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4日 · A1:腸胃炎是因為病菌感染或吃壞肚子的上吐下瀉、腹痛;腸病毒是感冒病毒造成發燒、咽喉潰瘍的疱疹咽峽炎。 有的人會在手掌、腳掌或其他部位出疹,稱作「手足口病」。 Q2:腸病毒重症前兆也會一直嘔吐? A2:腸病毒可能在剛發病、人不舒服時嘔吐,或口腔潰瘍無法吞嚥時把食物吐出來,但一直噁心嘔吐要懷疑是腦幹、腦炎的重症前兆。 Q3:什麼是肌躍型抽搐?...

  2. 2024年5月30日 ·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也呼籲,腸病毒有「沒發燒就沒傳染力」、「吃冰可以治療腸病毒」、「嬰幼兒不出門就不會感染腸病毒」等 ...

  3. 2024年5月14日 · 腸病毒的傳染力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其中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病程發展快速,確診腸病毒後仍應觀察是否有重症 ...

  4. 2024年5月31日 · 炎炎夏日是腸病毒好發季節,醫師今(31)日提醒,9月前都不可掉以輕心,除口腔特定位置潰瘍或手腳有水泡等症狀,重症3大前兆包括持續昏睡 ...

  5. 2024年5月21日 · 疾管署再次提醒腸病毒型別多元,除腸病毒A71型外,其他型別尚無疫苗可供預防;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 ...

  6. 2023年2月1日 · 腸病毒疫情有可能回到新冠疫情前的流行,疾管署表示,腸病毒在發病前幾天,病毒會存在於喉嚨與糞便,此時就有傳染力,在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高,此外,即使痊癒後腸病毒仍會隨著糞便排出達8到12週之久,因此 痊癒後仍應繼續注意個人手部衛生,落實「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 ,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 另外, 須注意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平時可使用濃度500...

  7. 2024年5月14日 · 腸病毒主要透過糞口、飛沫或接觸傳染,在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預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為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呼籲家長注意兒童重症前兆病徵,及時就醫。 不過,ACIP召集人、台大醫師李秉穎表示,每年流行的腸病毒型別不大相同,但今年的疫情上升趨勢與過往一樣,並沒有特別高,但5、6月時通常是疫情高峰,後面學生放暑假疫情就會漸漸下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