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12日 · 三峽老街人聲鼎沸從清水祖師廟步行約10分鐘的公寓裡一群人圍著戴口罩的李梅樹胸像在疫情中用蛋糕和歌聲替他過120歲生日。 因人力限制只在假日開放的 李梅樹紀念館 ,許久沒這樣熱鬧,除了慶生,這天也是導覽志工培訓,高齡89歲的館長李景光和80歲的執行長李景文還是積極參與,講述替父親建紀念館的緣起和舉辦 「梅樹月」 的甘苦談。 紀念館營運超過30年,李景文自嘲比王寶釧命苦,人家頂多苦守寒窯18年。 「假使沒有解說,我這個紀念館你走過去繞一圈,10分鐘就解決了,100塊門票有沒有貴? 很貴啊。

  2. 2021年12月15日 · 刻劃啟蒙的輪廓──黃土水與《甘露水》,百年尺度的遺產與見證. 北師美術館地下室裡,日籍修復師森純一主持的團隊正加緊腳步整理《甘露水》,盼望讓她以美好的形象重新與大眾見面。. (攝影/楊子磊). 1921年10月,台灣的文化界有兩起大事件: 台灣文化 ...

  3. 2019年9月13日 · 蕭不纏與蘇新的結婚紀念照翻拍自藍博洲主編時報出版的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 照片中的蕭不纏眼神堅毅或許她知道婚後將面對動盪的人生

  4. 照片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第1名桃美獎的湛文甫作品偏安》,看似中國畫意的圖像與印刻文字探討的是台南鐵路整建的情況。 圖像顯示了緊鄰鐵道兩旁被拆除的民宅建物、斷壁殘垣的遺留痕跡。 文字則是挪用篆刻形式,表達拆除搬遷的無奈。 反諷的手法,將中國人文傳統藝術,文人畫的細緻典雅美學,融入當代攝影,敘述台南地方的社會變遷。 「以磚瓦影像為鈐,以房屋遺構畫面作為拓,紀錄形物的流逝變化。 」(註) 第2名的王若軒作品《分身》,模擬商業攝影手法,鮮明簡潔的粉系色調,引用「普普藝術」的色彩美學。 然而畫面裡的立體物件,卻引起血腥暴力的聯想。 切半的身體內臟器官,放置在鏡子上面,因為鏡子的反射而合而為一。 這是逆向思考的操作,在鏡像世界裡,分開的兩半,合而為一,象徵自已與分身的結合。

  5. 2017年2月19日 · 潘小俠見證228影像計畫台北新北吳金鍊吳蕭宏與父親吳金鍊母親吳黃天賜全家福照片合影照片右一為年幼吳蕭宏。(攝影潘小俠

  6. 2023年9月2日 · 照片提供/劉芳婷) 1980年代是台灣政治與社會變動最劇烈的年代,也是眾多紙媒成立的時代。 1987年7月解嚴和1988年元旦報禁解除固然是兩大歷史性時刻,但在此前已有不少雜誌創刊,報禁解除後紙媒更是百家爭鳴,攝影記者需求大增,也吸引對攝影有興趣的女性加入行列。

  7. 2019年3月11日 · 整個攝影節概念是以8年時間持續進行探索挖掘研究思考脈絡整理的歷程全新的創作呼應歷史照片真實的台南場景映照台灣的攝影創作畫面藉由影像與影像影像與文本影像與實景間相互對話動態地梳理尚待書寫的台南攝影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