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7月15日 · 對完全談判高手來說,聰明就是笨,笨就是聰明。. 在談判時,最好表現出自己的知識不如別人。. 你表現得愈笨,就愈佔上風,當然,千萬不要裝得太笨,免得別人完全不敢相信你。. 裝笨是很有道理的, 因為人類通常傾向於幫助看起來比較不聰明或 ...

  2. 2016年11月29日 · 英國第一所管理學院-倫敦商學院共同創辦人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在1980年代所提出的「第二曲線」(The Second Curve),藉以說明組織得在第一項優勢還在高峰時,找到另外一條出路,讓組織在向下墜落之前,得找到第二個成長動能。

    • 第一步 ── 時間、金錢、心流衡量你的投入
    • 第二步 ── 清單統計真實分配情況
    • 第三步 ── 找到價值興趣事物之間的相通點
    • 第四步 ── 探索出價值興趣事件的成功模式
    時間:你真實投入每個興趣當中的時間值。
    金錢:你願意為這個興趣愛好付出多少金錢,比如說報名課程、購買興趣相關的產品。
    心流:你在做這件事時,你內心真實的感受是什麼。

    列出 3 個興趣,按照時間、金錢、心流三個方向投入,算出一個月的真實分配情況。 比方來說,現階段我的三個興趣排序依次是:寫作、時間管理、人際關係經營。 當然,每個階段我們的興趣會有些微調,尤其是一開始的探索階段,調整的頻率會比較大,但是漸漸地我們的價值興趣事件會趨向定型。找到一件相對價值興趣事件只是第一步,如果到此為止,我們的影響圈子不會有任何的輻射和升級。

    我們做成的一件成就事件,若能結合探索出來的價值興趣,那麼,將會大大提升我們做成一件事的內在驅動力和機率。做成一件成就事件後,在進行下一次嘗試時,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 1. 這件事是否與成就事件有相通點? 2. 我可以怎麼做? 3. 做這些事情需要我的哪些已經擅長的通用技能? 4. 我有哪些資源可以用在上面?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有想過學習速讀嗎? 如果有,證明你是一個有欲望從眾多事物中探索出規律來的人。探索模式本身也是有模式的,正常情況下,你反覆多次接觸同一類型的事,總是能摸索出一些紋路來。 把這樣的一條探索之路走通、走順,不斷挑戰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讓自己的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再把這些成功的經驗複製到新的興趣、愛好上面,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自以為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但當多種興趣撲面而來時,卻又措手不及。如果能夠做到對自己的興趣了然於心,你的目標感會清晰很多,方向也會漸漸明朗。 (本文整理、摘錄自《知識變現》,今周刊出版)

  3. 2015年8月17日 · 2親近「第一線」員工: 這個做法看似簡單,好像只要走出辦公室,到現場跟員工聊一聊就好。然而,並非每個主管都能掌握訣竅,用錯方法反而會自食惡果。例如,雖然人去到了現場,卻總是眉頭緊皺、行色匆匆,根本沒跟同事打招呼,只會加深員工的反感。

  4. 2011年6月2日 ·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日前在接受《理財周刊》專訪時表示:已在公司內部推動「巨獅策略2」,擴張規模,目標在三年內,衝上筆記型電腦世界前三大廠,主機板市占率50%。

  5. 2017年9月5日 · 而智活透過多年的實戰經驗,累積豐厚的跨領域創新經驗與實務案例,這其中包含了協助中華電信打造第一代商圈型的行動直營門市以及優化與改造ibon 2.0服務與介面設計,再次證實智活所強調的落實與執行力。

  6. 2018年2月9日 · 能力強、經驗多、態度佳的資深部屬:給更多舞台. 第一種是能力強、經驗多,態度也很積極的資深員工。. 一些年輕主管會有個迷思,認為一上任就得行使權力,什麼都要干涉,好證明自己擔任主管的價值。. 然而,面對本來就表現優異的資深同仁,這麼做只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