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5日 · mRNA癌症疫苗臨床試驗初步告捷. 2022年由莫德納藥廠公布的臨床試驗顯示,157位第三期或第四期的黑色素細胞癌的患者,一組使用免疫治療pembrolizumab(吉舒達),另一組則在免疫治療藥物外,再加上mRNA癌症疫苗,用藥一年後,使用mRNA癌症疫苗組別的復發與死亡風險比起另一組降低了44%。 2023年5月,一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的胰臟癌mRNA癌症疫苗研究更引起廣泛矚目,該研究共有16名胰臟癌病人在手術切除病灶後,接受9次量身訂做的胰臟癌mRNA疫苗注射,再加上單株抗體藥物癌自禦(atezolizumab)與複方化療藥物FOLFIRINOX。 結果有一半的病人產生有效且持久的T細胞免疫反應,且在兩年的觀察期沒有看到胰臟癌復發,顯示胰臟癌mRNA疫苗發揮了效果。

  2. 2024年1月15日 · 第67期. 出刊日:2024-01-15. 返回上一層. 研發個人化癌症疫苗 台灣急起直追 奈米疫苗另闢蹊徑. 諮詢/胡哲銘(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長聘副研究員)、陶秘華(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兼轉譯醫學專題中心執行長) 撰稿/李宜芸、黃靜宜. 目前一些臨床試驗已證明mRNA癌症疫苗的確具有很大的潛力不過如同卡里科在獲得諾貝爾獎時曾提到mRNA的疫苗仍然有非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mRNA癌症疫苗也還有一些改善空間。 個人化癌症疫苗仍待解決的問題. 不止mRNA,所有個人化癌症疫苗需要積極解決兩大問題,其一為疫苗刺激T細胞的能力,其二為預測腫瘤抗原的能力,兩者缺一不可。 如果抗原預測準確,但疫苗打入人體卻無法產生足夠的T細胞,或者所預測的腫瘤新抗原失準,即使產生出再多的T細胞也沒有用。

  3. 2021年10月15日 · 第58期. 出刊日:2021-10-15. 返回上一層. 編輯筆記 / 從免疫系統、疫苗到藥物 全盤解析抗疫知識. 近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與疫苗新聞鋪天蓋地,民眾接收到不少免疫學相關的知識,也因此或多或少了解到人體免疫系統的神通廣大。 幾乎每個人從小就接種各式各樣的疫苗,但恐怕從未像此次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一般,把各種不同廠牌的疫苗從原理到效果,打聽得一清二楚,對抗體和保護力也琅琅上口。 確實,免疫系統非常精巧而且複雜,就像人體內建的寶庫,蘊藏各種疾病的解藥,只待科學家一一解碼。 本期「封面故事」特別專訪到免疫學權威、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司徒惠康教授,他從疫苗發展的歷史談起,深入淺出地介紹不同種類疫苗的特性,也娓娓道來人體免疫細胞的強大與獨特。

  4. 2021年10月15日 · 第58期. 出刊日:2021-10-15. 病毒篇-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新冠病毒突變解密. 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疫情看似來到尾聲,卻又臨去秋波;最早自印度發現的Delta變種病毒株,引發各國新一波疫情高峰,即使是疫苗施打率較高的國家,確診數仍然爆增,引起世人憂心。 到底變種病毒怎麼來的? 為何一變再變? 本文您說分明。 諮詢/王弘毅(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撰稿/藍弋丰. 近來新聞頻頻報導「Delta」變種病毒、稱傳染力特別強,許多國家都因此重新加強防疫管制措施,許多人滿頭霧水,到底什麼是「Delta」? 其實就是先前所稱的「印度變種」。 比較關心新冠疫情發展的朋友,可能已經聽過英國、南非、巴西、印度4大變種,或稱「變異株」,這些變種病毒是怎麼來的?

  5. 2021年10月15日 · 該關懷工具可用於社區民眾自我心情關照及主動關懷他人用簡短的5題內容反映了9成以上精神疾病的最終共通症狀可在簡單的日常對話中早期發現潛在的社區高風險者進而早日找出心情發燒情緒困擾程度相對高的個案進行關懷評估以了解風險性進而建立信任關係給予必要的資源連結或轉介。 此外,也可藉由第一線醫療人員執行臨床精神症狀篩檢,早期發現有憂鬱、焦慮或自殺風險個案,及早提供照護。 心情溫度計主要透過五大症狀去衡量心理健康狀態,包括: 失眠:睡眠困難,譬如難以入睡、易醒或早睡。 焦慮:感覺緊張不安。 易怒:覺得容易苦惱或動怒。 憂鬱:感覺憂鬱、心情低落。 自卑:覺得比不上別人。

  6. 2022年7月15日 · 第61期. 出刊日:2022-07-15. 難治療的血癌有治癒希望! 以基因改造T細胞殲滅癌細胞. 免疫療法是治癒癌症的利器,其中牽涉到基因改造技術的CAR-T細胞免疫療法已在美國施行一段時間,國內近期也核准部分醫院可以常規治療方式進行,對於難治及不斷復發的血癌病人來說,是一線希望。 諮詢╱姚明(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綜合診療部細胞治療科主任) 撰稿╱黃靜宜. 2012年,美國一位6歲的小女孩艾蜜莉 ( Emily Whitehead ) 因罹患俗稱血癌的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多次復發,治療無效,焦急的父母於是決定讓她參加一種新療法的臨床試驗。 原本命在旦夕的她,在接受試驗療法後,熬過了種種併發症不適,逐漸恢復健康。

  7. 2023年10月13日 · CAR-T治療的兩大風險. CAR-T有兩大風險必須注意。 首先是併發症,過去研究顯示有10~60%的病人會出現嚴重程度不一的神經毒性,主要表現症狀是頭痛、震顫、頭暈、意識不清、焦躁不安、癲癇發作等。 還有40~100%患者接受CAR-T療程後,會產生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出現發燒、畏寒、低血壓、心跳加速、呼吸窘迫、肺部浸潤,甚至有腦部神經病變現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