保障。

  5. 2019年7月24日 · 在「額外醫療保障」中不保「非手術癌症治療」的靈活計劃,於此腸癌個案的預計保障率大概約8成多; 保柏、信諾的靈活計劃,「額外醫療保障」亦包括「非手術癌症治療」項目,腸癌個案的預計保障率提高至9成以上

  6. 2020年10月13日 · 以香港最常見的癌症大腸癌為例,於公立醫院的基本治療費用約27萬元,不過公立醫院輪候期甚長;為免耽誤治療,不少患者都會轉投私家醫院,而私家醫院大腸癌基本治療費用高達130萬元,對一般市民來說確實是沉重的負擔。

  7. 2023年3月2日 · 以本港頭號殺手癌症為例,大約一成癌症與遺傳性致癌基因有關1,子女可能從父母身上遺傳了致癌基因,引起癌變,因此若父母不幸患癌,在壯年(六十歲前)發病,其子女日後投公司核保時會更謹慎,有機會增設不保事項或是大幅增加保費,甚至是拒絕受保。 除了癌症,保險公司會問及直系親屬是否曾在六十歲前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多個疾病。 基於最高誠信原則,投保人亦應如實作答。 實測保泰人壽網上投保: 點擊圖片放大. 實測友邦保險網上投保: 點擊圖片放大. 個別癌症 投保的難度較高. 10Life編輯今次實測,在友邦保險及保泰人壽的網上平台購買危疾及醫療保險時,一旦申報父母患癌時,便會遇上特別處理,未必可以直接投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