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26日 · 收到接觸通知怎麼辦? 指揮中心宣布取消簡訊實聯制,鼓勵民眾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幫助民眾更快得知是否有與確診者接觸。 社交距離APP怎麼使用? 收到警示(接觸通知)怎麼辦? 原理為何? APP一定要開啟藍芽? 帶您一次看。 文章語音朗讀・ 05:44. 圖片來源:臺灣社交距離APP 截圖. 整理. 天下編輯部.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2-08-26 更新時間:2023-02-14. 瀏覽數:212315. 「臺灣社交距離APP」是什麼? 如何下載? 如何使用? 在哪裡使用? 確診者怎麼上傳資料? 收到警示(接觸通知) 怎麼辦? 上傳疫苗接種數位證明. 會不會有個資疑慮? 一定要開藍芽嗎? APP會增加耗電量? 足跡重疊怎麼辦? 匡列標準是什麼? 快篩試劑怎麼用?

    • 社交距離app 接觸通知1
    • 社交距離app 接觸通知2
    • 社交距離app 接觸通知3
    • 社交距離app 接觸通知4
    • 社交距離app 接觸通知5
    • 什麼臺灣社交距離app?
    • 運作機制:開啟藍芽,掌握與確診者接觸狀況
    • 收到接觸通知示警訊息該怎麼辦?
    • 確診者該如何上傳資料
    • 台灣社交距離app其他問答

    臺灣社交距離APP是由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開發,與行政院及疾病管制署合作的防疫手機應用程式,最大的優勢是「無須註冊」、「不須輸入個人資料」就能使用,編碼資料(即接觸史紀錄)將存放於手機裝置 14 天, 後將自動進行刪除。目前衛福部並無強制民眾下載,人民得自主安裝及刪除。設計台灣社交距離APP的目的在於,協助大家掌握每日接觸人次,為潛在風險把關。 🔺 回目錄

    自 2022 年 4 月 27 日起,CDC 宣布取消實聯制後,便鼓勵民眾下載社交距離APP是有原因的。APP 必須用戶數達 50% 以上,方具有效益,若使用人數不足,即使確診者上傳了資料,亦難以通知周遭人。透過追蹤確診者足跡、手機 APP 推播,期望以更智能的方式控管 COVID-19。 社交距離APP內部每 10 至 20 分鐘將自動產生一個雜湊值 (又稱作「Hashed ID」、「隨機 ID」),在用戶比相互接觸時,透過藍芽偵測身邊裝置的隨機 ID,紀錄接觸時間長及接觸距離。這項紀錄僅儲存在裝置 14 天,後續將自動刪除。故要啟用 APP,請記得開啟藍芽(維持開啟狀態,以便接收身旁者的隨機 ID。 1. 接觸紀錄更新時間:每 4 小時更新一次 2. 接觸通知啟用:曾與確診者在 2 公尺...

    一般來說,接獲接觸通知表示曾與確診者有密切接觸,請立即與當地衛生局聯絡,或撥打 1922 防疫專線。如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味覺嗅覺異常」等症狀,請盡快使用快篩試劑檢測。倘若確診,應馬上佩戴口罩至鄰近醫療採檢院所、社區採檢站進一步 PCR 檢測,避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若無確診,則需落實「自我健康監測」—上班上課全程戴口罩、獨自用餐避免與同事或同學共桌、勤洗手;在家維持「一人一室」原則,每天以酒精消毒手部接觸物表面、量測體溫 (維持 10 天)。 1. 2022 年 4 月 26 日起,受衛生單位匡列之密切接觸者,應採「居家隔離3+4天」,與確診者最後一次接觸起 3 天內必須在家中維持「一人一室」,不得外出;後 4 天自主防疫應每天進行快篩,快篩陰性者可外出工作、採買生活必需...

    若不幸確診,衛生單位將主動詢問確診者是否願意分享,由民眾自主決定是否上傳隨機 ID。上傳方式只要於選單中,找到「確診者上傳隨機 ID」,即可輸入日期完成資料上傳。這項資料僅保留在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伺服器 10 天,後續將自動刪除。 使用者若為確診者,並同意上傳手機裝置內的隨機碼,亦可自行於 APP 輸入資料。點選「索取驗證碼」後,將獲得手機驗證碼並送出即完成。若收不到發送簡訊,可連絡現居地方衛生機關,請機關給予「日期區間」、「驗證碼」以供輸入。 🔺 回目錄

    為何每天會收到比對無接觸?

    1. 讓使用者知道社交距離APP每天都在運行,知道比對結果。

    台灣社交距離APP有用嗎?

    1. 一般來說必須達 50% 以上的使用率採有準確性。也因為社交距離APP使用採自主性,特別是取消實聯制後更難掌握確診者足跡,因此若擔心與確診者接觸,不妨善用它來預防感染風險。

    使用社交距離APP是否會增加耗電量?

    1. 會,耗電程度與使用藍芽外接裝備時耗電量相似。

  2. 表示您曾近距離接觸確診者APP發出告警通知提醒您若有 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或嗅/味覺異常等疑似症狀,可以快 篩試劑檢測,若為陽性,請立即配戴醫用口罩就醫,前往醫院

  3. 台灣社交距離APP是由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為行政院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合作的一款接觸史追蹤APP,建置目的是為了讓使用者即時掌握與確診者接觸情形,降低疫情傳播。 台灣社交距離APP無須註冊,也不會上傳任何個人資料,以保護隱私且尊重使用者意願為最高原則。 台灣社交距離APP原理. 台灣社交距離APP的原理是透過藍芽通訊,週期性地廣播隨機 ID,並記錄其接收到的隨機 ID 。 有收到別人的廣播 ID 即代表雙方在附近,因此可以根據藍芽的訊號強度估計雙方距離。 台灣社交距離APP隨機產生的 ID 會「週期性更換」,此機制能夠讓使用者的行蹤不會長期被追蹤,確保使用者的隱私。 台灣社交距離APP下載:iOS、Android載點.

    • 社交距離app 接觸通知1
    • 社交距離app 接觸通知2
    • 社交距離app 接觸通知3
    • 社交距離app 接觸通知4
    • 社交距離app 接觸通知5
  4. 2022年4月18日 · A: 「台灣社交距離 APP是由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為行政院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合作的防疫APP,以保護隱私且尊重使用者意願為最高原則,無須註冊,也不會上傳任何個人資料,其建置目的是為了讓使用者即時掌握與確診者接觸情形,降低疫情傳播。 Q2:這APP是怎麼運作的? A: APP主要透過藍牙比對你與身邊的人之距離,並記錄最近 14 天內的接觸史。...

  5. 其他人也問了

  6. 1110826-「臺灣社交距離APP」新增「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隨機碼上傳功能.pdf. 1110428社交距離APP宣導QRCODE (提供各界運用).pdf. 1110427「臺灣社交距離App」宣導海報.pdf. 「臺灣社交距離App」確診者上傳資料操作說明_1110420.pdf. 【第5版】「臺灣社交距離App」常見問答集 ...

  7. 2021年6月1日 · 為了快速讓民眾掌握與確診者的接觸情形,降低疫情感染風險,疾病管制署和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共同推出「台灣社交距離App」,應用程式能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