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6日 · 媽咪咪的作法. 1. 婉轉地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陳述事實. 媽咪咪跟胖靈精解釋:「阿公因為跌倒撞傷流很多血住在醫院裡面。 阿公長出翅膀,現在已經飛到天上當天使阿公囉! 阿公長翅膀後,也會常常飛回來看你,因為阿公很愛你! 如果你想阿公,也可以看放在客廳的照片,跟阿公說你很想他,阿公聽到後,也會飛回來看你哦! 因為阿公知道你也很愛他! 」。 胖靈精似懂非懂,透過不斷跟他強調「天使阿公住天上」、「阿公也很愛你」和「想阿公可以看照片」,胖靈精似乎比較懂「阿公不會再住在這個家裡,住在天上」了,有點像「搬家/搬到天上住」的概念,並提供想念時的因應方式。 胖靈精看到大家忙著做元寶和摺蓮花,說他也要摺元寶送天使阿公,我聽了很感動,即使摺得……(如下圖,精細動作尚在發展),但這就是胖靈精對天使阿公的愛。

  2. 2022年5月3日 · 關於生死離別這門課人生盡頭最好的結局是苦楚全無不再執著高寶書版 更新於 2022-05-03. 看留言討論. 作者\蔡瀾. 吳宇森兄從加州傳真一封信過來,談及黃霑兄走前還有一點痛苦,我感受頗深。 關於死,中國人諸多忌諱,不去涉及。 那麼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對一切都有研究,變成文化。 但死,沒有文化。 人生盡頭,最好苦楚全無,打麻將打到一半暴斃,或馬上風,樂事也。 死法學老和尚吧,他們在最後那幾天斷食,安然離去,這是最文明的安樂死,在西方還沒有提倡以藥物終結生命時,東方人老早已想到。 但願自己走時,安樂死已經普及化,以免那幾日的挨餓,哈哈。 追悼會一定要在生前舉行。 大家在一起開個派對,吃吃喝喝後離開,從此隱姓埋名不涉世事,不見熟人,與死相同。

  3. 2021年3月25日 · 看留言討論. 【媽媽經編按: 一名居住在美國的網友在推特分享了一則媽媽友故事這名媽媽友某天被正值叛逆期的15歲兒子嗆:「如果沒有媽媽的話我就輕鬆太多了」,結果她當下聽到孩子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應對方式卻不是單純責罵而是選擇停止一切媽媽會為兒子做的事」,換句話說就是讓他體驗沒有媽媽的日子。 這名媽媽友的方式的確直截了當,只準備食材、不煮飯,也不再幫洗衣服,當然更不會接送上下學,所有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讓兒子自己看著辦。 結果,兒子受不了後向父親控訴這一切,爸爸卻回:「你媽媽很棒」,隨後向學校輔導員告狀,輔導員聯絡母親確認事情的前因後果後,也跟孩子說:「你媽媽很棒」。 最後大概隔了3天左右,兒子就向母親道歉了。

  4. 2019年9月16日 · 媽媽經編輯部 更新於 2019-09-16. 看留言討論. 作者\ 媽媽經 編輯 Yuting Tsai. 資料來源\ 爆料公社 、 武術老師任培豪 、原家長‎Li-Hua Yu. 在臉書粉絲團上有網友分享一則貼文,希望大家能夠多注意孩子在校的狀況。 原PO家長 表示,孩子在桃園私立學校遭到老師霸凌。 學期中被指考試作弊、上課哼歌、最後一個添營養午餐、清潔大便,好不容易學期末了,原本成績優異、各科考試都滿分的兒子,竟然被老師擅自改動成績,最後忍無可忍,將所有事件公開。 推薦閱讀:許瑋甯自曝必殺名單,遏止校園霸凌不能只教這件事. 較大事件節錄. (更詳細情況請見文末附圖) 事件一、哼歌.

  5. 2024年4月19日 · 13 歲正值青春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已進入成熟階段,也是最考驗父母的叛逆期階段,這階段孩子自尊心強且非常重視同儕間的關係及感受,同時也容易受到同儕間的影響,而心思較敏感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較容易產生想法及行為上扭曲,所以這階段是需要父母多點理解和陪伴。 13 歲引導小撇步: 給予孩子更多自我空間且不窺探隱私,這點非常重要。 用聊天的方式關心孩子身邊交友狀況但不隨意批評也不過於干涉。 當意見不合時先各退一步,坐下理性溝通,避免正面衝突的發生。 當衝突發生時不打罵、避免情緒字眼,容易傷害孩子自尊造成反效果。 不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產生叛逆的行為。 尊重及支持孩子的選擇很重要,可以適時給予正向的建議和提供支援。

    • Babylike
  6. 2022年2月22日 · 首頁 » 婚姻真心話 » 爬進靈堂的喪禮習俗:父母離世,『哭路頭』的為何是女兒? 圖片來源:孤味 劇照。 專欄作家 更新於 2022-02-22. 看留言討論. 作者\臺灣殯葬資訊網. 在臺灣目前的喪禮中,有一禮俗是「父母或祖父母臨終,若已出嫁的女兒未能及時隨侍在側,則聞喪後回娘家奔喪時,應在娘家大門口外哭號,並以跪爬方式進屋,跪爬至靈前哭號祭拜」,此謂「哭路頭」。 由於 「哭路頭」喪俗特別強調嫁出的女兒,因此經常被主張兩性平等者抨擊,指「哭路頭」是歧視女性的惡俗,應予革除。 惟「哭路頭」喪俗果真是對女性的歧視? 則有待吾人對「哭路頭」喪俗的源由與意義略做一探索。 漢文化的喪禮儀節,主要源於《禮記》裡各篇對喪禮從初終「屬纊」至三年「禫祭」的各項儀節的敘述與意義的闡釋。

  7. 2022年7月6日 · 建議2、 《專題報導》意外和明天哪個先到?. 新鮮人抓住投保3要點「第一次就上手!. 建議3、 社會新鮮人保險規劃3原則 迎合需求聰明投保要花在刀口上. 建議4、 年輕「Z世代」薪情差 掌握投保4重點衝刺事業無後憂. 建議5、 低薪、買不起房?. 30歲「悶世代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