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29日 · 痛風發作怎麼辦?. 中醫教1關鍵穴位助改善. 吃火鍋、秋蟹肥大啖美食就怕高普林致痛風發作!. 許多人也將高普林的海鮮鍋稱「痛風鍋」。. 中醫看痛風,認為和小腸功能失常有關,除了用藥調理,還有一個關鍵穴道助緩解。. 「痛風」為現代人常見的風濕免疫 ...

  2. 2022年9月15日 · 中醫治療痛風會根據症狀來加減用藥,讓身體氣血循環及排泄廢物的功能回復正常,身體內多餘的代謝廢物及毒素就可逐漸排泄掉。 在急性期方藥,可選用當歸捻痛湯、上中下通用痛風丸。 慢性期:4帖中藥 改善痰濕預防發作. 有痛風體質的人,若平日未發作時屬慢性期,就要調整身體的狀態,勿讓痰濕瘀濁停留在體內,繼而引發急性發作。 通常醫師會因應不同體質,選用如桂枝芍藥知母湯、四妙散、身痛逐瘀湯、疏經活血湯等來清熱、袪濕通絡,改善痰濕體質,進而預防痛風發作。 中醫食療:用「薏苡仁」消炎鎮痛. 痛風患者平日可將薏苡仁作為食療。 薏苡仁,俗稱六穀米,可食可藥,具有利濕除痹的作用,是中醫最常用的治痹之品。 《神農本草經》中亦記載:「薏苡仁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

  3. 痛風的治療關鍵是堅持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急性期應用秋水仙素或消炎止痛藥等。 間歇期首選別嘌呤醇﹝Allopurinol﹞減少體內尿酸生成,或選用丙磺舒﹝Benzoic acid﹞等以增加體內尿酸的排泄,並配合鹼化尿液的藥物。 提倡低嘌呤、低脂肪、低熱量,多飲水的飲食,適量體力活動等是防治痛風的重要措施。 痛風在中醫臨床中屬痹症的範疇。 與中醫的熱痹、風濕熱痹、歷節病﹝又稱歷節風、白虎病、白虎歷節風﹞、痛風等相類似。 中醫認為痛風病變在筋骨關節,其本在脾腎,皆由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脾腎功能障礙所致。

  4. 2024年3月28日 · 痛風患者多餘的尿酸在身體裡形成不穩定的結晶,中醫稱之為「痛風石」,這些結晶沉積在關節處,刺激免疫系統出現炎症反應。 邱醫師解釋,痛風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

  5. 2023年9月8日 · 中醫師李俊儀指出,痛風基本上是吃出來的,想要預防,就先管住自己的嘴將大餐一周限制一次加上規律運動便可降低尿酸值。 也要儘量放鬆身心,研究顯示,人體長期處於緊張、焦慮的壓力下,除了造成失眠、三高、慢性疲勞、免疫功能低下外,還會影響肝臟和腎臟的排泄功能,也會導致尿酸排泄率下降。 看更多: 增肌減脂恐誤踩痛風地雷? 醫揭警訊:除了海鮮、內臟 3種飲食也要命. 急性期需儘快就醫 越早治療能越快好轉. 李俊儀表示,到痛風急性期時,發作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快點去看醫師,早點藥物治療,越早治療就越快好轉。 同時藥也不能亂吃,因為急性痛風時期一定要吃的是消炎藥物,若服用降尿酸藥物反而會使尿酸值起伏過大,誘發轉移性痛風,讓痛風關節變多、變痛。

  6. 2020年2月9日 · 痛風患者,疼痛是標,尿酸高是本,中醫重視整體機能平衡,採用「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 可分為疼痛發作的急性期治療,及平時的緩解期調養:. 急性發作期臨床上以濕熱蘊結型、痰瘀痹阻型較為常見,臨床表現除了患處關節出現紅腫熱痛外 ...

  7. www.yufungcmc.com › single-post › 中醫如何治療痛風中醫如何治療痛風

    2024年3月30日 · 在中醫角度,痛風屬於「痹症」的一種,患者長期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脾失運健,痰濕瘀毒積聚日久,當突然大量進食肥甘厚味、飲酒,則導致濕毒之邪流注關節,郁而化熱,引致痛風急性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