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16年估算,農產品電子商務產值有新臺幣 150億元,儼然是未來不可忽視的銷售管道。農友如果要透過網路自產自銷,面對全臺灣 5、60家電商平臺,如何選擇?又該注意並調整哪些法規與心態呢?

  2. 去年主力農家所得調查為抽樣調查,包括農業所得、受僱人員報酬及從政府移轉收入等三大區塊,其中每戶農業所得較上年度增加0.7萬元、成長1.4%;受僱人員報酬受惠於去年國內景氣成長及年初調薪,也增加0.7萬元、成長1.5%;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政府推出 ...

  3. 想要找到消費市場的樣貌及動態並非一件簡單事,農委會跨部會整合資源,從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介接104年起的農產品電子發票。. 從104年到106年間共有29億筆電子發票資料,研究團隊透過俗名、學名等關鍵字,並參考大宗蔬果農產品,選定15項蔬菜、水果資料 ...

  4. 目前,豐園畜牧場的產品有近7成是透過網路電商平臺銷售,像是「電電購」、「直接跟農夫買」、「HUG網路超市」等電商平臺;實體通路的話則是在南門市場、幸安市場、板橋區農會超市等地販售。

  5. 考量到臺灣並無農場所得的報稅資料,臺灣推動農場總收入保險的利基,將沿用單一作物保險的計算基礎。 「農場不管種什麼都一樣,就用地區平均產量跟公開拍賣均價來計算。 」楊明憲指出,不像日本跟美國採用個人報稅資料,臺灣版的農場總收入保險將採取公開的統計資料,以「地區平均產量」跟「公開拍賣均價」來計算收入,也具有相當的客觀性。 他舉例,未來專業農投保農場總收入保險時,需要登記種植作物種類跟面積。 根據登記作物過去五年平均收入加總起來,就是該農場總收入保險的基準收入。 楊明憲表示,目前農委會在試辦之前要特別著墨的,就是到底多大的規模能保,回到如何定義「專業農」的問題。 楊明憲補充,農委會或許也可以考慮是否要建立一套掌握農家收入的申報機制,鼓勵農民留存交易紀錄。

  6. 而參加收入保險,需要稅收申報時填具會計項目詳盡的表格,才能具備資格,因為收入保險需要精算,精算基礎正好依靠報稅資料,日本政府並以參加收入保險作為提高農民詳細申報產銷資訊的誘因。

  7. 農業環境基本給付來了!. 每公頃1萬元明年1月2日起申報. 游 昇俯. 20191213. 農委會109年起針對農業用地維持農糧作物生產者,即給予「農業環境基本給付」獎勵,全年2個期作每公頃1萬元。. (圖片提供/農糧署). 為鼓勵農地農用,農委會109年起將針對農業用地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