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簡介. 風鈴木屬的落葉喬木,廣布中南美洲,從墨西哥到阿根廷都有。. 主幹直立高聳,樹高可達15公尺以上。. 互生掌狀裂葉,橢圓形小葉5片,葉緣有鋸齒,可以和葉全緣的洋紅風鈴木鑑別。. 聚繖花序,但因花柄短,使花朵聚集成頭狀。. 花有毛,裂片5,漏斗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形態特徵
    • 近種區別
    • 生長環境
    • 分布範圍
    • 生長習性
    • 繁殖方法
    • 栽培技術
    • 主要價值

    紫花風鈴木(學名:Handroanthus impetiginosus (Mart. ex DC.) Mattos)是紫葳科、風鈴木屬落葉喬木。樹幹厚重,樹皮灰白色,其表面有皺紋,通常有支柱根,樹枝分布均勻。葉子為暗綠色,長約30厘米。花朵呈喇叭狀或漏斗狀,淺紫色到深紫色或紫紅色,常在葉腋處形成頂生的大花簇。它的果實是深褐色的圓柱形結莢,成熟後會裂開,露出其內帶翼的種子。

    紫花風鈴木原產巴西、巴拉圭、瓜地馬拉、阿根廷、特立尼達和多馬哥等中南美洲的國家和地區。性喜光,稍耐蔭,生長適溫20-30℃,最低溫度5℃。對土壤要求不嚴。

    紫花風鈴木可在公園、庭院、風景區的草坪、水塘邊或主幹道路旁作庇蔭樹或行道樹,適宜孤植或列植觀賞。也可藥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

    •中文名:紫花風鈴木

    •學名:Handroanthus impetiginosus (Mart. ex DC.) Mattos

    •別稱:粉花風鈴木、紅花風鈴木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紫花風鈴木是落葉小喬木,樹冠開闊,枝條稀疏,枝葉疏朗;樹皮淺灰色,近光滑。掌狀複葉,對生或近對生,有長柄;小葉5枚,兩邊小葉較小,中間的1片葉子較大;葉片深綠色,葉緣有細鋸齒,小葉橢圓或長橢圓形,長10-20厘米,葉紙質或近革質,羽狀葉脈。

    當溫度低於5℃或冬季乾旱時開始落葉,落葉同時隨即始花,幼樹開花時有少量綠葉,成年樹盛花時幾乎沒有葉片。單朵花可盛開10天左右,植株花期達30多天。圓錐花序頂生,簇生,每1個花序有花10朵左右;花大型,管狀喇叭形,長6-10厘米;花瓣4-5裂,邊緣皺縮;花冠品紅至玫瑰紅到紫紅,花管喉部黃色;雄蕊4枚,雌蕊1枚。果長條形,蒴果,長約30厘米,開裂。種子扁平紙狀,輕薄,透明有翅。11月開始落葉,11月底始花,花期一般在12月至翌年3月,展葉期2-3月,果期3-4月。

    紫花風鈴木與玫紅櫟鈴木(Tabebuia rosea)較像,區別在於紫花風鈴木花的顏色較深,偏向紫色,玫紅櫟鈴木花顏色很淺,為淺粉色或白色。

    紫花風鈴木性喜光,稍耐蔭,生長適溫20-30℃、最低溫度5℃。對土壤要求不嚴,能適應粘土、壤土、砂質土等多種土壤,但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

    紫花風鈴木原產巴西、巴拉圭、瓜地馬拉、阿根廷、特立尼達和多馬哥等國家和地區,也泛分布於亞馬遜熱帶雨林和安第斯山脈林間,在中南美洲栽培歷史悠久。中國華南廣泛種植。

    紫花風鈴木是短期落葉樹種,高達6-9米,冠幅4-6米。生長速度緩慢至中等,每年生長量約1米,達到7米後生長更為緩慢。

    紫花風鈴木可用種子、扦插和壓條法進行繁殖。由其種子容易發芽,因此生產上主要採用播種繁殖,種子應即采即播,從播種、開花到結果需2至3年。採用扦插、壓條等方法繁殖的植株能夠提早開花,但根系不發達,主幹不明顯。

    果實成熟後易在樹上開裂,種子飛散。用種子繁殖時,須在蒴果成熟後且未開裂前及時採收種子。播種時注意排水,播種床稍加抬高。因種子較細且輕,苗床須用細而疏鬆的園土或基質,土壤弱酸性或中性。播種後用細土稍加覆蓋,保持濕潤,10天左右即可發芽。種子發芽後,加強管理,薄施液肥,待其長出2至3片真葉(發芽後1個月)後進行營養袋培育。剛上袋的營養袋苗用60%的遮光網遮蔭15天后,撤去遮光網,置於全陽光下生長,培育2個月左右,當高30厘米時即可進行大田種植。

    大田種植應選擇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全陽光地帶,保持土壤酸性或弱酸性,因為在鹼性土壤上易缺錳和缺鐵,引起落花和落葉。因為其樹枝的分叉處結構脆弱,遭機械損傷或颱風吹襲後易在分叉處裂開,並且其根系較少且分布不均勻植株而不能抵擋強風的侵襲,所以需種植在避風及人為影響較小的地方種植時立柱支撐。株行距為1.5米×1.8米,挖大穴施腐熟有機肥作底肥。植後澆足定根水,苗期須加強撫育,不定期中耕除草。

    隨著植株的生長,樹枝分散低垂,枝條不均勻,主幹不明顯;由於是頂生花序,花後會萌生側枝;基部也會萌生少量徒生枝。為培育明顯的主十和理想的株型,必須不斷進行整形修剪。去除主幹2.5米以下的側枝,培育主幹;基部徒長枝在生長季節修剪;樹冠頂部枝條須花後修剪;其花芽分化在1月至2月,為避免影響開花,因此這段時期儘量不要修剪;開花後,用疏枝、短截的方法進行樹冠的整形修剪,去除過密枝、病弱枝,剪短過長或生長過旺的粗枝,引導側枝,使側枝分布均勻,促進形成豐滿的樹冠。

    觀賞

    紫花風鈴木是優良的觀花喬木樹種,已定根植株具有較強的耐寒性,抗煙塵能力中等,能抗中等風力。因此可用作庭園樹、景觀樹、標本樹及道路綠化。可廣泛栽植於公園、街景、居住區、停車場、綠地緩衝帶的景觀地帶,以及高速公路的中間隔離帶、道路兩邊或混合花鏡等處的綠化與美化,但種植槽應高於地面;因其體型較小,也特別適合用作庭院、角落、平台附近或天井等處的觀花小景;在寬闊的草坪作為觀花景觀樹,開花時落英繽紛;在水岸或緩坡進行片植或孤植,遠觀景觀效果良好。

    藥用

    樹皮具有廣泛的醫藥價值,含有多種藥用成分,其中最有效的化學成分為拉帕醇,它能夠促進身體局部氧的供應抵抗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微生物的感染。中南美洲的土著人將其樹皮乾燥、切碎、煎煮、濃縮或製成藥膏,內服具有滋補和增強免疫力的能力,外用可治療皮膚膿瘡和瘙癢症,在臨床套用上能夠治療皰疹、脊髓灰質炎病毒、流感病毒、口腔炎、瘧疾、痢疾、皮膚癬病等症,對癌症和白血病也具有顯著的療效。同時,紫花風鈴木中還含有豐富的鐵元素,能夠幫助排除體內廢物,促進體內營養物質的同化,因此具有補血作用。

  2. 2024年2月28日 · 我從農委會官網看到風鈴木的討論,在台灣有栽培的風鈴大概有三種:風鈴木、黃金風鈴木、洋紅風鈴木。 可從三者花色分辨:紫紅色風鈴木盛開時葉子幾乎掉光,洋紅風鈴木是淡粉紅色,遠看像櫻花。

    • 紫花風鈴木圖片1
    • 紫花風鈴木圖片2
    • 紫花風鈴木圖片3
    • 紫花風鈴木圖片4
    • 紫花風鈴木圖片5
  3. 其他人也問了

    • Coco Huang
    • 高雄:民權國小。這是南部人的小確幸~洋紅色的風鈴木綻放,讓人滿盈幸福感~View full post on Instagram。
    • 台南新營:急水溪堤坊。遠景拍攝,整排綻放著金黃色花朵,簡單的小動作,就能給人清新舒服的感覺,閒閒的午後也不妨來走走~若想獨佔整片美景的網友們,記得提早出發避開人群哦!
    • 台南:大光國小。ㄧ旁的綠葉襯出了洋紅色的風鈴木,左右呼應,從無人的對街拍攝過去,如畫似的美極了~這個候車亭更是有「台南最美公車站」的封號,讓人路過都不忍停下來拍個美照留念!
    • 台中:廍子公園。廍子公園裡灑滿了金黃色的花瓣,風鈴木盛開的美景,兒童的遊樂設施成了網美照的最佳道具。
  4. 紫花風鈴木(學名: Handroanthus impetiginosus (Mart. ex DC.) Mattos)是 紫葳科 、 風鈴木屬 落葉喬木 。. 樹幹厚重,樹皮灰白色,其表面有皺紋,通常有支柱根,樹枝分佈均勻。. 葉子為暗綠色,長約30釐米。. 花朵呈喇叭狀或漏斗狀,淺紫色到深紫色或紫紅色,常在 ...

  5. 紅色系的花的"風鈴木"(其實有兩個屬Tabebuia和Handroanthus,不過香港唔分),第一件事係看葉全緣還是有齒。 全緣就簡單多了。 thanks Crawford Law's info

  6. 紫花風鈴木(學名: Handroanthus impetiginosus (Mart. ex DC.) Mattos)是紫葳科風鈴木屬落葉喬木。. 樹幹厚重,樹皮灰白色,其表面有皺紋,通常有支柱根,樹枝分布均勻。. 葉子為暗綠色,長約30厘米。. 花朵呈喇叭狀或漏斗狀,淺紫色到深紫色或紫紅色,常在葉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