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名 網的總稱。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七下.釋器》:「罔謂之 罟。。」疏證:「此罔魚及鳥獸之通名。」《孟子.梁惠王上》:「數 罟 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動 用網捕捉魚或鳥獸。晉.傅玄〈羽籥舞歌〉:「羲皇之初,天地開元。

  2. 字詞:劼,注音:ㄐㄧㄝˊ,力部+6畫 共8畫 (次常用字),釋義:[動] 1.慎重、謹慎。《說文解字.力部》:「劼,慎也。」 2.穩固 ...

  3. 名 樹木砍伐後長出的新芽。《書經.盤庚上》:「若顛木之有由 櫱。。」《國語.魯語上》:「山不槎 櫱,澤不伐夭。 泛指枝幹新長的枝芽。《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 櫱 之生焉。

  4. 字詞:弇,注音:ㄧㄢˇ,廾部+6畫 共9畫 (次常用字),釋義:[動] 1.遮蓋、掩蔽。《爾雅.釋天》:「弇日為蔽雲,疾雷為霆霓。」《管子.八觀》:「塞其塗,弇其跡。」 2.承襲、依循。《荀子.賦篇》:「法禹、舜而能弇跡者邪?」 [形] 1.深。《呂氏春秋.仲冬紀.仲冬》:「君子齋戒,處必弇。

  5. (璠) 璠與、逗。 與各本作璵。鉉本有篆文璵字。云說文闕載。依注所有增爲十九文之一。鍇本則張次立補之。考左傳釋文曰。璵本又作與。音餘。此可證古本左傳、說文皆不从玉。後人輒加篆文之璵。可勿補也。又各本作璵璠。

  6. ”字的解释,释义,异体字,音韵方言,部首笔画,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源字形 【唐韻】况主切【集韻】【韻會】火羽切【正韻】虛呂切,𠀤 音詡。【說文】玉名也。又

  7. 此頁面最後編輯於 2024年4月13日 (星期六) 13:55。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創用CC/共享創意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協議 之條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