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0日 · 離婚者想法的變遷做了30年家事律師的賴芳玉很有感她被媒體封做最強離婚律師」,因婚變上過新聞的名人如于美人理科太太福原愛王力宏大S許多都找她辯護

  2. 1982年台灣警方破獲一犯罪集團。 人口仲介向單親媽媽、貧困家庭取得新生兒;再串連婦產科診所偽造出生證明,在當時不夠嚴密的戶籍制度下遊走灰色地帶,最後交由外國人來台收養,獲取佣金。 但這些來自歐美國家的養父母皆不知自己被仲介隱瞞真相。 《報導者》獨家專訪其中一名正在台灣尋親的當事人及其養母、過去曾參與本案的員警和社工;並統整歷年新聞資料、學術文獻,赴國家檔案局翻閱相關卷宗。 我們試著從當代回首,看見這些出養及收養家庭雙方,甚至人口仲介走上此路的苦衷。 以及──那些在襁褓中便被送往各國的當事人,至今40年過著何種混雜著與苦楚的人生? 今日又為何決定返台尋根?

  3. 2023年8月13日 · 基隆出生被生母賣給住在桃園的人口仲介由一對來自台北的陳姓中年夫婦購買」,他們再去屏東尋找助產士偽造出生證明年僅4個月大的阿仁化名從棄嬰成了陳家小孩。 26年後,阿仁發現這段往事。 他今年滿30歲,養父已逝,養母明珠(化名)高齡83。 母子兩人相差53歲,阿仁從小疑惑,「為什麼我的媽媽比別人年紀大那麼多? 為什麼從來沒看過我出生時的照片? 」養父生前愛拍照,兒時相簿充滿一家人出遊的紀錄,唯獨少了明珠懷孕、嬰兒強褓這兩個重要階段。 「抱你回來的時候已經4個月大了,當然沒有更早的照片。 」明珠在一旁忍不住插話,母子二人用近似爭吵、卻充滿默契的方式聊起往事。 當年明珠始終無法懷孕,定期打排卵針也不見成效,直到50歲後,夫妻決定求助地下市場,循線找到人口仲介。

  4. 2024年3月20日 · 去年202312月底一名1歲大男童於台北市文山區保母托育期間疑似受虐死亡時隔3個月由親友3月10日於社群平台揭露不但全國震驚譴責保母主責男童收出養與安置工作的兒福聯盟與訪視社工更成為眾矢之的史上首位社工被上銬畫面更強烈衝擊

  5. 2023年8月13日 · 老兵生前最後的叮嚀,是范熙英少數稱得上溫暖的親情回憶,父女倆再不親,仍同甘共苦半輩子。 這段話是養父的人生終點,也成為范熙英尋找生家庭的起點,過去她怕傷了養父的心,此刻才敢開始尋親。 但從36歲找到今年61歲,25年來,范熙英一無所獲。 「訴諸媒體」常成為尋親者的最後希望,卻恐是兩面刃. 郭.里斯(Kuo Reese,又名郭慧如,左2)是1982年台灣首樁國際販嬰事件、亦即褚麗卿販嬰案的當事人。 2023年7月她遠赴台灣,期待透過記者會的曝光,能增加尋找到親人的機會。

  6. 2020年5月23日 · 一年前,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她跟我說:「我願意讓他自由。 」她的丈夫是同性戀,在異性婚姻中的男同志,同性婚姻合法的前夕,她發現了這件事。 她找不到人能夠訴說,迂迴地探詢母親意見:「我有個朋友,她最近發現自己的老公是gay,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媽媽為那個「朋友」抱屈,急切地說:「當然是趕快離婚啊,跟這種騙子還有什麼好說的! 她想,既然連媽媽都認為這樣的婚姻沒有意義了,自己也願意離婚、獨自撫養小孩,讓丈夫跟他的男友雙宿雙飛。 沒想到,丈夫回她:「妳為什麼要離婚? 別人都覺得我們是很讓人羨慕的家庭,妳忍心讓我們的孩子變成單親? 」她覺得不可思議,被欺騙感情的是她、跟男人外遇的是他、願意放手的是她、想要維持異性戀爸爸好形象的卻是他!

  7. 2024年3月26日 · 一名等待出養的一歲多男童,2023年12月在安置於保母家期間疑遭虐待致死,事件時隔3月才在社群媒體上出。 但盤點整起事件,男童出生起就進入社系統中,且安置期間有兩個監管及支持系統——收出養社工及居托中心訪視員都有到保母家訪視,為何男童最終仍落到安全網之外? 「保母常處於高壓、低薪,又相對封閉的空間,這也是此案沒有被即時發現的原因之一⋯⋯」《報導者》記者盤點數據,發現收出養孩童的樣態與數量變化,而近10年來,保母照顧孩童致死或重傷事件幾乎每年發生;多名第一線實務經驗的居托、社工則告訴我們,執行訪視時若沒有足夠訓練,無法判斷兒虐跡象,或可能因輔導保母的知能不足,錯失阻止悲劇的機會。 這集,跟記者一起了解兒虐案背後,台灣「層層外包」的收出養與保母管理制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