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2月8日 · 30年前,訊息不流通的年代,他沒有任何獲取社福資訊的管道、不知道什麼是社會局,全靠資深的街友帶著他到餐廳後面的餿水桶解決三餐。

  2. 2016年8月30日 · 1963年台灣處於戒嚴時期,22歲的陳新吉,被人銬上車帶進黑牢刑求,在絕望之下,作為基督徒的他禱告,突然聽見一個聲音:「你別,你身上的苦難,是我愛你的記號。」這聲音支撐他活下來。海島演劇將陳新吉故事改編成舞台劇,推出《愛的記號》,將於本週末在台北首演,紀念這段歷史的傷痕。

  3. 2017年7月15日 · 【戒嚴生活記憶】張娟芬/戒嚴一九八六(下) 文/張娟芬(作家)攝影/張娟芬(作家)2017/7/15 不過,我有提到我跟這位作者 ...

  4. 2007年2月25日 · 大真相與小真相:吳乃德沒說清楚的問題 -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 陳宜中|中國時報 2007/02/25. 報載吳乃德教授準備籌設「民間真相和解委員會」,希望對二二八與白色恐怖進行更細部的調查研究,以作為台灣民主與人權教育的一環。. 所謂「以史為鑑 ...

  5. 2014年2月15日 · 萊因哈特博士發現,納粹德國的生物學家們曾經對哪種蚊子可能最適應在它們自然棲息地之外的地方生存做過研究。 他推測,這種被選中的蚊子可以被投到敵方的土地上。達豪昆蟲研究所是德國納粹黨衛軍領袖海因裡希·希姆萊在1942年親自建立的。

  6. 2012年9月13日 · 即使解嚴已過四分之一世紀,一般民眾對於白色恐怖歷史真相仍無甚知悉 然而,在長久噤聲的台灣社會中,過去被刻意隱匿或不被接納的家族樹 漸漸往內伸出枝椏,長出葉子,顯現出有脈絡有年輪的龐大政治案件林木群; 林下浮動的暗影,是那些踩在幽暗潮溼的土壤上,活過以及沒活成的,既恐懼 ...

  7. 2008年9月25日 · 在這幾年出版關於白色恐怖的著作中,季季的《行走的樹》(印刻,二 六)是一本極佳的入門書。其實該書有相當深度,季季選擇亦散文、亦小說的特殊體例,使出小說家最拿手的時空剪裁技巧,謀篇佈局相當複雜;至於敘事的技巧、文字的精鍊更不在話下,所以它不是淺淺的書。它的獨特之處 ...