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9日 · 為了提升台灣地區的降雨觀測和災害預警能力,中央氣象局陸續於民國 106、107、108 年,各自於北、中、南,完成共三座高解析度「 防災降雨雷達 」,其資料也在經過驗證、整合後陸續上線至 中央氣象局官方網站 。 和過去在台灣島四個端點進行觀測的氣象雷達不同,雖然防災降雨雷達的有效半徑更短,但卻具備 更高的解析度、更快的更新頻率,以及更準確的降雨型態觀測。 對於科學研究來說,降雨雷達能夠提高中央氣象局「雨量預測」的分析能力,也加快政府單位「災害預警」的應變速度。 但是降雨雷達對於一般民眾而言,真的有任何實用價值嗎? 答案其實是「超級有用」!

  2. 2012年6月19日 · 中央氣象局在今年1月1日啟用 鄉鎮逐時天氣預報 ,不僅能把區域鎖定在範圍更小的鄉鎮,而且預報時間也縮短到3小時。 一天能以9個時段進行天氣預測,對於天氣的掌控能更佳精準。 此外,筆者認為在這個系統中,比較有價值的是小時雨量資訊。 近幾年劇烈天氣造成的災害中,雨量的影響遠大於風量,有雨量資訊更能精確掌握天氣狀態。 再者,以後看天氣預報,不用每次都是以台北、台中、高雄大範圍區域為基準,鄉鎮為單位的氣象更加實用。 逐時天氣預報 採用圖像介面,右方也能直接點選所在縣市。 以新北市為例,點入頁面後可看到各區天氣,左上方還能選擇時間或參數。 從上方頁面點選鄉鎮後,就會進入逐時預報系統,以3小時為區隔做天氣預報。 如果無法載入Flash,網頁右上也有文字版的轉換按鍵,按下後就會出現這個頁面。

    • 氣象局1
    • 氣象局2
    • 氣象局3
    • 氣象局4
    • 氣象局5
    • 即時的天氣預測
    • 即時預報的產生模型
    • 結果評估
    • 學界似乎並不買帳

    目前的天氣預測是由強大的數值天氣預報(NWP)系統驅動的透過解決物理方程式,數值天氣預報系統可以提前數天得到地球規模大小的預測。然而,它們卻很難在兩小時內產生高解析度的預測。 即時預報填補了這一關鍵時間區間的性能空白。氣象傳感的進步使高解析度雷達可以高頻地(在1公里解析度下每5分鐘)提供測量出的地面降水量數據。 目前已有的短期預測方法,如STEPS和PySTEPS,是沿用NWP的方法來解決不確定性,以及按照帶有雷達訊息的平流方程來對降水進行建模。 在這些模型中,場地由光流來估計,平滑度懲罰被用來近似於平流預報,隨機擾動被添加到場地和強度模型中。這些隨機模擬可以得出機率性和確定性的預報,並且在多種空間尺度(從公里尺度到集水區的大小)上都適用。 基於深度學習的方法則不需要對平流方程的依賴。透過大...

    DeepMind使用產生模型的方法,根據過去的雷達,對未來的雷達進行詳細和可信的預測。有了這樣的方法,既可以準確地捕捉大規模的事件,同時也可以產生許多備選的降雨情景(稱為集合預測),使降雨的不確定性得到探索。 DeepMind的模型也十分擅長中到大雨事件的預測,與其他競爭方法相比有著明顯的改進。DeepMind表示,在經過英國國家氣象局(Met Office)的50多名專家氣象學家進行了認知任務評估之後,與廣泛使用的預測方法相比,在89%的情況下專家們會把DeepMind的方法評為首選。 產生法(DGMR)比平流法(PySTEPS)更好地捕捉了環流、強度和結構,更準確地預測了東北地區的降雨和運動。與確定性的深度學習方法(UNet)不同,DGMR還產生了尖銳的預測。 產生法(DGMR)與平流法...

    在使用CSI進行比較時,所有三個深度學習系統產生的預測都比PySTEPS的基線明顯更準確。使用交替的星期作為獨立單位的配對置換測試來評估統計學意義,發現DGMR與PySTEPS相比,在所有的降水閾值上都具有更好的效果(n=26,P a. 20個樣本的CSI,降水閾值為1毫米/小時(左)、4毫米/小時(中)和8毫米/小時(右);b. 所有模式在T + 30分鐘(左)和T + 90分鐘(中和右)的2019年預測的徑向平均功率譜密度。 從上圖中的b可以看到,DGMR和PySTEPS的光譜特徵都與觀測結果相吻合,但軸向注意力和UNet模式產生的預報具有中、小尺度的降水變化,並隨著提前期的增加而減少。 由於它們產生了模糊的預測,軸向注意力和UNet nowcasts的有效解析度遠遠低於數據的1公里×1...

    然而,除了這50位專家以外,其他科學家並沒有被這些結果說服。 雷丁大學的氣象學家Peter Clark說:「我沒有看到預測方面的任何革命。依靠主觀評價來證明模型的有效性只能使讓人感到困惑。」此外,他還表示:「我仍然驚訝於他們沒有選擇使用一個客觀的分數。關於如何進行評估,甚至是實際評估的內容,幾乎沒有詳細說明。」 在論文中,DeepMind也並沒有給出新模型與現有模型的準確性相比具體提升的數據。對此,DeepMind的高級科學家和論文作者Shakir Mohamed表示,「我們想採取更加謹慎的方法,而不是報告一個數字。」 同樣是來自雷丁大學的氣象學家Rob Thompson則說:「與其說DeepMind的研究完全顛覆了我們所知道的雨水預報,不如說它只是提供了一種不同的方法。它的表現與當前其他尖...

  3. 2015年8月7日 · 而右下方則可以在預設的風速、風向之外,切換到常用的氣溫、降雨等天氣預報資訊,同樣可以用動畫地圖查看整個地區的天氣變化。

  4. 2020年1月15日 · 在進行天氣預報之前,氣象單位會透過許多儀器、設備觀測多項指標數據,例如使用都普勒雷達測量降雨、氣象衛星提供多光譜影像(Multispectral Image),地面觀測站也會測量風向、雨量等。

    • 氣象局1
    • 氣象局2
    • 氣象局3
    • 氣象局4
  5. 2018年2月17日 · 對此,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技正蕭乃祺表示,目前約有15個學術單位、法人和民間公司通過氣象局的審核取得速報帳號,但氣象局每年都會檢討是否收回帳號。

  6. 2024年5月16日 · 臺灣位於活動頻繁的板塊地震帶上,氣象局也曾在去年公布臺灣 44 條斷層的「發震機率圖」,而在經歷 4 月初花蓮發生芮氏規模 7.2 強震後,更多人擔心自己居住地區的安全性,畢竟活動斷層很容易再發生斷層活動而引發地震。. 現在只要在經濟部中央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