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7日 · 會中能源署報告我國氫能政策及技術發展情形產業技術司分享臺灣在氫能載具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投入地技術開發工研院說明水電解產氫技術發展中油公司則介紹我國首座可移動式加氫站示範驗證規劃臺波雙方皆強調已透過本次會議奠定良好交流基礎無論在氫能政策技術及應用議題上具有不同的應用需求及情境可互為借鏡且針對氫能有助於交通產業及發電的減碳效益獲致高度共識未來並將就雙邊氫能推動項目進一步尋找交流合作的重點以有助達成淨零減碳目標。 經濟部.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

  2. 2023年11月8日 · 針對立委氫能發展對應2050淨零碳排目標的質詢林全能表示臺灣推動氫能發電目前分成為短中期首先氫能必須與燃氣電廠整合短期內先選定台電在興達電廠進行天然氣發電混燒5%氫氣的測試

  3. 3 天前 · 記者李靜音/高雄報導. 2025國際碳稅徵收迫在眉睫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陳軍互研究團隊掌握關鍵技術發表全球首例的鹼性電解海水製氫原型機」,其獨特綠氫技術史無前例更有望鏈結大規模生產讓高雄西子灣成為尖端電解海水製氫 ...

  4. 2023年5月17日 · 由於概念為關鍵是能源」,經濟部藉由7個領域帶領企業落實減碳轉型在產業及生活轉型方面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王漢英認為低碳能源及環境永續帶來新興產業新服務模式及新生活型態在淨零排放趨勢下預見科學工具數據角色將更吃重帶領創新科技與跨域合作匯集各領域人才加入。 此外,民間大廠也率先投入,以永豐餘消費品實業公司為例,已開始實施「資源循環零廢棄」關鍵戰略。 董事長何奕達表示,「我們的字典已經沒有『廢棄物』,都改稱『餘料』。 」強調循環經濟就是「與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從原料、包裝減塑、回收、綠色商品研發等,無所不在,透過與民眾共同從生活行為的改變,以實際行動支持淨零轉型。 經濟部. 環保署. 歐盟. 相關新聞.

  5. 2023年8月30日 · 歐洲積極推動綠能科技,降低石油與能源密集產業,以強化戰略自主性;包含推動在能源或運輸系統中,使用合成燃料、綠色甲醇與,以幫助海運、航空等能源密集產業實現去碳化。另外,除了可作為能源以外,也可成為歐洲工業發展的基礎原料。

  6. 2023年12月23日 · 2050淨零施政,將強化全民參與。 國科會科技辦公室組主任王英裕表示,政府將與民間團體合作擴散淨零觀念,並建立民間自主投入機制,讓民眾理解淨零科技,並進而願意參與,推動臺灣邁向經濟、社會、與民眾三贏的淨零新生活。 王英裕表示,淨零科技方案首期,將發展大型化(15MW)的浮動式離岸風電平台技術等,協助推動國內首座浮動式離岸風電商轉、布局深層地熱、去碳燃等前瞻能源技術,將加速技術落地應用與導入前瞻科技研發。 王英裕表示,除發展領先國際的淨零科技外,政府也將搭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論證,作為相關配套政策與社會溝通基礎,以及致力於建立民間自主投入機制,使民眾更容易了解淨零科技與應用,進而在生活中實踐,落實低碳生活;同時誘發廠商建構低碳商業模式,創造綠生活產業鏈。

  7. 2023年12月14日 · 根據環境部報告臺灣代表團於COP28會議期間進行計46場雙邊會談就氣候變遷政策能源轉型再生能源發展2050淨零排放綠色金融及碳定價等議題廣泛交流並宣介臺灣推動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的訴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